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73 wrote:
目前抽蓄負載用不太到...(恕刪)


太陽能目前夏天的尖峰發電量已經可以達到1.5GW左右
這個差距已經幾乎等於夏天的白天尖峰與晚上尖峰用電的差距
接下來建置的太陽能部份已經可以慢慢取代抽蓄電廠的發電能力
甚至轉而讓抽蓄作為儲能之用

目前台灣的抽蓄電力還是著重於每日的尖離峰電力調配(畢竟能量有限)
風力目前規模太小,
而等到規模夠大時,太陽能也相對擴大,因此抽蓄應該還是會優先做為太陽能調配之用

無論如何, 相對於目前單純的晚上抽水,白天放水的簡單作業
未來抽蓄的運用會變得複雜許多
過客4112 wrote:
太陽能目前夏天的尖峰...(恕刪)


不只考驗著台電的調度能力,還有氣象局,外加水利署
就帳面上明潭與大觀可以提供2.6GW, 工研院專家估計仍需要額外儲能設備容量約為500MW至1GW
。問題從哪來怎麼來與時間搭配又是問題!?

以815來說,
明潭發電廠機組起動後只需5~7分鐘左右即可並聯,所以在815時提供最重要的救援電力! 共使用了650萬噸的湖水,
748(公尺)左右傍晚降到745以下。

這是38年來10個機組首次同時運轉。 廠方表示,平時只有一到兩個機組運作,如果供電出現異常,就會以滿載發電的方式,加入全台的供電系統。

而為什麼平時只有一兩個機組運轉, 有幾個因素,
其一是慣常機組部分在枯水期,會根據下游民生 工業及農業用水需求看蓄水量來發電。

其二是排休時程:
而以明潭為例:
明潭發電廠一年要大修一座機組,每次大修約要100多個工作天,完工之後則要繼續為明年
另一座機組大修預做準備;大修的時間固定在冬天、枯水期的時候,冬天的用電量較小,所以冬
天也是最忙碌的時刻,一座機組的大修至多要動用7、80位同仁,10餘座機組大修完畢後又回到第一座機組,如此輪流以保持機組運轉順利。

是否用抽蓄作為儲能是一種過於樂觀想法?
台灣還有哪裡可以興建抽蓄電廠? 土地? 水源? 好解決嗎?
台電目前除了39所大小水力發電廠,還把苗頭對準國有地中73條大小支流,以等30條次要河溪,共計 約100多條之大小支流想要開發
水力發電廠都困難重重, 更不用說與湖泊地形或水庫等影響因素更大的抽蓄電廠。

macross_sato wrote:
台灣還有哪裡可以興建抽蓄電廠? 土地? 水源? 好解決嗎?
台電目前除了39所大小水力發電廠,還把苗頭對準國有地中73條大小支流,以等30條次要河溪,共計 約100多條之大小支流想要開發
水力發電廠都困難重重, 更不用說與湖泊地形或水庫等影響因素更大的抽蓄電廠。


其實除了815之外
我觀察過9台啟動的狀態

台電有在規劃新的抽蓄電廠
不過預估商轉日期大概是2030前後

過客老兄,2016規劃到現在還沒送環評表示台電根本不想幫水利署擦脂抹粉賺點數。

兩個單位還有得玩,主要是誰上第一線面對環評。
目前台電手上新的是 萬大松林 與 景山, 都是水力, 聊剩餘無。
要多新的, 環評難上加難。

我在其他樓發的,評語就不上了。 基本我是站環境優先決,所以講話一定很難聽。

2016 經濟部本月指示台電,重新啟動大型抽蓄水力電廠評估方案,台電也已評估石門水庫等6、7個場址。對此,台電發言人蕭金益今說,目前只是初步評估,仍必須要經過可行性研究評估規劃,還需要經過環評、地方溝通及水利主管機關同意,尚無規劃明確時程。

2018 為了增加電力供應,決定重啟水力發電建設。除了要在多座水庫進行抽蓄發電建設外,也計劃挑選15個地點興建小水力電廠。
15個小型水力電廠,裝置容量只有3萬瓩,每年發電1.4億度;(台灣用電需求全年2400億度用電量)

而太陽能汰舊依照環保署估計,2031年開始進入高峰,產生3000公噸的廢棄物,2034年數量就達7000公噸。
2030新的抽蓄電廠商轉
這個時程是我根據之前收集到的資訊以最樂觀估計方式估算出來的
當然如果環評受阻的話,整個計畫胎死腹中也不意外
過客老兄, 還卡在可行性評估。 應該是沒人想擔。
經濟部明年一月還有變動, 然後又有大選!!
所以沒人想做領頭羊。
台灣風電要降空污的前提是要能產生一定的發電量去分攤減少目前的火力發電機組燃燒。
問題是目前台灣風電有發揮作用到讓空污減少嗎?我還比較相信是大風把空污吹散 ~

YKK104 wrote:
台灣風電要降空污的前提是要能產生一定的發電量去分攤減少目前的火力發電機組燃燒。
問題是目前台灣風電有發揮作用到讓空污減少嗎?我還比較相信是大風把空污吹散 ~


執政黨的說法是因為目前的風電建置量過小
因此無法發揮作用

而我發這個文的目的就是在檢視這個論述
假設未來風電的建置量由現在不足700MW擴充到6GW,甚至10GW
對台灣的空汙改善有幫助嗎?
從一開始的分析可知,即使風電達到10GW,
真正需要降載燃煤電廠的無風日子中, 可能只能發出260MW的電量
大概只能降載中火10台機組的半台

因此未來想靠風電降低台灣的空汙, 可能是太樂觀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