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嫻 wrote:
你自己都用可能了,表...(恕刪)
在google 打「梯間縱火」,可發現梯間縱火案是層出不窮,有些打著防止煙囪效應,要求防火門常閉,但卻被一些有心人士故意解讀成為防火門常鎖,把安全梯變成了高達數層樓的大型煙囪,人員在安全梯內無法因有任何其它事故,需要緊急離開,但卻被反鎖的防火門擋住,無法即時離開,造成有如韓國梨泰院慘案2.0上演...只是這回改為台版,主角換人做而已....超過150人,還是打不開一些有心人士所散放的毒素所造成的重大公安問題的心結.....
若比較住家梯間坡度與韓國梨泰院慘案坡度:
「一般樓梯的坡度在23°~45°之間,30°為適宜坡度。坡度小於20°時,採用坡道;坡度超過45°時,則採用爬梯」。
可知住家樓梯的坡度可能比韓國梨泰院慘案坡度還大,若住家樓梯發生公安事故.....難道有人想搶當男主角或女主角?
再說,若梯間縱火案發生了,難道還是要往安全梯跑? 前面已經提到,大樓上下樓的工具非常少,已不能再把已經取得不易的求生通路,用任何理由阻擋....
請看看台北捷運車頭的安全門,有上鎖嗎? 不是只要一拉開一個小小透明玻璃窗,任何人把手一拉就可打開車頭駕駛員安全門?
一般很多人打著防止外人入內,把防火門反鎖,但實際上很多凶案都是認識的人所為,特別是家暴案,雙方幾乎相互保證互相毀滅,汽油、瓦斯、槍....,防外人不如防隣居還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