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說2025要非核家園,但沒說在那之前要全國享受重金屬空氣汙染7年。

bcmpxij wrote:
答案都在 google...(恕刪)


台灣就算100%綠電
科技廠不一樣要排砷化氫
媒體怎麼不報?
kantinger wrote:
台灣就算100%綠電
科技廠不一樣要排砷化氫
媒體怎麼不報?


知名3C網站上有幾位奇葩人物之一的跳針哥,問號的風格,媒體怎麼不報???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https://thestandnews.com/nature/一百倍的奇蹟-以核養綠-次世代的環保主張/

一百倍的奇蹟 以核養綠:次世代的環保主張

日前,我與馬英九前總統、江宜樺前院長、黃士修在台北的議題製作所召開「以核養綠公投記者會」,歷經一個月的努力,我們所收到的連署書從第一週的 300 張,直線暴增到此刻(連署滿一個月)的 30,000 張,我稱之為「一百倍的奇蹟」,這個奇蹟來自於一群堅持科學價值光棍。這幾個渾小子沒錢、沒勢、沒組織,靠著對科學的熱忱,五年來一步一腳印地的在網路上說理、闢謠,終於在最關鍵的此刻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戰場,是台灣有史四百年來,首度人民有機會用公投票決定國家政策的戰場。

非核家園就是三高家園
過去二、三十年,反核人士以「非核家園」的輪廓創造出虛構的環保假面,他們宣稱「以潔淨的再生能源取代骯髒的核能」自始至終都是缺乏知識的囈語。首先,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知道,核能是當今所有發電方式中最潔淨、最低碳的、最穩定的選擇,只有反核人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為如果知道,他們就無法面不改色地販賣羞辱福島居民的大旗以及輕賤貢寮、蘭嶼同胞智商的唱片。
台灣供電的最低需求(也就是所謂的基載電力)占總發電比例的 60–70% ,其只有兩種來源,一個是核能、一個是燃煤,沒有第三。如果誰可以告訴我第三種在哪裡,我保證幫你寫信給諾貝獎基金會、懇請他們提名,倘若下一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不是你,小弟會拉黃士修、張中一到凱達格蘭大道上切腹謝罪。
這幾年來,我們開始提倡「以核養綠」的概念,有些人以為以核養綠是「用核能養綠能」,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因為核能自己就是綠能,沒有自己養自己的道理。以核養綠的「綠」有三層含義:是核能的綠、再生能的綠、以及生態環保的綠,其中環保的綠是最重要的一環。這兩年,在政府「減核養綠」的事實證明,沒有核電當作基載電力,我們面臨到的必然是高電價、高物價、高空汙的「三高家園」,三高社會別說發展再生能,民眾的健康、生活水準都必然下降,以核養綠是對於現實的理性判斷。
再生能源好綠?
這幾年來,假環團鼓吹以「風光」兩種再生能源取代核能,我們的家園就會好環保、好乾淨,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真的,為何環保署的報告顯示從封存核四、逐年減核後,燃煤產生的重金屬不減反增?這些鐵錚錚的證據都拳拳到肉的摧毀假環團的謊言。
一個具有小學等級知識的民眾都知道,沒有太陽就沒有太陽能,沒有風就沒有風能,沒有水就沒有水力發電,也因為如此,再生能源先天上就必須跟燃氣發電配合升降載。換句話說,再生能源雖然自己發電的時候很綠,但是他並肩的戰友不僅僅不綠,還會製造 PM2.5 與大量碳排,這種掩耳盜鈴的綠算是綠嗎?君不見政府一方面自吹自擂太陽能板又再創新高的興建,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企圖挖藻礁蓋天然氣接收站,如果再生能源那麼綠,有需要綠到需要破壞我們的藻礁、埤塘、農田、漁場嗎?
承認吧孩子!此刻的再生能源只能擔任臨時演員,不能擔任主角。你問我臨時演員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但是有沒有重要到要鳩佔鵲巢的地步?我們來思考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如果今天《不可能的任務》導演嫌棄阿湯哥長得太帥、片酬太高、壓迫三線演員的發展空間,鐵腕的把他從演員名單裡砍掉,再花五倍的資金請多請兩百個臨時演員,請問這部電影還能看嗎?


核廢料不僅僅有解,還是唯一有解
我必須說,核廢料是當今唯一能解的發電廢料,不然我真心請教反核人士:燃煤造成的空污、碳排要怎麼解?燃氣造成的PM2.5、碳排要怎麼解?太陽能板製成、除役的化學污染要怎麼解、誰來解?風機除役時產生的垃圾誰來解?更別說水壩興建時必然造成的生態浩劫,請問各位「環保人士」,該怎麼解?至於核廢料,請讓小弟幫大家解。
談到核廢料必須講到三件事情:
(1) 就算沒有核電廠還是有核廢料
在我自己上班的場所:醫院,核子醫學科、放射腫瘤科,每天都產出核廢料。核廢料在現代社會中就跟我們使用的各種廢料一樣,是促進人類生活品質的副產品,而且早就有完善的處置方式,這也是為何在你的生活中從來沒有擔心過會何時有被核廢料侵害的風險。要談零核廢?假環團去包圍醫院的時候記得發新聞稿給我,我想要去拍照打卡上傳。
(2) 低階核廢讓蘭嶼居民好怕怕?
承上,包括醫院、研究所、工廠、核電廠所產生的低階核廢料,目前有部分放置在蘭嶼的儲存場。很多人不知道,實際上這個儲存場在蘭嶼的南端,與居民的生活環境相距甚遠,它對居民唯一的影響,就是讓台電為了在蘭嶼經營處理廠,提供了免費電力給蘭嶼鄉親,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然而反核人士為了自己賣旗子、賣貼紙、賣 CD ,長年到蘭嶼洗腦當地民眾,許多人一輩子都活在不存在的輻射恐懼之中、抑鬱而終。我不知道你們這群垃圾到底有什麼臉跟我談蘭嶼,請問達悟族人沒有享受現代化生活的權利嗎?把家中一塊地讓給國家存放無害的廢棄物換取跟本島相當的生活品質錯了嗎?是不是達悟族同胞只能穿丁字褲、獵飛魚、跳傳統舞蹈讓你們這些人欣賞才算是對得起祖靈?荒謬至極的漢人沙文主義。
(3) 用過燃料棒是資產不是廢料
至於在核電廠發電過、剩餘的「用過燃料棒(高階核廢料、乏燃料)」,目前都在廠區中保存,也從來沒有侵害過任何人的活空間過,這些用過燃料棒有三種方式可以處置,第一,繼續放在廠區看守,但是成本比較高;第二,找個堅固的地底岩層塞進去,就我所知日本目前主要的方針是這樣做的;第三,是目前國際最重要的趨勢,就是將這些用過的燃料棒重新處理後再次成為核電燃料(因為用過的燃料棒只是放射性降低、現有的機組無法使用,並非成為廢物)。結果台灣的「核廢料不能處理」其實是假環團在旁邊鬧,導致「核廢料不能被處理」,要是真的被處理了,貼紙要賣給誰?
核廢料從來就不是個問題,但是個容易被拿來煽動的議題,今天,您也被騙了嗎?

反核四不反核?又是一個被假環團詐騙的可憐孩子
核能發電的選址要考慮很多問題,以台灣天然環境而言,幾乎很難在尋找第五個場址,不過現有的四個場址已經有足夠空間增加新的機組,未來若台灣走向以核養綠的路線,我們可以在現有的4個場址增建機組,提高核能佔比,核燃料充填一次有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可以使用,即使遇到緊急天災時也能有最基本的電力維持。原則上,核能與燃煤這兩種基載電力要在電力系統中佔 60–70% 才安全,兩者的成本、穩定度也相近,因此提升核能佔比就可以降低使用燃煤的負擔。除此之外,我們也能更有本錢去汰換舊的機組,使用轉換效率高、空污低燃煤機組,所以我才說,以核養綠並非單純只是「用核能養綠能」的概念,而是讓台灣邁入真正環保的策略。
身為一個醫學物理師、作為放射線診療器材品質管理者,我對於核四的看法是這樣的:儀器能否能使用,最重要的並不是他的廠牌、規格、價錢、製造方法,而是我們在進行系統測試時,它是否符合我們所訂定的標準。姑且不論坊間五花八門似是而非的謠言企圖拉黑核四廠,就以品保的角度而言,只要符合各項國家安全標準,這個機組就是可以使用的,更別說全世界的核電機組是由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列管的,如果 IAEA 說不能用,它就不能用; IAEA 說可以用,那麼它就可以用。可不可以用不是你說、我說、原能會說還是誰說就可以的,它必須經由各項檢測與認證才能上路。
更進一步來說,若我們決定啟封核四,立刻就有一系列的啟封測試要進行,若測試無法全數通過,並且認定無法改善,我完全贊成立即停用一號機。然而興建一半的二號機應該繼續興建,另外三四號機的空間也應該繼續興建,這才是正確面對核四廠的態度。最後我想說一句話,「我不反核但我反核四」的口號自始至終都只是反核團體用來統戰民眾的口號,別掉入他們的邏輯框框了。
可是核災好可怕?我來告訴你有多可怕
很多朋友跟我說:「可是台灣很多地震,要是發生核災就……。」大家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人類歷史上有幾次核災是地震導致的?答案是0次,甚至當年311大震災時,最靠近震央的女川電廠還成為難民的收容所。福島事故是海嘯造成的,而台灣因為地形的關係,無法產生如此巨大的海嘯,甚至台電為了安撫這些無理取鬧的反核人士,還是捏著卵蛋興建一面超不合理的巨大防水堤防,反核人士有因此而接受嗎?沒有,繼續跳針「可能有人類未知的災難會毀滅核電廠」,說到這裡,我真心覺得他們其實是深度擁核人士,畢竟當台灣即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毀滅性天災襲擊時,他們的心中沒有人命只有核電廠,這不叫真愛什麼叫真愛?
很多人喜歡談福島事故有多嚴重,不管機率多低、台灣人經不起一次核災。先不談那些拿海嘯災區照片移花接木的假新聞,你知道福島縣所謂的「災區(歸還困難區域)」只占全福島不到3%的區域嗎?你連這個都不知道,跟我跳針核災無法承受到底意義在哪?你還真以為福島電廠核爆導致海嘯啊!這幾年,台灣人到日本東北地方旅行的人次屢創新高,我不知道你們是刻意藐視WHO提出的福島事故白皮書還是當這些旅客是智障,不管是哪個,我都對你們行為感到作嘔。
當我們的反核原能會主委才剛泯滅專業的說出:「全世界沒有人以核養綠。」的隔天,日本的安倍政府就宣佈「以核養綠」的能源方針。我知道假環團很喜歡嘴「可是日本人反核」,身為降電費的受益者,我想我應該夠資格談論這個問題。是的,日本多數都反核,身為歷史上唯一吃兩顆原子彈的國家,反核臭了嗎?但是他們也支持核電重啟,這也是為何在 311 之後,自民黨屢屢勝選的原因。日本人是個可以把理想與現實切開的民族,你們不懂日本人,不要偷換概念,很丟臉。

核能好棒棒?對,核能就是好棒棒
有朋友問我說,核能怎麼可能那麼完美,對,任何的事物都有缺點,比如說我的缺點就是長的太帥(X)。以目前世界上現有的發電方式而言,核能近乎完美無瑕,穩定、便宜、低碳、低污染,然而誠如我上面所說,核電廠並不是處處可以興建的,必須在妥善的核子工程、土木工程、輻射防護、地球科學等專業知識下才能尋找到適當的場址。台灣在資源貧脊的環境下很很幸運的能擁有四個,只是這四個得來不易的廠區即將要被長年的錯誤資訊給冤獄處死,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站出來阻止這場將讓我們遺憾終生的悲劇的理由。
以核養綠是次世代的環保主張,今年獲得唐獎永續發展獎的漢森教授 (James Edward Hansen) 就是以核養綠的支持者,馬英九前總統近年也不斷鼓吹「以核減碳養綠」的概念,我個人對於你們這些反核人士的「很意外」是不太意外,畢竟你們只的目光只放在風電要2.2元還是5.8元才合理,卻為了毫無科學根據的信仰企圖把1.7元的核電沖到馬桶裡。
從開始到此時此刻,我都堅信這場公投一定會成案、通過,因為我相信在台灣生根、萌芽、茁壯的民主不是笑話,我們會帶著大家的夢想站上公辦辯論會的舞台上,讓德先生挺賽先生,還給科學一個公道。
參考資料:
Markandya, A. & Wilkinson, P. (2007).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health. The Lancet, 370, 9591. DOI: 10.1016/S0140-6736(07)61253-7
NUMO 地層處分事業概要
福島縣避難區域變化概要
用過燃料棒連美國跟北歐都沒有運作中的最終處置場
那要怎麼放
難不成要做成貧鈾彈去丟嗎?

kantinger wrote:
砷化氫
有媒體願意報嗎?
...(恕刪)


有啊!同一個報導裡面,砷排放類別裡面有一個叫"高科技"的,就包括了砷化氫排放。只是因為占比太低了,所以關注度不如佔七成的燃煤排放。

kantinger wrote:
花蓮台中都有火力燃煤發電廠

花蓮用火力電廠,空氣很好,如果是用核電廠,空氣會更好。


kantinger wrote:
原來核電廠發過電的焚燒過排入大氣喔
跟維持圍阻體於負壓下所需抽氣之氣體
那要怎麼排?

什麼叫發過電的焚燒過?


提供單位: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
刊載日期:2017.11.02
有關作者提出「日本核電廠內焚化核廢料低於100貝克才可以燒」之意見,感謝作者長期對核廢料焚化議題之關心,原能會就安全主管機關立場說明如下:

1.
依我國放射性物料管理法(以下簡稱物管法)第29條規定,放射性廢棄物產生者應負責減少放射性廢棄物之產生量及其體積。核電廠對可燃性低放射性廢棄物,使用焚化爐進行焚化減容,符合國際間普遍採行的減容措施。在歐洲與美國甚至有商業用的放射性焚化爐,例如瑞典Studsvik公司與美國田納西州的Energy Solutions公司。且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於 1989年的公報,指出當時美國、日本、加拿大已於核電廠內設置焚化爐設備,處理放射性廢棄物,顯見本項技術已臻成熟。

2.
核能電廠內可燃低放射性廢棄物的焚化處理設施,須依原子能法規之相關規定,在嚴密管控下執行各項作業,包含分類、焚化、廢氣排放偵測、爐灰貯存等,其處理流程詳如附圖,皆有完整紀錄可供查證。焚化後所產生的廢氣須經由驟冷器、袋式過濾器、高效率過濾器及洗滌塔等一系列的氣體淨化處理,並經輻射監測後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後,才會經煙囪排氣管路排放。其中高效率過濾器可濾除廢氣99.97%以上的微粒粉塵,可有效過濾放射性物質至輻射偵測器的最低可測值(LLD)以下。且原能會隨時派人現場檢查,同時亦會對煙囪的廢氣排放紀錄及煙道排氣口進行污染查證。經查過去的運轉偵測紀錄,均符合相關法令之安全標準,不會對環境或民眾造成任何輻射影響,請民眾安心。

3.
核電廠焚化爐設置於核電廠內,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及台電公司每季分別對核電廠附近地區進行環境輻射進行監測及採樣分析化驗,監測報告均上網公開,長期來核電廠外未有發現輻射異常情形。原能會核安監管中心24 小時監測核電廠區附近之即時環境輻射監測,另原能會亦建立全國即時環境輻射監測,以確保民眾安全及環境品質,不會對廠外環境造成影響。

4.
新政府上台後,謝主委指示原能會為全民的原能會,積極落實資訊公開及公眾參與,已於106年3月8日會同環保署、新北市環保局與公民團體及地方人士,共同進行核二廠(包括減容中心)環境輻射平行監測,監測結果均符合法規管制值並無異常,並已公開於本會官網,請民眾安心、放心。

5.
原能會為全民的原能會,會持續嚴密管制核廢料焚化作業,確保設施安全,以保障民眾健康及環境品質。原能會對本案已多次提出相關說明如下,敬請卓參。
【流言破解時間:有沒有反核團體哭哭焚燒核廢料很危險,但是連減容中心在哪裡都不知道的八卦?】
低階核廢料減容中心雖然在核二廠隔壁,但畢竟不是同一個地方,跑去核二廠看到輔助鍋爐的煙,就說是在燒低階放射性廢棄物,這不是惡意栽贓,什麼才叫作惡意栽贓?

核二廠輔助鍋爐燒輕柴油用來產生乾淨之飽和蒸汽,供給兩部機組使用。機組起動或停機時,需要輔助鍋爐產生無放射性之蒸汽,供給汽機汽封系統、廢氣預熱器及冷凝器熱井除氧之用,也提供蒸汽做為反應爐飼水泵汽機試轉,及濃縮廢液處理系統使用。據了解,當天起動是為了給提供蒸汽給濃縮廢液處理系統使用。

若是直接用焚化爐燒低放射性廢棄物,在讓內湖大直民眾享受廢氣前,廠內員工早先吸爽爽,而且廠區輻射監測器早就響不停了。另外,核二廠的員工宿舍就在內湖,燒低放廢棄物讓自己家人享受?這些只會散佈恐懼的低階反核人士比低階放射性廢棄物可怕多了。

同場加映:

反核哈哈哈系列(二)--減容,不是亂燒(2013.08.20一增)
https://mocear.wordpress.com/2013/08/07/反核哈哈哈系列(二)--減容,不是亂燒/
反核哈哈哈系列(二)--減容,不是亂燒

先來個原文,至於是哪來的就不提了,反正去了沒好處。
==============
很多人知道已經很多年沒再運核廢料去蘭嶼了,但卻不知道台電把核廢料運去了那裡?你知道嗎?
他們現在將中低階核廢料採取燒卻的方法,透過愚蠢的燃燒方式(核輻射再高溫也不會被消滅),讓這些核輻射成為氣體,隨著高溫飄散到全台灣各地,隨著空氣進入你我的身體,成為體內的癌症病原放射體。
這就是台灣人癌症罹患率會這麼高的的主因之一,台電每天無時無刻在殺害我們,但從來沒人跟我們說。所以,我們更堅決要求~「台灣一定要廢核」~我們別無選擇。
==============

首先台電(其實不只)運到蘭嶼去的所謂核廢料是低階核廢料,簡單說就是些衣服褲子手套之類曾經沾染或碰觸過核物質的東西。

至於高階核廢料、也就是用過的燃料棒,至今還放在各核電廠的冷卻水池裡面,放在水中是為了除掉餘熱,因為即使拿出來了,裡頭剩下或被製造出來的放射性物質還是會繼續自動衰變產生熱量,不過有些泡超過五年的實際上早就可以撈起來放別處了(也就是所謂的乾式儲存)。

因為低階核廢料就是些嚴格看守很浪費錢(含有的輻射物質很少),又不能隨便亂丟(因為還是有輻射物質)的貨色,所以一般是灌水泥裝在鐵筒固化堆起來,在蘭嶼1996年停止接收之後,核電廠的低階核廢料就是各自擺在自家倉庫裡。

也因為實在太佔空間,所以後來才出現了減容技術(PWRHEST,壓水式濃縮廢液高減容固化技術),於1998年率先由核三廠採用。

這個技術可以讓原本六桶低階核廢料變成一桶,因為相當好用所以之後甚至賣到外國去,比如說2003年和日立簽約授權給日本敦賀核電廠使用。

能夠「出國比賽」的技術為什麼被講得好像蠢到極點?

很簡單,因為他們直接了當的無視了「技術」的存在,正所謂「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所有的高技術工作無視掉內裡的技術之後,出一張嘴就簡單到連白痴都會做。

比如說心臟移植,無視技術之後也不過就是切開人體、割掉舊心臟、放進新心臟、縫起來,可是殺豬的和裁縫湊合起來心臟移植手術絕對只會死人不會醫人。

正因為無視了技術,才會出現那種好像可以一邊減容一邊烤蕃薯的奇景,實際上減容是為了燒掉可以燒掉的部份,比如說以碳氫氧硫等構成的衣物和塑膠,至於輻射物質鈾、鈽、釷等等則不會被燒掉,而是會留在灰燼和過濾裝置當中。

監測有沒有外洩也很簡單,在煙囪頂上裝輻射監測器,一旦噴出輻射物質立刻就會被發現。

某些反核反得莫名其妙的傢伙都有個共同的盲點,如果輻射物質能燒成氣體四處飄散--順便一說,「輻射」是能量,不會變成氣體--那麼第一個變成哥吉拉的絕對是核電廠的員工,台電員工不會比較抗輻射,也不會為了那點薪水就自願成為哥吉拉,他們也是很怕死的。

最後是台灣癌症罹患率的問題,如果照該宣稱的說法,台灣癌症最多的應該是肺癌,因為常人都是用肺呼吸,氣體狀的輻射物質要侵入人體第一個就是呼吸道,接著才是上消化道,但是實際上台灣癌症罹患率最高的是「大腸癌」(接著是肝癌、肺癌、乳癌),難道…

kantinger wrote:
用過燃料棒連美國跟北歐都沒有運作中的最終處置場
那要怎麼放
難不成要做成貧鈾彈去丟嗎?

人類要做不是浪費時間金錢去搞最終處置場
而是應該研發核乏料再利用的第四代反應爐

https://youtu.be/8PcvkjuYzH0?t=3911

Goat39 wrote:
http://nehrc...(恕刪)
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已訂定,每八小時輪班和一週四十小時的工作場所,其含砷量的容許暴露值(PEL)為10 μg/m3。



那你知道台灣大氣中的砷濃度大概是多少嗎? 0.002μg/m3
就算你拿日本年空氣品質平均標準6ng/m3來看
台灣大氣的砷濃度遠遠低於這些標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