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蕙:過去65%文言文的教育成功嗎?


Lightwave18 wrote:
廖玉蕙:過去65...(恕刪)


假設公立學校什麼都不教,只要進去公立學校待幾年就有畢業證書。過個幾十年私立學校就會盛行。以前都不是很清楚為何西方社會有名的大學大部分是私立的,東方社會有名的大學都是公立的。以這種趨勢幾十年後台灣有名的大學應該是私立的,公立學校不教的課程由私立學校教。
VincentLu1021
又在講極端, 不是不教, 是減少,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學, 期望在學校把學識學好是不切實際的, 學校只是入門. 高等學校才是讓你精進, 不唸中文系的人, 唸那麼多文言文要做什麼呢?

ryanku wrote:
現在流行講幹話, 學校應該教幹話
以後的人應該連看後宮甄嬛傳都看不懂, 要另外的幹話字幕當翻譯
別說後宮甄嬛傳了,叫他們去看剛下檔的軍師聯盟,肯定有很多人看不懂。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CHLEEEE wrote:
文言文比重增加?還是所謂本土化的強調
到底是哪種教育導致現在的狀況
答案應該很清楚
...(恕刪)

現在年輕人不是看韓劇就是陸劇, 台灣只剩鄉土本土劇, 連反中的導演都要往大陸跑就很清楚
所謂的本土化根本是把自己綁死的緊箍咒

Lightwave18 wrote:
廖玉蕙:過去65...(恕刪)


文言文早已是過去式了,現在的實際功用也只是輔助白話文而已

文言文比例降到30%沒什麼不妥
絕代蝴蝶 wrote:
別說後宮甄嬛傳了,...(恕刪)

後宮xxx傳的對白 是文言文比較多,還是白話文比較多?

如果要將文言文作為現代國文的主體,顯然不切實際


VincentLu1021
原來支持文言文的人把那些戲劇的對白認為是文言文.....
時代至今文言文束之高閣也無妨,但不必擔心它會消失也不須擔心它沒傳承~讓喜歡的人去探索它吧!
這是比例高低的問題嗎?
這應該是內容的問題吧,
我二十幾年前國文課本裡讀的古文,
每篇的內容都是經典,
包含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也是,
古文、古詩何其多,
能傳世的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如正氣歌、滿江紅、出師表、原毀、楓橋夜泊等,
如果是內容很差的,多數是無法流傳的,想讀也讀不到,
我覺得,我們應該學得是這些優秀文章所要傳達的內容與精神,而不是文體,
文言文應該學,白話文也不能偏廢,
那為何課本裡文言文比例高?
因為文言文用了幾千年,歷史的累積必然有大量的傳世文章留下,
有這麼多的經典可選,自然比例就高了,
如果白話文繼續用5千年,我想也能累積出等量的傳世文章,
現在卻用意識型態來否定前人留下的瑰寶,
實在可惜。

想想辛棄疾的千古名句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樣的意境,這樣的文字使用,難道真的不值得學習嗎?
古文觀止裡面收錄的那些文章,篇篇都擲地有聲吧,
為何要仇視呢?

我不排斥白話文,那畢竟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語法,
但我還是要說,寫作的語法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文章的靈魂,
如果現在挑選出的白話文,內容都是值得傳世的話,
我也能支持提高白話文比例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如果有這種白話文章,
在流傳數百年後,這個文體也會變成「古文」,
難道那時候也要後代子孫來否定現在的文章嗎?
VincentLu1021
中華文化五千年, 該寫的文章都寫完了, 後人只能掉書包而已, 誰能創新出新詩詞?? 不就從古文去拼湊?

破百請吃雞 wrote:
這是比例高低的問題...(恕刪)



本所以我贊成白話文為主 ,文言文為輔
她說,曾聽到大力護持保留古文的名散文作家在演講中坦白招認,其申請轉到中文系時,國文、英文成績都很爛,不達標,端賴課外撰寫的創作才得到知音老師的青睞,通過轉系關卡。而她自己在國、高中階段,還曾視記誦默寫為畏途。只是特別喜歡文學,看歌仔戲、聽說書和廣播劇,蠶食鯨吞課外書,因寂寞在家裡塗抹瞎寫,才走上文學之路。
廖玉蕙也直白反駁連署反對調整的學者,認為這些文學界或創作界的菁英,沒去考慮個人資質不同,性向有異,不去考量不同學門或金字塔底端的學生的需求,務實尋找解套脫困的調整方案,常常忘了自己一、二十歲時的迷惘及心境,忘記曾在回憶錄中誇耀如何叛逃課堂,如今反過來肯定當年反感的教育內容,提供無濟於事的建議。

===============================================
挺神奇的,名散文作家怕古文卻挺保留古文
正常的人來解釋,應該是對古文正面意見吧
就像年輕時,曾經因為年少輕狂而贊成台獨的人,有了社會歷練,思想成熟後,發現台獨其實毫無實質意義,而重新表示自己反台獨
這不就是挺反台獨

卻可以被廖玉蕙反過來用,變成反古文....這根本是在凹吧
怎麼不問為什麼以前反古文的名散文作家現在卻會挺保留古文,
這代表了名散文作家因為成為了專業,所以才真正了解到了古文的好,不是嗎?

VincentLu1021
她的意思是, 學校根本教不出作家, 作家都是要自己學的, 自己唸的.
Lightwave18 wrote:
廖玉蕙:過去65%...(恕刪)


用01的角度看
越來越多的文言文培養了越來越多的覺青
而且帶頭的都是學霸 應該要換
,,,,,,,,,,,
從另一個角度看 語言在於 用更好的方式表達
說話更嚴謹更有組織且明白!這方面 我接觸到的年輕人又比上個世代更強! 是文言文的功能嗎???
,,,,,,,,,,,
當年大學聯考 高中聯考 國文考題也是很內容瞎!
專考同意字!不然就是句子替換!改錯!有60分都在考這個!!講難聽一點!老師上課光是把會考的同義字抄完!就沒時間了!還欣賞文學之美???
上唐詩更瞎!不止同義字!還要說明詩的对仗!聲調!
要考高分!!學生只在乎拿分!那管什麼文學之美??
老師都不重視了!!!
VincentLu1021
古人沒那麼多要學, 只有唸書才有前途, 就在字句中找出能得到賞識的機會, 現在學科那麼多, 專精1,2門都不容易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