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高喊:[我們不是炎黃子孫!]

herblee wrote:
石器遺址?那是距今212...(恕刪)


我看這洗腦教材在 01 也貼了有近百次了吧

為了擺脫中國文化就要搶當原住民?
1926年台灣總督府調查在台漢人有 3751600 人,從日據到光復到現在,台灣人講的是原住民語嗎?
台灣人的語系是屬於侗台語系之台語支,台灣國族論者最喜歡魚目混珠,彷彿不斷洗腦自己是南島語族,在台灣的漳泉客人,就變成了原住民


要貼安和遺址母抱子化石,也別故意漏掉臧振華的看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臧振華認為,安和遺址的人骨可能與「南科遺址」的年代相近,都屬於人類演化裡的「智人」,活在新石器時代。台灣是東南亞海島文明的發源地,五、六千年前,也是南島語族向海外拓展的時間,安和、南科出土的人骨遺骸,可能是當時從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延伸過來,之後再往東南亞發展。

張達京是入贅,不是娶,台灣國族論罪愛舉張達京這個例子,把萬中選一膨脹成一萬倍,一個漢人入贅,彷彿幾百萬漢人都跟著入贅,至於清代的海禁更是笑話,幾十年的海禁也淹蓋不了明末到近代的四次大陸移民台灣高峰期,嘉慶十六年(1811年),全台灣的漢族人口已達194.5萬人。1895年清廷因中日甲午戰爭戰敗根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此時台灣人口近300萬人。

GOOGLE 關鍵字 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eric12211221 wrote:
解放軍已經沒有理由...(恕刪)

扯那麼多有啥屁用
不想當中國人還不簡單
只要有點骨氣放棄中華民國身份證即可
或帶種點正名制憲宣布台獨
我覺得有些事實需要澄清一下

1. 台灣移民歷史有考古證據的只有幾千年,不到萬年,說萬年的都推測證據不充分
2. 南島語族在台灣開始演化那大陸當然沒有這是廢話但不代表不是從大陸遷過來的
3. 所謂渡海三禁未必(可以)嚴格執行,這是常見迷思
4. 滿清跟日本統治時代都分得出漢人跟平埔族不同,請不要想當然耳
5. 北方南方漢人有區分,但區分並不大,這驗一驗DNA就知道的事,請不要自己腦補
6. 有很多學者也指出台灣原住民跟大陸少數民族文化有很多類似地方,不知道你為何要否認。
7. 平埔族算不算南島民族可能有爭議,嚴格講應該算混血民族
8. 你以下的講法太簡化事實,應該講我們祖先從東南亞雲貴本上到西藏,並在西藏待了很長時間,再到黃河流域,你不要跟我講西藏不算內陸。

herblee wrote:
對不起,我們的祖先住海邊,檢食貝類討生活 ,我們不是內陸民族 , 我們走海路,由巽它古陸北上


還有你這邏輯:因為中國大陸沒有南島民族所以原住民不是從大陸來的實在很好笑,認不住吐槽
不是大陸來的難道台灣是所有人類起源地?這理論也太「大膽」了吧,你要提出這種理論請先把考古證據拿出來,沒事不要嚇人好吧

jeiweng wrote:
講到日本就要腦充血,也是被植入基因裡面,或跟催眠有點像..
最不可取的,是搞不好自己根本就清醒,還想灌輸給別人這些東西...(恕刪)


沒看過 賽德克巴萊 ??

如果日本殖民台灣 手段很成功

我想 原住民 不會起來反抗

但是霧社事件卻發生了 
LIKE-SEIKO wrote:
沒看過 賽德克巴萊 ...(恕刪)


你把電影當真實
只要原住民奮起趕走漢人
我就信你們
davish wrote:
我覺得有些事實需要澄清一下
1. 台灣移民歷史有考古證據的只有幾千年,不到萬年,說萬年的都推測證據不充分
...(恕刪)

由此可見您不知道每一個單倍群 SNPs 都代表年代, 一種"基因距離"

davish wrote:
2. 南島語族在台灣開始演化那大陸當然沒有這是廢話但不代表不是從大陸遷過來的
...(恕刪)

每一個單倍群 SNPs , 都可以找到它的上游基因 , 一直追蹤到東非裂谷的亞當及夏娃
台灣的 B4a1a 型 , 不是無中生有 , 它是屬於 母系的mtDNA的 N系(在阿拉伯海灣沿岸), 不可能來自於大陸。
前面提供了5 大證據 , 每一點都是台灣所獨有的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美國UCLA(加大洛杉磯分校)教授,以《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榮獲1998年普立茲獎,他在世界一級的科學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台灣帶給世界的禮物」(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再進一步闡述"南島語族"發展的這個過程。我輩身為台灣人,實在不可不知。
臺灣原住民的粒線體DNA(母系血緣)的B4a1a 型,發生於距今13000年前,這個基因在9300年前移出台灣,在新幾內亞形成B4a1a1 型, 再形成玻里尼西亞人,毛利人,夏威夷人的 B4a1a1P, 這是一脈相承來自台灣的直接證據,排除玻里尼西亞人與亞洲大陸的關係。

另一篇2014年 澳洲雪黎大學 的學者發表的
Taiwan Y-chromosomal DNA vari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sland Southeast Asia
提到台灣的父系 Y-DNA O1a2-M50和O2a1-M95 和南島語族的關係
過去都是以 Y-DNA 的SNPs 來比較, 這篇改以Y-STR(短重複序列變異型微衛星)來研究
運用O2a1-M95 / M88 MJ網絡(Median-joining (MJ) network)的Y-STR(短重複序列變異型DNA short tandem repeat)單倍型,(microsatellites微衛星(Y-STRs)來比對南島語族。

由父系(Y-STRs)的重複性,可以觀察到 和研究母系 mtDNA時所見, 相同的基因移動路徑
台灣→菲律賓→印尼東部的島嶼→新幾內亞的東北海岸→所羅門群島(往西達東非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
O1a2-M50和O2a1-M95 / M88的MJ網絡提供了由馬達加斯加和所羅門島民之間,有共同祖先遺傳來自台灣的明確證據。

這篇論文還提及台灣一些特別的 SNPs
出現於台灣漢人O1a2-M50 O2a1-M88在福建漢族的樣本是沒有的
O2a1-M95 福建漢族的樣本只有 1.82 , 比台灣漢族的4.26還低, 但是在印尼/大馬/泰國樣本都有20幾%的比例, 台灣的O2a1-M95這個基因, 由東南亞(巽他古陸Sundaland)移入的機率還比較高。
這是推論平埔族融入台灣漢族的一項證據

台灣的樣本還有福建沒有的R1a , 台灣漢族還出現有Q(M242), R1-M173, R1a1a-M17?這些SNPs
R1的起源是東歐洲大草原
R1a 是出現於22,000 – 25,000年前,黑海與裏海之北的蘇聯大草原, 分支的 R1a1 大約為1萬-2萬年前,下游R1a1a(M17,M198), 再下游的R1a1a1(M417)出現於距今5800年前 的中歐及東歐
這一直都是歐洲/中亞的 SNPs
阿美族,布農族還測到P-M45 表示是非常多樣性的, 來源一定不是單一, 而是多方,多次來到台灣 。

R1a1a-M17 在370個平埔族的樣本當中 ,達 0.54 %, 比台灣漢人0.28%更高 ?由中亞經由東南亞傳入台灣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或是在荷屬時期, 荷蘭人和平埔族通婚流下來的血脈
其實, 荷蘭東印度公司招募來台的士兵, 不一定是荷蘭人, 荷蘭總督揆一是瑞典人, 還有很多是德國人
台灣平埔族是母系社會, 父系的Y-DNA 常常是招贅, 就算有祖譜,招贅是寫在母親這一方的祖譜, 比較難知道真正父系的來源
因為荷蘭時期設有婚姻登錄制,在《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中,出現少數平埔族女性和荷蘭人(或歐洲人)的婚約。

davish wrote:
3. 所謂渡海三禁未必(可以)嚴格執行,這是常見迷思
...(恕刪)

前面所說的母系平埔族, 根本就不是由"渡海三禁"這個理由來的
而是來自於 mt DNA 的研究, 以及族譜上的明確記載有"番婦"這個名稱

davish wrote:
4. 滿清跟日本統治時代都分得出漢人跟平埔族不同,請不要想當然耳
...(恕刪)

文獻上就是如此記載, 就是已經分不出來, 才要加上"新"字
賜姓漢化後如何區分 ?
《臺灣通史》記載:「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乾隆23年(1758),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其中以「潘」姓最多。
這"賜姓"是假的嗎 ?
在路上隨便找一個人問,那些台灣人是"賜姓"陳、劉、林、黃、張 , 那些不是"賜姓"?這樣能知道 ??
翻文獻也只能找到一部份有記載,原為那一個番社
前面也舉例了,清朝統治時期,運用"賜官爵", 賜姓漢化 例如, 巴宰族岸裡社總土官"阿莫"六品頂戴在案,其孫"敦仔",被賜姓為"潘"

平埔族在荷蘭時代, 滿清時期, 歷史記載那麼多"社" 都到那裏去了?
或如宜蘭,墾戶直接編派姓氏、名字與籍貫(甚至族譜)給散居的原住民, 或如屏東,地方官員推行「改社為莊」,平原村落全稱莊,官員直接宣稱莊民全都是閩粵人。
為何這麼多的庄能同時找到這麼多的同姓人一起開墾?而當地平埔原住民全都自動消失搬走?
這樣使得閩粵籍墾戶或官員,借用親朋名字把散居的平埔族原住民虛報為自己的同鄉或族親, 可以防止已賣田之原住民反悔告官,(買地者受刑罰還要將田歸還)
也解決禁娶番婦問題, 因為看得到的文獻已經改了,在戶籍上沒有番婦了! 全都是閩粵籍!

1875年禁令廢止後,閔粵移民的人數增加有限,但是官員全面編派祖籍給平埔族人,這就是直接"換商標", 讓全台都是清國人!
如果商標同樣都是掛 SONY ,沒有細看是馬來西亞製或是中国製 , 還會誤以為全都是 日本製造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留下很多番社的記載,高雄舊名「打狗」源自於平埔族「馬卡道族」族語「takau」。
宜蘭的舊地名,就叫做噶瑪蘭 ,蘇澳到羅東之間有一個站,叫做馬賽。馬 賽就是凱達格蘭族或是噶瑪蘭族的一個支族。
冬山河口的地方,有一個地名叫做利澤簡,有一座"利澤簡橋", 其實利澤簡就是當地噶瑪蘭族的話。
太多了, 台灣無處不番

davish wrote:
5. 北方南方漢人有區分,但區分並不大,這驗一驗DNA就知道的事,請不要自己腦補
...(恕刪)

各種SNPs的比較比例上很清楚, 怎麼會區分不大 ????

davish wrote:
6. 有很多學者也指出台灣原住民跟大陸少數民族文化有很多類似地方,不知道你為何要否認。
...(恕刪)

很多? 類似? 請列舉說明
前面提到的都是直接證據, 台灣獨有的

davish wrote:
7. 平埔族算不算南島民族可能有爭議,嚴格講應該算混血民族
...(恕刪)

不知道在什麼? 平埔族又不是一支民族 ? 混血 ???
平埔族群大致可分為12族:噶瑪蘭(Kavalan)、巴賽(Basay)、凱達格蘭(Ketagalan)、龜崙(Kulo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ih)、巴布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族(Makattao)以及大武壠族(Taivoan)
您讀過南島語?
相當多的語言學家相信台灣是整個南島民族的「祖居地」, 是透過對語言的分析
灣南島語保存了最多古南島語的特徵,應該被視為是整個南島語族的第一分支。
這一篇報告, 指出 E單倍群 來自東南亞
mtDNA haplogroup E in Southeast Asia
Mol Biol Evol. 2008 Mar 21
Modern humans have been living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ISEA) for at least 50,000 years.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linguistic studies, however, which have a shallow time depth, the attention of archaeologists and geneticists has usually been focused on the last 6000 years - in particular, on a proposed Neolithic dispersal from China and Taiwan. Here we us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genome sequencing to spotlight some earlier processes that clearly had a major role in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he region but have hitherto been unrecognised. We show that haplogroup 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tDNA diversity in the region, evolved in situ over the last 35,000 years and expanded dramatically throughout ISEA around the beginning of the Holocene, at the time when the ancient continent of Sundaland was being broken up into the present-day archipelago by rising sea levels. It reached Taiwan and Near Oceania more recently, within the last approximately 8000 years. This suggests that global warming and sea-level rises at the end of the Ice Age, 15,000-7000 years ago, were the main forces shaping modern human diversity in the region.

davish wrote:
8. 你以下的講法太簡化事實,應該講我們祖先從東南亞雲貴本上到西藏,並在西藏待了很長時間,再到黃河流域,你不要跟我講西藏不算內陸。
...(恕刪)

這更證明你我祖先不同
中東的Y-DNA haplogroup K-M9 , 大約是 4萬7千年前。

分家往南所謂漢族的這一支 , 還要先演變為經印度, 中南半島的Haplogroup O-M175(3萬9千年-2萬8千年),才再演變為下游約3萬年前的單倍群O-M122(Haplogroup O-M122)。
O單倍群的上游 M單倍群在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南部海岸區域具有較高的頻率,而且在印度具有最大的多樣性,顯示這裡是M單倍群的突變可能發生地點。
漢族中擁有單倍群O3-M122的比例 ,超過50% 。
O-M122再演化為 下游單倍群包括O3a1c-JST002611、O3-M134、O3-M117、O-M7等,
其中漢族主要由JST002611、M134、M177三個支系組成, 都屬於 O3。

走這個路徑的不是"南島語族", 是走黃色母系這個路逕, 是沿海岸線走的
前面說過,南島語當中,有非常多 「季節風」、「下雨風」、「向內陸」、「向海邊」、「海邊打來的碎浪」等詞,可以推想他們原來居住在沿海或島嶼上,而不太可能住在內陸或者是高山地區。

davish wrote:
herblee wrote:
對不起,我們的祖先住海邊,檢食貝類討生活 ,我們不是內陸民族 , 我們走海路,由巽它古陸北上

還有你這邏輯:因為中國大陸沒有南島民族所以原住民不是從大陸來的實在很好笑,認不住吐槽
不是大陸來的難道台灣是所有人類起源地?這理論也太「大膽」了吧,你要提出這種理論請先把考古證據拿出來,沒事不要嚇人好吧 笑笑笑
..(恕刪)

證據就在它的上游基因E單倍群, 在中國的84個種族群中,超過6,000個樣本,完全沒有觀察到Haplogroup E
中國的M9a, 很早就和 E 分家了
但是台灣 E1 E2 都有 ,完全包圍了E


平埔族是母系社會, Y染色體(Y chromosome)是招贅進來的
母系的mtDNA,和巽它古陸有關的E單倍群,台灣E1和E2都有. 而台灣的B4a1a,可以直接連結到60%mtDNA為 B4a1a1新幾內亞及80-94% 為B4a1a1的波里尼西亞人。

現在說的是"南島語族", 不是在說整個人類, 東非裂谷的亞當夏娃

台灣人多來自廣東,福建,有很大的比例是來自洛陽南逃一冠南渡的河洛人,或由開封汴京南逃, 由宋代戶籍登記上的主戶, 轉變為客籍戶的"客家人"(中原血統)
但是,古代「粵」、「越」通用。廣東福建,在春秋戰國時期,為百越國的領域,還未被秦始皇所併吞。直到西漢初年,福建浙江還存在有"閩越國" 當然可能有 "百越人"的血統


與其說是 炎黃子孫? 不如說是 百越人"蚩尤"的子孫
炎黃是在中原地區, 蚩尤為首的是九黎部落,"蚩尤"是交戰的敵人
證據來自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黃帝十六經》
《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文《十六經》中,有一段描寫黃帝處死蚩尤的描寫:「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缺字)革以為干侯(箭靶),使人射之,多中者賞;翦其發(髮)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旗);充其胃以為鞠(皮球),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人唼之。上帝以禁。帝曰:毋犯吾禁,毋流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犯禁、流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窬,不死不生,愨為地桯。帝曰:謹受吾正名,毋失吾恆刑,以示後人」。

黃帝抓住了蚩尤。於是剝了他的皮做成一個靶子,叫大家射,射中多的人有賞;又剪下他的頭髮掛在天上,叫做蚩尤旗;還把他的胃填成球讓大家踢,盤球最久的人也有賞;把蚩尤的骨肉也做成肉醬,混到苦菜醬里,命令所有的人分吃。黃帝在天下頒布禁令,他說:「禁止觸犯我的律令,禁止不吃我分給你們的人肉苦菜醬,禁止擾亂我的民心,禁止不按我的思路去辦。如果觸犯律令,如果偷偷倒掉人肉苦菜醬,如果擾亂民心,如果不聽我的話,如果不守規矩時限,如果明知故犯,如果越過界限,如果私自改動制度圖自己快活,如果想怎樣就怎樣,如果我還沒有頒布命令而先起來用兵造反,看看蚩尤共工部族的下場,把脊椎骨弄彎,鎖在圭形的小洞,讓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當成橫木。」黃帝最後說:「所以你們都要謹慎的遵從我,不許觸犯我制定的刑律,以示後人。」

"黃帝"鞭屍,辱屍 敵人? 這是相當令人不齒的野蠻的行為 ! 屈其脊,使甘其窬,不死不生,愨為地桯?慘無人道, 粗鄙、使用暴力至此程度?

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 上古九黎尊長" 蚩尤 ", 百越人可能是"蚩尤"子孫 , 而非黃帝的子孫

eric12211221 wrote:
解放軍已經沒有理由...(恕刪)


說的不是廢話吧

美國也不是 央格魯撒克遜人的 美國啊

美洲原住民 印第安人 在美洲大陸上萬年

印第安人有權力建立 印第安國家嗎 ??



領土的政治權力 與 土地所有權 是兩碼事

有本事 你讓 印第安人 建立個 印第安國啊


herblee wrote:
平埔族在荷蘭時代, 滿清時期, 歷史記載那麼多"社" 都到那裏去了? ...(恕刪)


1650 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VOC) 的原住民戶口表顯示臺灣有 315 社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

1724 年,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該書分成〈赤崁筆談〉、〈番俗六考〉、〈番俗雜記〉三部分。其中,〈番俗六考〉詳細記載當時所知的原住民部落名稱,總括如下,北路諸羅番:共 144 社,其中 116 社是後來的平埔族部落 (蛤仔難計為 36 社)。
南路鳳山番:共 51 社,其中 8 社是後來的平埔族部落。

1745 年,隨著歸順清國的原住民部落增加,《重修臺灣府志》重新整理原住民部落的資料,總括如下:臺灣縣:共 3 社,皆為熟番。
鳳山縣:共 123 社,其中 8 社為熟番。諸羅縣:共 35 社,其中 13 社為熟番。彰化縣:共 55 社,其中 26 社為熟番。淡水廳:共 71 社,其中 37 社為熟番;蛤仔難 30 社當時為生番,後來歸類為平埔族。

以 1730 年,許良彬奏摺,補上故意被台灣國族論者惡意遺漏的句子,合理的斷句為:「其番社新舊歸化內附戶口不下貳、參萬。社各種圍莿竹,中植果木蓊鬱,居室處焉。每社男婦老幼多至壹、貳百人,少亦不外數拾眾,越數里方有一社。」

根據部落的數量與規模估計。前面提到,《臺海使槎錄》記載 195 個原住民部落;《重修臺灣府志》記載 287 個原住民部落。按照「每社男婦老幼多至一、二百人,少亦不下數十人」估計,恰好是兩三萬人左右。

這些資料在「終結平埔血統論的幾個流言」中都有,而台灣國族論者則喜歡掰成原住民有六十萬人。

在台灣絕大多數的漳州泉州客家人,都是侗台語族,想要魚目混珠成南島語族,就像是黑人硬要說他是白人一樣的搞笑

你貼的這些東西在 關於「平埔族」的說法,我一直有一些疑問。 這棟樓不是已經貼過了?
沒有考古證據你講的只是你推論
herblee wrote:
由此可見您不知道每一個單倍群 SNPs 都代表年代, 一種"基因距離"

所以台灣是人類起源地?我就不客氣講了:「鬼話連篇」,不要在這鬼扯
herblee wrote:
台灣的 B4a1a 型 , 不是無中生有 , 它是屬於 母系的mtDNA的 N系(在阿拉伯海灣沿岸), 不可能來自於大陸。
前面提供了5 大證據 , 每一點都是台灣所獨有的

現代DNA研究證實大陸漢人跟台灣漢人在基因上相同,妳就不要再幻想了
herblee wrote:
前面所說的母系平埔族, 根本就不是由"渡海三禁"這個理由來的
而是來自於 mt DNA 的研究, 以及族譜上的明確記載有"番婦"這個名稱

賜姓跟分不出來是兩回事,這邏輯根本不通
herblee wrote:
文獻上就是如此記載, 就是已經分不出來, 才要加上"新"字
賜姓漢化後如何區分 ?

學者驗過DNA講區分不大,人家驗過DNA數據拿得出來,你拿得出來的只有你咬文嚼字的幻想
herblee wrote:
各種SNPs的比較比例上很清楚, 怎麼會區分不大 ????

你的理論說台灣是人類起源地,這種話沒人相信
herblee wrote:
很多? 類似? 請列舉說明
前面提到的都是直接證據, 台灣獨有的

也有學者認為南島民族起源地在中國大陸南部
herblee wrote:
相當多的語言學家相信台灣是整個南島民族的「祖居地」, 是透過對語言的分析
灣南島語保存了最多古南島語的特徵,應該被視為是整個南島語族的第一分支。
這一篇報告, 指出 E單倍群 來自東南亞

那你沒有漢人基因,漢人祖先走的就是我講的路徑
herblee wrote:
這更證明你我祖先不同

你引用的圖片是亮島人,你確定亮島人跟現在原住民有基因上的聯繫?根本沒有證據好不好,你理論問題很大基本就東拼西湊加自己腦補出來的,勸你虛心接受不同意見
herblee wrote:
證據就在它的上游基因E單倍群, 在中國的84個種族群中,超過6,000個樣本,完全沒有觀察到Haplogroup E
中國的M9a, 很早就和 E 分家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