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增加第一集的故事的大綱影片)

台湾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这样搞法律的才能更有生意前途。
法家就不是这样,
杀人者死,
先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以后再补救。

KiKiUnicorn wrote:
抱歉,我看完了,本...(恕刪)


你講的是偵辦案件或是教育層級問題
請不要偷換概念到執行死刑這個層面

Shuuta wrote:
在他們的想法,通通唯一死刑就對了~~~


在忽視惡的大小輕重的情況下.
技術上,
剝奪他們的生命,確實可以阻止他們再次作惡,




例如說,
一個人老是隨地吐檳榔汁,
處死之後,
他就不會再隨地吐檳榔汁,
但隨地吐檳榔汁其實罪不致死.


最初主張廢死的理由,是為了避免蘇建和或江國慶等冤案再度發生,這我可以理解。
但是把廢死無限擴張到當街殺陌生人或家人的現行犯,千方百計替他們找理由免除死刑,
這我就不能贊同了。樓主一直強調不能草率處以死刑,必須要找到殺人動機,
但是請問經過那麼多次的審判和探討,鄭捷的殺人動機找到了嗎?
如果連他父母都突破不了他的心防,心理醫生輔導師和法官就一定能嗎?

Netflix美國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是改編自兩名FBI行為科學小組探員,
馬克·歐爾薛克和約翰·E·道格拉斯共同創作的1995年非虛構書籍《破案神探:FBI首位犯罪剖繪專家緝兇檔案》
他們一直專注在研究分析連續殺人魔的心理狀態和動機,找到心理系教授合作,
看過無數表面悔悟,其實卻很懂得操控輔導師,說出他們想聽的話的案例。
書中的結論是,有些殺人魔註定是無法改變的,他們看穿人性的本領,有時比你我還高明。
如果真有興趣探討殺人動機,我建議可以去讀讀他一系列三本的著作,
這部影集比起偽善的「與惡」更細膩有深度,好看太多了。
最近BBC 很巧合的也上映一部相當類似的影集 "The victim" 只有4集.
個人認為深度與手法完勝與惡

劇中沒有對錯探討, 只有當事人的立場與情感不斷衝擊下的選擇
"Out beyond ideas of wrongdoing and rightdoing, there is a field. I'll meet you there."
sabinehua wrote:
但是把廢死無限擴張到當街殺陌生人或家人的現行犯,千方百計替他們找理由免除死刑,
這我就不能贊同了。樓主一直強調不能草率處以死刑,必須要找到殺人動機,
但是請問經過那麼多次的審判和探討,鄭捷的殺人動機找到了嗎?


是啊,你說的這些,影片中有演給你看。

這就是我很推薦這片的原因之一,
你想的到的,編劇都想到了。
(以下被害者家屬對加害者律師說的話)








另外再次強調,這片不是在講廢死,麻煩不要一直談廢死,
如果這片是談廢死,豆瓣就不會有高達9.4的高分。


THE666 wrote:
是啊,你說的這些,影...(恕刪)
不用老是拿豆瓣9.4來說嘴,沒其它能說的了嗎?
給了10分鐘看了第一集
導演、攝影、美術、剪輯....都看不下去
這幾年陸劇各方面水平碾壓台劇
看了50年台劇
這5年沒一部有看頭
想給台劇機會都支持不了
THE666 wrote:
推薦一部劇,'我們...(恕刪)
wuyuyutw wrote:
不用老是拿豆瓣9.4來說嘴,沒其它能說的了嗎?


那你不要看啊....

看你的回文,我也不覺得你能從這部片得到任何得啟發。
THE666 wrote:
如果這片是談廢死,豆瓣就不會有高達9.4的高分。...(恕刪)


奇怪了,這個時候你們怎麼又突然很相信大陸的東西了?
絕大多數的大陸人都要統一台灣,你們怎麼又一天到晚想台獨?
是吸獨吸到精神錯亂嗎?
人家大陸人只是看熱鬧看新鮮而已,大陸人有被廢屎團體亂搞,搞得死刑犯都不能執行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