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耶和華(上帝)是一位殘暴冷血的民族性神衹 說到耶和華這位神衹,也就是基督徒口口聲聲所稱的「真神」、「上帝」、「天父」、「主」,到了新約時期,甚至還發展出三位一體說(consubstantialism or trinity)。所謂的三位一體,就是說聖父(耶和華)、聖子(耶穌基督)與聖靈三者個別擔任不同的任務(聖父負責創造,聖子負責救贖、聖靈則負責感動與印證、帶領),但是其實他們都是一體的真神。不論學說後來如何演變,我們追溯耶和華的本源,猶太教的上帝、基督教的神乃至回教的阿拉真主,其實在以前的中東地區都是指涉同一位神,這位神就是以色列人的民族神(耶和華)。很訝異吧!原來耶和華的濫觴只是一位民族性的「戰神」。基於當時中東地區有許多民族盤據,各個民族間當然也就不免常有互相侵略、征戰、掠奪等情事發生。因此,戰神的地位在各個民族中也就顯得特別崇高。而今日基督教、猶太教、天主教、回教(這些宗教稱為同源宗教)所敬畏的耶和華,也就是昔日引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擴張、壯大的戰神耶和華。基於戰神的特性,冷血與殘酷這種字眼也就不難想見。若你有幸翻開舊約聖經(主要為:出埃及記、利未記、申命記、約書亞記……等章),你一定要好好瞧一瞧,上帝在以前做了哪些「好事」。首先,上帝偏袒自己守護的民族(聖經中稱之為被揀選的子民),為了幫助以色列民族走出埃及,先是在埃及降下了十災(血河、蝗蟲、黑暗、毒瘡、刀劍……等,可參閱附錄網站了解),其手段之殘暴,自是不容置喙。再來,耶和華又幫助猶太人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攻城掠地(當然其中不乏戰敗的場次,可見耶和華的神力也仍有其局限性),在每一場戰爭中,耶和華更是親手殺了數以萬計的人。舉例來說,在約書亞記8:24~27的艾城戰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