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e3533 wrote:先撇開經濟、外交來看(恕刪) 跟同婚什麼的一點屁關係都沒有。自以為是大概就是老年人的毛病吧。這些事情其實周圍的年輕人很清楚。但要考慮到資源問題。我自己是運氣很好。我目前有的現金可以直接買一棟房子還有剩。但運氣不好的人很多。有足夠經濟能力要去做電子業或當醫生,或其他高收入行業。但不可能每個人都從事這些行業。老年人就是搞不清楚上次房價飆漲是怎麼搞出來的。到現在還在檢討別人跟繼續崩潰。
說到年輕一代.早上看到這篇厭老情绪,是年輕人焦慮感的投射在十九世紀末,主流的中產階級新教文化失去了用「存有的完整性」面對老化的能力,剩下的只是對老人的恐懼、迴避和敵意。黑格爾曾有一個非常不友好的断論:“中國是一個把尊敬献给死人的社會”台灣也一樣如今,沒有哪國人民像台灣(中國也一樣),對曾經是社會中堅、但已經榮光不再的人如此不耐煩,如此想統一貼上標籤推倒在地踏上一萬隻腳,臨走還要吐上幾口唾沫。以“不合理吐槽”為觀察集合,這場大型吐槽其實並不是單純的情緒發洩,而有兩個值得關注的維度——年齡維度上,年輕人與中年人的吐槽與反吐槽,這是不同年齡段對社會話語權的爭奪、對於輿論空間的爭奪:年輕人嫌棄中年人阻礙他們自由舒展,中年人則怪年輕人無法無天;階層維度上,中產白領對基層民眾的吐槽(注意,沒有反吐槽)則是中產們焦慮之後無處安放的優越感泛濫:既然往上看只能看到猴屁股,那不如往下面猴腦袋上踩幾腳來得開心。莫笑他人老,終須輪到我。最後,都別提老人不老人的,誰都有那一天。如果你沒有,替你悲哀。祝安息。油膩,跟人有關,跟年齡無關。一切美好祝願者,同樣的祝福送給你們。一切惡語中傷者,原樣返回你自身。
erichuang801 wrote:大家有真正的弄懂少子化的原因嗎,是不想生還是生不出來第一點,佔了50%;第二點,因該是身體弱,當然生不出來!!!...(恕刪) 都有而且能生的大都一胎。兩胎真的完全沒生活品質可言。除非很會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