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的電力來源在太平洋上

樓主的出發動機是好事,我個人給予鼓勵
但是很抱歉該說的還是必須要說
先不說查資料後得知的可能性
光是台灣往往是颱風最強的第一線就是無解的問題,這點常識我看到後面才有人提出。

先不說離案維護和派人的麻煩性
光是出問題的善後問題就困難到不行
難道是倒一座就蓋一座嗎?
倒了就隨海逐流?
沒看這麼大一座有大地基的和平電塔都能吹的斷了,何況風力加上大海浪!!!

再退一步說好了,就算你說現在的工程技術要能設計的出足夠承受的就好
請問目前溫室效應越來越高
颱風數量和大小和氣候異常是一直在破紀錄,等到每次都是來超級強颱時就等著重建就好

連陸基的建築物都不能保證了何況還在水裡加上海浪。
有想法絕對是好事,但請稍微想一想
為啥你沒想到颱風,深度,維護等問題...前兩個都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問題啊?
一等良民 wrote:
今日下午大停電,台灣...(恕刪)


另外這邊有洋流發電的說明,對錯請自行判斷,但一個簡單邏輯,如果洋流發電真的這麼簡單跟容易,政府會笨到不考慮嗎?
https://zh-tw.facebook.com/NuclearMythbusters/posts/260646890789564

還有把錢花在錢沾,不如補助人民購買電動車,家戶裝置太陽能或其他省電設備!

一等良民 wrote:
氫氣可以儲存運送,...(恕刪)

氫氣壓縮儲存運送的成本你可以去估狗一下,就知道以人類現有技術還是很昂貴的。全世界一大堆遠比你我聰明的科學家絞盡腦汁想要找到低成本的儲氫技術,可惜目前為止沒有突破。所以針對你的構想

一等良民 wrote:
我想到了一個方法,想問問各位是不是可行,
會有什麼問題.

問題有
1.高昂的維護費用。離岸風機在台灣,除了抗腐蝕的成本還有颱風來毀損的折舊要考慮。
2.效率問題。台灣夏天風小冬天風大,再來每發的一度電拿去製氫,加上運輸成本,就算經過燃料電池發電,拿到手的電力剩多少很難講。
3.建設費用。如前面大大給的地形圖,遠一點的海岸深度動輒一兩千公尺,施工難度高(也就是建設成本很貴的意思)。

BlackDragon wrote:
有個發電系統叫做洋流發電!
台灣用了很多理由去反駁這個計畫!
台灣在以前有很多天然資源發電,當初台電為了確保核四必須讓這些天然能源發電設施廢棄
而樓上某些人說電力不穩?
電力不穩,發電機的電力也不穩,為什麼可以供電充足?
因為有儲電備載,沒有這個設計,太陽能源板也不能算是穩定供電系統!
洋流發電視經過台灣民間企業確認過,可行性高,也符合併考量過在地支援和天險!
這是在上一次全台大跳電時產生的想法,至今多少年了!!

被害妄想?可以舉例台灣用了什麼理由去反駁嗎?另外所謂的儲電備載的設計長怎樣可以分享嗎?

洋流發電構想本身不是問題,問題還是回到投資報酬率。海基設施的維護成本很高,國外一些類似的計劃例如波浪發電都已經GG,再來洋流發電要有搞頭你不會想選在洋流微弱的地方安裝發電機,而是洋流越強越好,但是洋流強的地方要安裝跟維護都更難,你總不可能跟老天鵝說,啊我要安裝或維護設備,請你先暫停洋流吧?
都沒有人吐嘈樓主氫氣能這樣隨便運送隨便用嗎?這玩意極度危險,連實驗室都要特別獨立。說真的家裡寧願放核廢料桶也不要放氫氣桶

除了維護更直接的是不穩定的風力發電,對電力系統傷害很大
一等良民 wrote:
重點是要在這個區域內建設一個(或多個)海上氫氣製造廠,
將海上風力發電機所發出電力就近以海水及電力製作氫氣,
並且現地降溫及液化,只需運送液化氫氣回本島,

在外海種植海上風力發電機沒有噪音土地問題,
以液化氫氣運送能源,不需管理及鋪設很長的海底電纜,
海水也是H2O,氫原素非常的多,只需要電力吧海水電解出氫氣,


樓主你知道什麼是三相點嗎?
你知道氫的三相點是在13.8度K嗎?

如果你知道,就不會有先液化氫氣再來運送的幻想了...

除非對樓主爆炸非常嚮往(笑) (註)
或是有無限的預算,讓所有管線都能永久保持攝氏零下290度以下。
但這又會牽扯到低溫下管線材質的問題,比如說大多數的金屬都不適合用來製作高壓管線。

而且設置點問題也很大,先不要說水深、颱風的問題,光風場就直接打死此處不適合做離岸風力發電用。

另外,說真的,你拿海水直接電解的話,不但會產生氫氣,更可能產生有毒的氯氣...
剩下來的水也大有問題,因為會帶有強鹼性(氫氧化鈉),會嚴重破壞生態...

會生成氧氣?
你想太多了,化學不是這樣運作的...
我還沒算到電極端可能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喔!



註:跟家庭常用的液體石油氣/瓦斯不同的是,常溫下,氫氣無法保持液態。
這意思是說,室溫下氫氣不管加壓到多大的程度,都不會呈現液態,頂多呈現固態。
而固態需要非常大的壓力,已經不是普通的鋼瓶能承受。

換句話說,如果把一個儲滿液態氫的鋼瓶完全封閉起來,然後放到室溫下,那遲早會讓壓力超過鋼瓶能承受的界線而發生爆炸。
因此市面上的氫氣瓶內所儲存的氫氣大多是高壓氣態。
如果真有需要以液態儲存在容器中,容器的隔熱會很重要,洩壓閥也很重要,且內容的液態氫會隨時間不斷減少。

thron wrote:
都沒有人吐嘈樓主氫氣能這樣隨便運送隨便用嗎?這玩意極度危險,連實驗室都要特別獨立。說真的家裡寧願放核廢料桶也不要放氫氣桶


跟其他可燃氣體比起來,氫氣沒有特別危險啦!!
只是要注意起爆濃度較低,還有管線要能承受高壓這兩個問題。
BlackDragon wrote:
沒有這個設計,太陽能源板也不能算是穩定供電系統!

太陽能何時列入了「穩定供電系統」之林???
不要忽略颱風的因素
就算有再好的海洋發電能力
只要一個颱風
全部心血化為烏有

台灣每年都有颱風侵襲
要花多少建設維護成本?
那些海上設施只適合沒有颱風颶風的國家
will7000 wrote:
最可怕的問題在於 ...(恕刪)


幾年前的一個颱風

土石流把電塔弄倒了

就全台大停電了

過了這麼久, 還沒記取教訓

要癱瘓台灣太容易了

幾年前

是方電訊大樓機房失火釀全臺網路大當機,10年來最慘烈網路災難

當時甚至有笑話, 要駭客癱瘓網路太麻煩, 直接燒掉機房就行了!
按這裡檢視網頁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