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迷 wrote:
我只知道 馬時代 台灣很多企業都跑到中國了, 那時台灣很多工業區都很荒廢很荒涼
而現在很多工業區 你擔心的不會是找不到工作的問題 , 而是老闆擔心沒有足夠的人力土地和水電的問題
這就是差別
棒球迷兄有點脫離主題了
全球經濟是由大國之間的角力而改變,並非小國的元首能決定
從2015年大陸股災後,很多投資客對於大陸股市還是觀望態度
台灣股市也深謀其害,但是後續相對的一個避險股市
再加上川普中美貿易戰,台灣投資環境逆勢成長
有些產品Made in China要扣最多25%稅,Made in Taiwan不用
再大國的政治操控下,國外熱錢 & 投資客,對於台灣的投資環境也相對有信心
假設美國大選後,中美貿易對抗性慢慢降低,台灣要持續保持優勢
[後疫情時代]振興經濟之虞,[後美選時代]要如何改變態度
台灣不是大國,所以要保持身態的柔軟度,過於偏向一方不是很好的決策
話說回來,既然美豬可以開放進口,那國內的瘦肉精標準就要放寬
若執政黨執意在國內與國外的瘦肉精標準不一,就是典型的[雙標]
棒球迷兄,你知道瘦肉精是什麼嗎?
動物吃了會強迫增加心跳,就是餵亢奮(興奮)劑給牠們吃,因此增加熱量消耗,脂肪就不會這麼多
就像吸毒的人一樣,病態的夭瘦
如果國內也開放瘦肉精,動保團體要不要出面制止一下
所以現在民進黨政府即將面對2012年自己設下的門檻
1. 國內國外雙重標準 (雙標)
2. 國內瘦肉精標準放寬 (動保團體與國內輿論)
我想民進黨政府早已雙標習慣了,我想他會選擇1[雙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