1.62%,假的,台電一定藏很多電


abelkk wrote:
台電自己說 奇異有很多問題的設計 還要讓沒核電設計經驗的台電自己修改

台電被奇異公司 整死 又不敢要求美國奇異 賠錢

這種奇怪的核電廠 誰敢讓它動


來源請求.......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來源請求........(恕刪)


更改 為奇異的設計 台電表示無法施工 後來台電自己變作邊改



===>可以說核四 問題比較多的
=================================================================
2011年7月,林宗堯發表《核四論》[53],綜合核四論等意見指出,核四因當初是以最好最新的規格為目標,造成許多特殊設計,因而設計出舉世罕見之特殊核電廠。況且興建方法還打破業界慣例,核四廠並非由有經驗的公司興建測試完成後再交給台電運轉,而是向奇異公司購買關鍵組件(奇異公司又分包給日立、東芝、三菱),以低價發標給經驗薄弱的顧問公司來監督,臺電自行分包興建(完全打破核電廠興建時採取統包的慣例,很容易在系統整合出現問題),還要自行設計核電廠的驗證測試流程,之後又多次自行變更設計,而且還給能力不足的廠商興建。林宗堯認為工程問題的嚴重性如同「航空公司不買飛機,而是買尚未有實機且為革命性設計的飛機設計圖、分包給水準不夠的承包商及組裝工人、然後自己修正錯誤設計、組裝飛機及自行設計程序測試驗證飛機」;核四的可信度反倒遠輸老舊的核二核三;而且林宗堯表示,台電自以為有能力興建核四、但實際上根本不行,原子能委員會也無法處理核四難題。[54]
============================================
2014-01-20 核四建廠違法變更遭重罰 台電敗訴
===========================================

abelkk wrote:
更改 為奇異的設計...(恕刪)


【核四安全,誰說了算?】

文/葉宗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經濟部「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委員)

近日經濟部核四安檢顧問林宗堯先生,在立法院表決核四公投議案前夕,於民間團體官網發表「核四摘要報告」一文,引發爭議,經濟部與台電公司並先後發佈新聞稿說明。對於林宗堯先生以個人名義發表所謂摘要報告的做法,筆者深覺不妥,並對其驟下「核四安全,難達標準」的報告內容有不同的意見。

早在今年二月筆者即曾以「核安驗證,不容政治角力」為題,於平面媒體投書強調,應「把審核的空間留給專業的意見。缺失改善經審核通過就放行,缺失無法改善、審核不通過就該停止。工程安全驗證沒有政治角力的空間!」提出此一看法的目的,就是考量國內現今的政治氛圍,期望避免以民粹思維的方式評斷一項重大工程的安全性。然而在核四安檢工作尚在執行且逢立院進行表決大戰之際,林宗堯先生提出所謂「核四摘要報告」,並直言「回顧核四決策及建廠過程,再檢視核四現況,核四安全,實難達此標準(即效能評比,居世界前五)」,不但過於獨行武斷,更足以誤導視聽,助長政治角力的空間。

由八位學者專家組成的「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以下簡稱監督小組)成立後,於今年四月十六日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並聽取「核四強化安全檢測小組」(以下簡稱安檢小組)進度報告,席間林宗堯先生並未出席會議,主席張家祝部長告知與會委員,林宗堯先生婉拒出任監督小組委員。監督小組委員於五月十八日前往核四工地現場進行勘察,以瞭解現場狀況。六月間林宗堯先生終於應聘為顧問,並出席十八日的監督小組第四次會議,七月八日的第五次會議則有蔡維綱顧問加入,加上七月二十二日的會議,監督小組總共召開過六次會議。八位委員與二位顧問所組成的新團隊,工程經驗與專業知識已可謂相當豐富。數次會議期間,安檢小組依序報告關鍵系統的再檢視與再驗證結果,與會委員及顧問也各自就本身的專業領域提問與建議,並要求台電公司據以改進。之所以贅述監督小組開會時程與過程,是想藉以說明監督小組成員與兩位顧問所形成的新團隊互動情形良好,意見交流順暢,也都尊重彼此對於安檢的專業看法。

未料,八月一日突然獲悉林宗堯先生以個人名義發表「核四摘要報告」一文,即便尚未閱讀報告內容,個人便已覺得時機可議。更何況在最近一次的監督小組會議中,根本未曾就此報告進行任何討論。林宗堯先生此舉不但違反團隊工作的慣例,更是相當不尊重團隊成員的作法。所謂的摘要報告或者安檢進度報告確實應該定期公開,目前也是如此的作法,但是報告內容應是經過團隊成員嚴謹討論的成果,這不但適用於安檢小組,也適用於監督小組。姑不論林宗堯先生的動機為何,但在未經充分討論的情況下,以個人名義發表報告,便會出現內容不週延,甚至發生錯誤的情形。

檢視「核四摘要報告」一文,其中某些論點確實是全體委員與顧問間的共識,例如安檢工作時程不應受到核四公投時間的干擾,又如核四預算遭到凍結,及政府採購法的限制影響購料時程等議題。另一方面,有關美商奇異(GEH)公司顧問多數資歷不符的部分,應可透過向總公司求證的方式進行,直接且公開的書面指控,並不恰當。文中亦提及「諸多爐心至要安全系統,有待再評估解決」,究竟是哪些爐心至要安全系統需要再評估必須言明,是壓力槽邊界管件系統?是緊急爐心冷卻系統?抑或是壓力槽洩壓閥件系統?不應一語簡單帶過,徒增民眾不安。據個人瞭解,爐心安全相關系統除少數因尚未施工完畢而無法測試者,多數均已完成測試,如緊急爐心冷卻系統、微調控制棒全爐心急停等。最後,也是爭議性最大的說法是「核四安全,實難達此標準」。林宗堯先生認知核一、二、三廠效能評比,居世界前五的事實,無可非議,但請留意,此效能評比是指「運轉」效能評比。目前還處於試運轉測試階段的核四廠,整體工程尚未結束,高規格的強化安檢工作也正在進行,如何於現在逕自斷言未來會難達標準?

筆者必須再次重申,核四廠的安全驗證是一項重大工程的安全驗證,需要核安督導單位(原能會)的細心審核,需要工程單位(台電公司)的用心改善,我們對其安全驗證的要求,絕對要有高於全世界其他電廠標準的認知。因此,不論是現場的試運轉工作人員、或是安檢小組及監督小組的成員、甚至是核能安全主管機關,更有必要在不預設立場且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按部就班完成所有的試運轉測試、安檢工作、運轉測試以及核安審查,並依據最終結果判定是否准予運轉,一切程序必須嚴謹完整且依法進行。倉促完成且選擇特定時機公佈的個人報告,嚴謹程度與正確性均可議;至於現今朝野仍僵持不下的公投議題,更是與核四廠的安全驗證毫不相干。

最後,容許筆者進行懇切的呼籲,核四廠的安全測試、評估與審查工作仍處於執行階段,尚未完成,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現在做出任何結論或預測。請把空間留給專業的團隊,沒有核安,當然不應也不會讓核四廠商轉。請把政治算計的髒手拿開!
=====================================================================================================================

雖然是回你,不過是給其他人看的!

abelkk wrote:
更改 為奇異的設計...(恕刪)


https://www.facebook.com/Mlee1955/posts/489239614497809

李敏
August 5, 2013 ·
林宗堯先生具核能的專業背景,在核能發電業界能工作經驗,包括在奇異、西屋、與貝泰顧問公司服務,擔任過貝泰公司駐核二/核三廠的工程師,進行測試工程師、為期7年。後來透過與核能研究所的技術轉移,經營過鈷-60照射廠,也曾做過房地產,離開核能界實務工作應該已經超過25年。經原能會歐陽敏盛前主委邀請加入核四工程監督委員會,民國100年7月發表『核四論』,指出核四興建的諸多問題;他尤其不信任核四廠工作成員的能力與經驗,認為各類型的測試必須做得更周全。在國外核電廠興建過程中,也有類似林先生這樣的『whistle Blower』,只要提出的指控『言之有物』,法規管制單位都必須處理,處理的目的是要了解,提出的『指控』是否會對核電廠安全造成威脅!處理的過程與結論,同樣的必須『言之有物』,但不必獲得原指控人的同意,才能『結案』。
經濟部張家祝部長聽到了林先生的『哨音』,針對他的指控,尋求解決方式;並依照林先生的建議,勞師動眾的調集台電各核能電廠的資深工程師,配合奇異公司有經驗的測試人員,組成『再測試小組』對核四各系統的移交資料、所有的測試程序書作一全面的整理,再重新執行所有的測試。這樣大的工作內容,要確實的做好,本來就要花相當長的時間,一開始就知道不可能在公投前完成!
經濟部為了確保再測試的結果可以為公眾所接受,組成監督委員會監督再測試的過程。幾經波折,林先生以經濟部顧問的身分,加入監督委員會。為了徵詢更多的專業意見,經濟部同時聘請美國最大核能發電公司(Exelon)核能部門的退休高級主管,蔡維綱博士加入監督委員會。蔡博士拿到學位後,一直在電力公司核能電廠第一線從事核能專業工作,有超過40 年的實務經驗,退休後仍然是Exelon電力公司的顧問,協助規畫因應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的衝擊。蔡博士臨時受邀返國,在國內的時間,每天全時與再測試小組在現場一起工作,檢視資料、觀察工作同仁的工作態度、逐步驟的了解程序書執行的狀況。蔡博士短期返美處理事務,還會再回來監督再測試小組的工作。返美前,曾就工作觀察心得提出書面報告,交給經濟部參考。報告中肯定台灣電力公司工作同仁的技術能力與工作態度,工作流程與程序良好,認為試運轉測試小組工作程序接案計畫進行中,目前執行成果沒有大問題。
根據規劃,核四再測試小組要檢視126系統移交資料、審查251份測試程序書、重新執行251測試;目前已完成92 份系統移交資料的檢視、78份測試程序書的審查、與34個測試。在所有已完成的再檢視工作中,系統移交資料與測試結果須要在澄清的各佔24%,測試程序書則未發現有任何缺失。
進行再檢視與測試是林先生的建議,執行後也確實可以提升核四廠的安全,同時也可以降低民間的疑慮。再測試進行了約1/3的工作,國外請回來的核電廠高級主管,挽起袖子與核四工作同仁一起工作後,肯定電力公司的能力與作為;這項結論與林先生的完全不一樣! 誰對誰錯?恐怕又是各自解讀了。
核電廠安全確保有一套完整體系,他是依法規要求的『客觀的認證』,不是任何一個人的『主觀的認知』。林先生、蔡博士、經濟部、反核團體都不是最終的決定者,能夠判定核四是否安全的是「依法規」行使職權的原子能委員會。目前的狀況是,一個具核能背景,但已經20於年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說,核四是不可能安全的;但另一位在美國最大核電公司持續工作超過30年的人說,繼續努力下去,核四的安全是可以期待的。
核能的使用是國家能源政策重要的一環,能源政策關係到國家安全,關係到經濟發展;核四已經花了3,000億,且在未來供電與減碳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是否要因一個人的主觀認知就放棄!這不是「要錢」或「要命」的選擇,是不是能夠發展與生存的問題!在經濟窒息過程中,受害最大的將是廣大的中產階級與弱勢族群。

======================================================================================================================

過了這麼久還有人在傳林宗堯的舊聞......

abelkk wrote:
更改 為奇異的設計...(恕刪)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s/news01-1.aspx?sid=257

針對今(20)日自由時報報導「核四建廠違法變更遭重罰 台電敗訴」,台電表示,本案是因為與奇異公司之合約糾紛,為避免延宕核四工程進度,台電乃針對現場有施工困難及施工衝突之部份進行局部修改,不影響系統的安全功能。99年與奇異公司達成和解後,所有的修改項目皆通過奇異公司審查完成,由奇異公司負最終設計責任,亦已建立完整的設計變更作業管制措施。有關判決書內容,台電正審慎研究是否上訴,相關說明如下:
一、 核四工程於89年配合政府命令停工,造成工期延後,奇異公司向台電求償發生契約爭議,在設計修改方面的配合度降低,台電為避免影響工進,另委請國內顧問公司提供專業技術人力,針對圖面標示錯誤與缺漏、排除施工困難與施工衝突等工地所遭遇的問題,協助辦理設計局部修改,目的係在解決現場可再恢復或再執行補救之施工作業,並不影響系統的安全功能。
二、 前述所有台電辦理之設計修改案件均已送請奇異公司審查完成,並已依審查結果,由奇異公司正式頒發設計圖面,並負責最終設計責任。為進一步確保核安,台電已就各項變更重新進行「安全風險分析評估」,委請核能研究所依美國核能法規的標準程序執行,並經多位專家現場履勘或審查確認不影響安全,請國人放心。
三、 台電於99年與奇異公司達成和解後,已建立一套完整的設計變更作業管制措施,現場若有施工困難或無法按圖施工部分,均由施工單位會同設計單位進行現場履勘後,由設計單位依程序進行設計變更,再交由施工單位依變更後的設計圖施工,並無未按圖施工的情況。

=======================================================================================================================

以上都有解釋說明關於變更的部分了!
不是要周休二日嘛?
等缺電後就輪流供電了, 屆時不周休二日都不行了
http://tw.myblog.yahoo.com/jw!2EQRszPCQ0APkHGzE8HzJ.Qd

john0002 wrote:
10月19日算秋天...(恕刪)


上次那個郝明義和方儉不是從頭都了解到尾了,還有人找到know how要出去開公司了,

如果真的停電,這些人和執政黨肯定都有問題,一定要立案偵辦!

天天禮拜六 wrote:
上次那個郝明義和方...如果真的停電,這些人和執政黨肯定都有問題,一定要立案偵辦!...(恕刪)


別忘了法官是誰的...
john0002 wrote:
10月19日算秋天吧...(恕刪)

支持政府刪除台電員工年終獎金

john0002 wrote:
今日電力僅剩1.62%...(恕刪)


汽機車油表用到全空,想說這次去加油站,肯定能裝滿整個油箱,沒想到汽車70公升的油箱,加到油都快滿出來了,也只加60公升(油表顯示全空也只是用85.7%的油),沒想到機車 5公升的油箱,加到油都快滿出來了,也只加 4公升(油表顯示全空也只是用80.0%的油),油表真的有業障啊。

所以,就算台電顯示備轉容量只剩1.62%,我相信多個10% ( 就是11.62%),也只是剛剛好而已。我要是台電高層,我一定會加進去安全係數的,如果真的是1.62%,只要風小一點,雲多一點,保證開始限電了,1.62%如果是真的,我想政府一定會開始限電,而不是呼籲節電而已,10%的底線是風險管理的安全係數。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