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不普篩真相:被僵化官僚耽誤的試劑

tingm98 wrote:
那些資料,是我從許多(恕刪)


我真心佩服你講了一堆,但是又沒講到任何重點的能力

光一個韓國在四月初檢驗人數就已接近50萬人,相對於台灣目前僅有5萬8前人相比
這差距接近10倍,但人口總數相差10倍嗎? 你還沒回答呢

講到底台灣就是沒有能力大量檢測,大家質疑的點是為何不普篩,你有看到重點嗎?
現在台灣篩檢標準之高的,說到底你必須有明確的接觸史,也包含旅遊史;再加上,醫師必須判定你為肺炎患者才有辦法檢測。
如此高標準的檢測條件確實就是換來最近0確診的主要原因,畢竟飛機航班早在約一個月前就幾乎不飛了。
台灣確診數大量攀升那一陣子,正視因為大量歐美人士回台(還不是在大陸的台商以及眷屬喔),正是因為有旅遊史才會努力篩檢這些人。

現在各國都已經在使用快篩劑做檢測,台灣偏偏不用,圖的是什麼難道人民就不能質疑嗎?
是為了面子而不跟大陸採購快篩劑嗎? 喔對了 我知道你會扯準確率的問題,但事實上各國在後來都紛紛改變說法了,因為第一時間使用方法有誤才導致準確率低。
lianthony0000 wrote:
我真心佩服你講了一堆,但是又沒講到任何重點的能力

光一個韓國在四月初檢驗人數就已接近50萬人,相對於台灣目前僅有5萬8前人相比
這差距接近10倍,但人口總數相差10倍嗎? 你還沒回答呢

講到底台灣就是沒有能力大量檢測,大家質疑的點是為何不普篩,你有看到重點嗎?
現在台灣篩檢標準之高的,說到底你必須有明確的接觸史,也包含旅遊史;再加上,醫師必須判定你為肺炎患者才有辦法檢測。
如此高標準的檢測條件確實就是換來最近0確診的主要原因,畢竟飛機航班早在約一個月前就幾乎不飛了。
台灣確診數大量攀升那一陣子,正視因為大量歐美人士回台(還不是在大陸的台商以及眷屬喔),正是因為有旅遊史才會努力篩檢這些人。

現在各國都已經在使用快篩劑做檢測,台灣偏偏不用,圖的是什麼難道人民就不能質疑嗎?
是為了面子而不跟大陸採購快篩劑嗎? 喔對了 我知道你會扯準確率的問題,但事實上各國在後來都紛紛改變說法了,因為第一時間使用方法有誤才導致準確率低。

現在是怎樣?檢驗愈多愈厲害囉? 各國本土感染源不明案例多寡,決定如何檢測,好嗎?
韓國與多數國家一樣,已進入眾多感染源不明的社區傳播狀態了,所以要廣泛普篩。
台灣只有零星社區感染,所已採用特定性擴大篩檢。
貼了那麼多資料,你到底有在看嗎?還是看不懂?
請問2017年或2018年,韓國與台灣,有人在篩檢武漢病毒嗎?答案是完全沒有!
為甚麼2017年或2018年全世界沒有國家在篩檢武漢病毒?因為沒有疫情啊!
2020年,台灣疫情狀況相對其他國家,好太多了,這是客觀的事實,不是驗愈多的,愈厲害。
但軍艦官兵下船後,疫情如何變化,有待觀察。
--------------------------------------------------------------
再貼,曾任台大醫學院院長、現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的說法:
目前政府也沒有對外購置快篩試劑的打算。張上淳說,南韓有些是測抗體,除了要在人體被感染後一段時間才偵測得到,台灣現階段也不需要利用抗體檢測進行普篩,假設有100人曾被感染,全台平均抽檢23萬人才能找出一個人,效益太低。

抗原快篩對台灣現在的防疫也許可以幫上一點忙,但張上淳不忘提醒:敏感性夠不夠好?如果100個感染者只能篩出60人,就會錯放40人。

也有人提議,篩出的60人先隔離,再對剩下的40人一一進行核酸檢測,「這當然也是一種方式,假設我們核酸檢測能量真的負荷不了,也許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但張上淳認為,台灣檢測量能還足以負荷,沒有使用抗原快篩的急迫性,或許等到有敏感性和專一性更好的快篩試劑,對防疫有更實質幫助,就能派上用場。
六羽 wrote:
會不會是充滿台灣價值的業者還沒做出來

所以不能普篩


PCR檢測試劑早就有台灣廠商做出來了,這種試劑難度不高,原理是純化和大量複製RNA片段,最後萃取含RNA溶液進行分析,純化機器也有台灣自製品牌,這種試劑並不需要針對冠狀病毒設計,而是同條件的病毒都可分析,因此核酸檢測試劑是最先出現的診斷試劑。至於韓國的試劑同樣也是PCR,需要搭配機器在試驗室裡操作。

大家關注的抗體快篩試劑,手腳最快的是對岸,目前有半打廠商推出抗體快篩產品,估計已出貨了幾千萬劑。台灣試圖推出難度更高的抗原快篩,一直在打廣告自稱是全世界第一,但實際上對岸的抗原快篩也早上市一個月了。

快篩試劑的好處是可以大量生產降低單價,試劑可以直接在現場使用,不需要機器判讀。但選擇有效的抗原和抗體蛋白片段供製作快篩很難,有賴於累積的基礎研究數據,對岸研發快是因為他們在(SARS alike)冠狀病毒的研究領先全球。到了量產階段要做的事,難度反而不是太高。

至於台灣的抗原快篩也快出來了,稍等一下吧。
BigMac4Diet wrote:
PCR檢測試劑早就有(恕刪)

台灣最需要的是,準確性高又快速的抗原快篩,以偵測無症狀感染者。
我猜:國內快篩上市以前,若台灣發生社區傳播了,應該會向國外購買。
若一直沒有社區傳播,就等自己的快篩或國外準確性更高更快速的快篩。
各國的快篩產品愈來愈精準快速,就像買電腦一樣,愈晚買的,有速度愈快的電腦上市...

台灣丹麥跨國合作 12分鐘測武漢肺炎準確率達9成((4月9日撰文)

台灣快篩技術可望「出國比賽」! 工研院新武器亮相 1小時就搞定(4月15日撰文)
tingm98 wrote:
台灣最需要的是,準確(恕刪)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中研院病毒所製作抗原快篩劑,賣的是病毒蛋白研究;而工研院的賣點是機器跟判讀軟體;貶低抗體快篩,是因為台灣沒做。

這個圖表很糟糕,是個標準的老王賣瓜式訊息誤導。把一個科普的說明,做成了膚淺的廣告方案。

這幾種體外診斷檢驗,如果在假設取樣完美的狀態下,核酸檢的準確率是最高的,99%以上,但其他兩種的準確率也低不到哪裡去。而每一種檢驗方法都有導致誤判的特有因素,對最終結果誤判影響更大。在實際使用的情形下,這些檢測的正確率都遠低於理論值。

因此檢測計劃的實行方法設計必須搭配試劑類型才能產生最大效益。
BigMac4Diet wrote:
中研院病毒所製作抗原快篩劑,賣的是病毒蛋白研究

中研院病毒所製作抗原快篩劑,準確度好像與流感快篩一樣,僅有60趴?
誠問:樓上列表中,抗體快篩要在感染後5到7天,才測得出病毒。
目前全球的抗體快篩,有沒有能測出無症狀感染者或剛發病的試劑?
美國至少兩種使用中的快速試劑,能測出無症狀感染者嗎?
以上,請教專業:
------------------------------------------
由以下報導,可知道美國至少有兩種快篩上市使用中:

二度接受新冠肺炎檢測!川普:我只是好奇新方法能多快

美國快篩,兩分鐘內快速檢測

美國可攜式亞培快篩(3月29日撰文)
tingm98 wrote:
中研院病毒所製作抗原(恕刪)


根據這個新聞,和海軍密切接觸者1237人只有居家隔離跟自主健康管理嗎?沒有採檢任何人,所以沒本土確診?
——————————————————————————

新增1例確診,為敦睦艦隊軍人

發佈日期:2020-04-2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19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21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

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9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237人,其中509人為居家隔離對象,728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指揮中心將持續針對個案公共場所活動足跡調查並公布上網(網址:https://bit.ly/2xyUgs3),再次提醒民眾若曾於相關時段及地點活動,應自主健康管理14天,外出時請佩戴口罩,若有不適,請撥打1922防疫專線,就醫時主動告知活動暴露史。
tingm98 wrote:
現在是怎樣?檢驗愈多...(恕刪)


700個官兵打算測多少?
篩檢是防疫的手段,何時變成防疫的成績單了?

天天把普篩掛嘴邊?什麼叫普篩?毫無理由,無差別的篩才能叫普篩。世上哪個國家做普篩了?美國?韓國?德國?看看 worldometer 上的數據,截至4/23 止,這些大家認為篩檢量大的國家,每百萬人也不過篩1-3萬人而已,1-3%的比例稱得上這個「普」字嗎?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針對風險高低來做篩檢,幾乎沒有例外。

因果關係傻傻的分不清楚?是愚蠢還是故意?是篩檢量大才看得出疫情嚴重還是疫情嚴重才需要多篩檢?疫情不到那個程度莫名其妙篩一堆到底有什麼好爽的?經費多花不完嗎?嫌實驗室的人太輕鬆沒事幹嗎?

為什麼爆出來快篩試劑問題多?因為不成熟呀?為什麼不成熟還要用?沒辦法,疫情爆發了沒東西用,不太成熟的東西只好頂著用呀!現在一堆試劑得以上市都是靠緊急法案,台灣疫情根本沒爆發去湊那個熱鬧幹什麼?跑醫院的人大幅增加了嗎?有風聲醫療緊繃了嗎?都沒有的話一直吵「普篩」、吵「快篩試劑」到底是?
Anna999 wrote:
根據這個新聞,和海軍密切接觸者1237人只有居家隔離跟自主健康管理嗎?沒有採檢任何人,所以沒本土確診?
軍人下船後,台灣疫情如何變化,我們看到5月初吧!
指揮中心今天說,過去11天,沒有本土案例。
明天以後會如何?天佑台灣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