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元旦起,白天得強制開車燈

這是好的政策,我全力贊同。現在就擔心的是一些三寶,晚上要嘛不開燈,要嘛尾燈、煞車燈、頭燈壞了也不知,要嘛開遠光燈,不管在你後面或在你對象都照的眼睛看不到前方。

還有一種人,就是改高瓦數LED頭燈燈泡,自以為很亮又開近光燈,實際上會對對方用路人的眼睛造成影響,雖不像對向遠光燈一樣,但也十分刺眼。

最近大約1730就天黑了,之前遇過後方開遠光燈的,幾乎都是女性同胞,昨天居然遇見一個男的,也是開朝天燈,騎得很快,眼睛喵向他的儀表板,藍色框框很亮,不知道是遠光燈符號嗎?其實政府應該規定,遠光燈開關按一下只能持續30秒後就自動變成近光燈。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可以問問本版"展哥".他也有獨到見解.

我是在贊成全日開燈的那一方.順手又能兼顧安全.

尤其在黃昏時後.特別顯的重要.

因為自發光儀表板的關係.太多人忘了要開燈這回事.

rukawa1 wrote:

白天開燈基本上比較適合在日照時間短且日照亮度較弱的地區,
很明顯政府是學北歐那些國家,
台灣日照時間長且白日亮度強,
不要說台灣夏天亮度強看光今天就可以知道,
都12月了還那麼熱還出大太陽,
台灣白日開燈浪費電而已!(恕刪)



應該這麼說
不是每台車子的玻璃﹑後照鏡都擦得乾乾淨淨的
開著燈的好處是讓其他的人很容易發現你的存在~~~

華太師 wrote:
用路人留意囉!交通...(恕刪)


這政策是為了行車安全 沒什麼理由反對~

不過這消息是真的嗎?

在2個禮拜就2017了 怎麼都沒看到政令宣導?

我非我 wrote:
這政策是為了行車安全 沒什麼理由反對~
不過這消息是真的嗎?
在2個禮拜就2017了 怎麼都沒看到政令宣導?


不用政令宣導啊,時程是這樣的:
1.2017:新款式 機車 →車廠設計新款式時,必須納入
2.2018:新款式 汽車 →車廠設計新款式時,必須納入
3.2019:舊款式 機車 →未納入之舊款式,要嘛停售,要嘛領牌時必須安裝完成
4.2020:舊款式 汽車 →未納入之舊款式,要嘛停售,要嘛領牌時必須安裝完成
5.2021:擴大至大型車輛強制安裝

重點在:
2019~2020舊款式指得是未銷售出去的車輛銷售時要完成安裝。
已經銷售出去的,也就是路上現在在跑的,只有建議消費者自行安裝,

什麼是建議,就是沒開大燈不會罰款啦!
所以幹嘛要宣導,只要車廠知道就好了。

要等到所有車輛上路都開燈的景象,以滿街20年老車的狀況,
2040年以後再說。

charakahoshi wrote:
什麼都沒加倒是少了一個大燈開關
漲什麼漲


這位大大應該不是行銷相關領域的,
一個開關才幾10元而已,省那幾10元車廠會賺大錢嗎?

照車廠行銷模式,當然說詞是:

「因為法規因素,我們為了避免車輛無電發動的狀況,
而加大了電瓶及發電機,也因此需要重新設計引擎室,
再者,因車輛重量增加,且電瓶所在位置並非車輛重心點,
穩定性及安全性也都重新設計,並通過數十次測試,
以確保消費者的安全,並預防發電量產生巨大油耗的影響,
我們也加入最新的省油技術,以節省您的荷包。」

因此每台汽車加5萬,機車加5仟,
是不是很佛心
老是抄歐洲的環保和行車標準!
除了起霧下雨白天陽光都比車燈強了,
開燈幹嘛??

政府說白天開車頭燈可以減少5.9%的車禍發生率
這個有交叉比對當時的天候或是環境狀況嗎?
要這套措施就直接從新車裝置開始做起比較重要...
全時點起大燈+自動遠近光燈+水平調整...
但是小弟認為..在台灣..不是燈具的問題..
是台灣人開車觀念問題...大家都守法..哪裡會有車禍發生呢??
華太師 wrote:
從2017年元旦起,白天騎車或開車也得強制開車燈......
......目前已在使用中的舊汽機車,考量改裝困難且變更線路設計恐影響安全,將等到2019年和2020年納入強制範圍

這位記者
前面說2017年,後面打自己臉,
台灣記者素質,不意外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我開車、騎車都習慣開頭燈,單純是習慣問題。
開不開頭燈跟打不打方向燈,其實重要的是駕駛人。硬性規定所有新車都要配備全時日行燈,只是讓台廠有了漲價的藉口。
我建議乾脆規定明年起驗車,要檢查行裏箱裡要有兩顆爛掉的國產洋蔥、檔風玻璃要有台灣圖案浮水印,否則不給領牌,這樣還直接些。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