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 多座核電廠因冷卻水過熱被迫強制關機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但他是拿 2千多MW理想中的機組 和 2百多MW 實際運轉的機組 在比的.,...(恕刪)


不對喔 !

50年代的核能機組功率很小是沒錯 , 但是卻異常笨重龐大 , 且非常的"髒" ! 所以
兩座機組整個除役成本才需要花到9.54億英鎊(380億台幣)的喔 !

至於為何後來核四的ABWR那麼小巧 , 功率卻那麼強大 , 這牽涉到技術問題 一般反核
人士是無法理解的 , 所以這就不多談了 .

所以以技術層面來說 , 未來核四如果運轉並且除役 , 它的除役成本肯定是遠低於50年
代的核能機組喔 ! 至於台灣為何要徵收十倍的處理費用 , 這就很難令人理解了 ....





piwu0540 wrote:
每度提撥除役成本0.37元 ?
以核四一年發電200億度 , 服役40年不就要提撥2,960億 ? 這還沒有算這40年的利息喔 !!

這個除役成本是國外的十倍耶 !!



==============






英國奥德伯里核電廠(Oldbury nuclear power station), 2012年2月關閉.

1. 兩座反應爐及貯存池內約有5萬2,000束燃料棒將在未來3年逐步移出。
2. 燃料棒由鐵公路運送到塞拉菲爾德,再加工處理後未來供其他核電廠使用。
3. 燃料和其他危險化學物全部移走後,核電廠建築大約將在15年後拆除。
4. 之後再花80年時間,讓反應爐內的放射線慢慢衰變後拆解。
5. 全部除役工作需花费约90年时间,除役總耗资约9.54億英镑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08218/Oldbury-Nuclear-Power-Station-closes-90-years-954m-clear-completely.html



===================


截至2010年底為止,全球有124座動力反應器停止運轉,其中15座已完成除役、51座...(恕刪)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不管他們怎麼宣傳, 最後除役的實際成效如何? 不是 90 年後才能知道嗎?...(恕刪)


這跟宣傳沒有關係啦 !

一般反核人士大多無法理解 , 事實上很多早期國外的核電廠 核子船艦 潛艇等 , 現
在都已經退役了 ~~ 淘汰的核反應爐處理都是很制式化的 , 沒有所謂幾十年後才知
道除役成本這種聽天由命的事情喔 !!

piwu0540 wrote:
未來核四如果運轉並且除役 , 它的除役成本肯定是遠低於50年
代的核能機組喔 ! 至於台灣為何要徵收十倍的處理費用...(恕刪)

我前面已經回你過, 台電網站上說 "會計要求" 的成本計算, 既然是"會計要求" 那當然是算 "現在的用電".
"現在的用電" 當然是說核1,2,3 啦~
你 "現在" 有用核4的電嗎?
如果照你的要求 "現在" 就把核四除役成本再多加在電價成本計算上(攤平的概念?)合理嗎?

piwu0540 wrote:
一般反核人士大多無法理解 , 事實上很多早期國外的核電廠 核子船艦 潛艇等 , 現
在都已經退役了 ~~ 淘汰的核反應爐處理都是很制式化的...(恕刪)

這典型的自己打自己臉,
前面說
"早期某國外的核電廠".... "要花90年退役". (算到現在才不過開始了5,6年)
現在說
"早期國外的核電廠".... "都已經退役...都是很制式化的".
可以舉出哪一座 "早期國外的核電廠在90年前開始退役的?" 請列出來好嗎?
...
可以說出這種明顯違反常識的話的人這叫人怎麼相信?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我前面已經回你過,...(恕刪)


喔 ~ 事實上幾年之前 , 核電每度發電成本也不過0.66元喔 ! 這已經包括後端處理
費用的0.17元了 ! 尤其燃料費用每度僅0.1元 , 比燃煤 天然氣低非常多倍 !!

當然 後來風向變了 , 所以成本自然只好重算囉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51592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我前面已經回你過, 台電網站上說 "會計要求" 的成本計算, 既然是"會計要求",...(恕刪)


喔 ~ 一般反核人士當然是認為台電過去多年計算核電發電成本每度0.66元 , 其中

包含0.17元後端處理費用 ... 這些數據都是台電自己找工讀生亂算一通的 ~~

既然現在是"會計要求" , 政府及台電只好勉為其難 將核電的發電及除役成本重新

好好計算一遍囉 ....


thron wrote:
鈾原料的價格跟石化燃料的價格波動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最近要漲電價不就是燃氣原料有漲?

原始規劃難道就不能改?至於pm2.5上升的量能跟現在用火電替代比嗎?至少旁變是核電廠的空氣比火力發電廠好多了。另外下降3%的依據是什麼?

基本上台灣幾乎什麼原物料都是要進口, 有些原物料是就算有錢, 人家也可以不賣你的.
這些原物料價錢上網都很好找.
夠資深的市民朋友可能還記得前2次世界能源危機時的慘況.
鈾沒有發生過嗎? 漲跌是用幾倍在計算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ranium_bubble_of_2007
兩年前預測..
https://oilprice.com/Energy/Energy-General/Uranium-Prices-Set-To-Double-By-2018.html
當然現在鈾已經回穩.
http://futures.tradingcharts.com/chart/UX/M

那天然氣呢? "長期(10年)" 看不也是跌?
http://www.infomine.com/investment/metal-prices/natural-gas/

各位還記得幾年前電價漲後, 但煤/氣市場跌價, 台電的說詞?
台電採購當然是簽長期約, 價錢不會這樣上上下下. 台電也不太可能可以去自由市場買鈾.
這些走勢圖都當參考聊聊就好.

CO2改善不到3% 已經是最優待的 "核四6組全上" 的計算:
台灣核電以目前(對核電來說)最樂觀最理想的估計20,30年內, 照紙上計畫已經不可能全國占比增加超過10%
(例如, 現在 10幾%, 未來 20幾%, 如果核四6組全上, 我很懷疑這種事可能會發生的機率),
如果台灣電廠排碳占全國的 1/3 這說法是正確的,
1/3 的 10% 是 3%, 而這前提是這多的不到10%, 除了取代退役核電外, 全部都取代排碳多的發電方式 (而不是照原規劃取代綠電和氣電, 原始規劃當然可以改, 這應該沒什麼理由辦不到, 這也表示原始規劃的動機很可疑).
其實仔細算一下, 搞不好 #2 樓說的才最接近事實,
例如 5.5GW 風電用同樣方法算一算可以減少大概到4~5% CO2 排放(還不算風弱的時候, 也不算取代退役核電).

當然如果有不到3%可以減, 也是要減, 能減一點是一點,
<=== 如果 NEA 的報告提到的問題都可以解決的話.
要民眾支持 "NEA 報告的說法: 把核電當成減少排汙的解方的其中一小部分", 先要停止再散播違反常識的誤導或謠言~ 像本樓, 和本站的其他樓就有不少.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前面說
"早期某國外的核電廠".... "要花90年退役". (算到現在才不過開始了5,6年)
現在說
"早期國外的核電廠".... "都已經退役...都是很制式化的".
可以舉出哪一座 "早期國外的核電廠在90年前開始退役的?" 請列出來好嗎?...(恕刪)


喔 ~ 像你這種反核人士可能不知道 , 報廢反應爐的殘留輻射半衰期其實是可
以根據科學方式計算出來的 ~~ 所以說何時可以安全拆解回收 , 計算通膨後拆解
成本 .... 這些基本上不容易算錯喔 !!

所以這些年來這麼多老舊核裝置除役 , 也有這麼多新的核裝置投入 , 這些成本
可都是經過精算的哩 !! 怎樣 像你這種階層的應該很難置信吧 !!








piwu0540 wrote:
其中
包含0.17元後端處理費用...
既然現在是"會計要求" , 政府及台電只好勉為其難 將核電的發電及除役成本重新
好好計算一遍

這不是 5年多前的舊聞嗎?
怎說成 "現在"?
該舊聞不是說 "台電回應指出... 扣除...花費... 發電會計成本計算...",
不就是這個也不算, 那個也不算的意思嗎?

你可以申論一下
這個也不算, 那個也不算的除役成本 0.17 元

除役成本 0.37 元
哪個合理?
理由是什麼?
不然這樣的討論沒有建設性.

以你提了幾次的英國核電除役, 算一算不就剛好是每度電除役成本 0.37 元嗎?
台灣核1,2,3除役成本可以比英國低的理由是什麼?
核電就算花100兆除役
反核人士也覺得不夠
一定要花1000兆
挖地洞100公里埋核廢料不夠
要挖1487公里埋下去才會安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