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曝包餡麵食含「月餅、蛋糕」 出口業者不忍了:我比較專業

tgdlyg wrote:
來來來!看這個最清楚...(恕刪)


這麼簡單的事情,也能讓食藥署搞得這麼複雜

舉個例子簡言之 :
我即日開放果汁類申請,同時也明確告知酒精類於明年(2023年)才開放申請。
但食藥署偏要在此時拿酒精類來申請, 不但項目不符,申請時間也沒到,請問我為何要給過?
然後食藥署又回頭跟大家抱怨說 : 食藥署申請時沒有酒精類項目...#$%%$@#$%#$%
這不是廢話嗎? 時間沒到,當然沒有酒精類選項。






Lin bay 好 油 2022-12-19

https://www.facebook.com/linbayyoyo/posts/pfbid0NfkRfgTPFRCALqhwAUdEGmCg8UUYh1ZQdMECX7t2SDsfnGEeymDttT9VWLutYL1Sl

中國搞這種境外輸入預先登記的要求非常的正常,因為大家都這樣搞,美國從2012年開始花了10年建構FSMA體系,加拿大也有SFCA這種類似的法案,而歐盟早已這樣搞多年了。
中國也不是突然這樣搞,在過去他是沒能力,所以先針對高風險項目,屬於四大類的高風險項目都要先申請取得認可之後才能輸入到中國,這個制度叫CNCA,這個相當不好拿,不是大型食品業者根本沒機會,而大型食品業者對於高風險的食品也有更高的食品安全控管能力。
在CNCA執行多年後,中國才更改制度,納入了14類的中風險的食品,修正成18類,而不屬於這18類中高風險的食品就是登記制,只要交出廠商資料,廠商依照中國的聲明文件填寫就可以完成。
中國建立起這種食品輸入新制度一定是不斷的修正,因為他也不可能100%規劃好了才上路,一定是一邊執行一邊修正,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做。
依照衛福部提供的文件,中國去年就整理好14類中風險的食品,台灣有哪些是符合的項目而且已經有出口紀錄,所以這些推薦申請的業者都必須有出口中國的紀錄。
中國提供的文件,底下包餡麵食的文字也說得很清楚:
是指以多種原料為餡料,小麥粉為皮製成的熟製或非熟製的冷凍製品,如包子、餃子或派等。
一般烘焙好的糕餅就不在這14項裡面,為什麼?
因為這是低風險的食品,就像茶葉也不在14項裡面,因為茶葉也是低風險食品。
而中國11月才上線他的低風險食品的註冊系統,廠商就只要去線上填寫幾張文件,申報就可以取得核可。
正如衛福部的新聞稿自己也說明了,當初沒有一般糕餅的選項,所以才會把鳳梨酥當成包餡麵食一起申報。
這代表食藥署也不懂中國管理這套的精神跟作法,其實台灣部分食科實務相關的教授都知道中國整個運作的模式跟概念。

所以這些一般糕餅業者就等中國系統上線自己申請就好了,根本不需要透過衛福部推薦申請。

但問題來了,衛福部10月31日就幫這些業者擴張解釋成保險食品來推薦申請,中國在10月的通聯中提到:18類以外其他食品生產企業,2021年11月後透過「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應用系統」,按照註冊規定第9條相關要求申請註冊。

人家本來就預告系統11月後會上線,一般糕餅11月份後自行申請就好,人家也有文件通聯跟你說清楚,然後你把一般糕餅業者擴充解釋成包餡麵食,又怪人家系統11月上線,所以不得已才這樣。
問題是人家本來就跟你說清楚了,為什麼衛福部搞不清楚?


甚至在最近開始扯中國刁難,中國要偷製程、配方這些鬼話,為什麼一開始不像昨天的情況說明是申請類別錯誤的問題,要開始說是中國惡意刁難,又要賣抗中保台呢?
其實中國搞這個背後反而是對民進黨政府無能的嘲諷,記不記得民進黨政府上任的時候強調食安五環這些口號,然後現在呢?
食品安全是靠規劃管理出來的,不是靠檢驗出來的,各國都在搭建這種輸入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輸入廠商必須證明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才能輸入,美國、加拿大、歐盟、中國,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會這樣做,哪我們呢?
我們有建立一個體系來控管輸入的高風險、中風險的食品嗎?
有打算建構現代化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嗎?
還是遇到什麼問題都推給中國?
都是中共同路人的陰謀,都是中共共鳴者的破壞。
都是不實訊息?都是認知作戰?





食藥署給的新聞,證明中國的確有先告知

食藥署:輸中食品資料均依據中方需求補件,請外界勿以錯誤資訊誤導民眾 2022-12-19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Qwj3yJG
(4)另通聯中提到:18類以外其他食品生產企業,2021年11月後透過「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應用系統」,按照註冊規定第9條相關要求申請註冊。
PassiveIncome
[100分][100分][100分]
tgdlyg wrote:
你證明一下2021.10當時中國海關有開放HS1905這個項目給台灣食藥署好嗎?
生的熟的是重點嗎?
中國海關有編碼的都開放給你台灣進口?

不是說了中國沒講明挖洞給你跳,查都不查就跳進去

人家就算還沒開放1905,你食藥署一拖拉庫往1902送是怎麼回事,還是說看到文件含鳳梨酥先送再說?

不用硬撐啦,難得看到隔壁樓論文組發文射後不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713584&p=3#86508305
懂得少沒關係

虛心學習受教就好

不懂裝懂往往只會自取其辱

話說

應該不是所有律師

都以為自己甚麼都懂吧~
挽沉淪綠四傑︰萊豬棄權的林淑芬、論道說理的郭正亮、對內開炮的高嘉瑜、力抗側翼的王世堅!
本史蒂文 wrote:
這麼簡單的事情,也能...(恕刪)

第一次說謊「中國搞突襲」
其實是早已告知
第二次說謊「偷取配方」
其實表格按國際標準
第三次說謊「10月填寫時無1905選項」
其實有告知11月有新系統,可自行填寫

不到一個月三次說謊
讓我們猜猜下個理由是什麼
本史蒂文
綠營有被害妄想症,我們正常人怕是很難猜,我猜不出來 [大笑]
PassiveIncome
[100分][100分]
tgdlyg wrote:
你是反串喔?怎麼都在...(恕刪)

我從頭到尾都沒說2021-10月有開放吧?

去年11月就開放註冊的東西,到現在一年多了,食藥署在幹嘛?你在偷臭食藥署對不對?

那前面扯什麼突襲偷秘方偷配方是在哈囉?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tgdlyg wrote:
我說絕代蝴蝶你這個帳號換人了嗎?
以前雖然是挺藍的但都還會去查證,
搞錯也會道歉澄清,
現在卻跟小粉紅混在一起了?

我標籤很多,什麼藍腦綠蛆韓粉韓黑菸粉小粉紅都有,來個新的好嗎?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又有護航的被打臉成豬頭

這麼清楚明白的東西
我無法想像是因為什麼可以死忠幫忙辯護
就像之前有人幫忙辯護論文一樣
是因為台灣價值嗎?
這個T網友,跟另一個論文T網友的思考邏輯很相似。

真的東西裡,摻雜假的東西。

不然就是斷頭去尾的。

還一直硬凹。
覺得你在害食藥署欸!

食藥署如從頭到尾角色定位只想當代辦,當郵差
荒腔走板,業者摸摸鼻子 真地就算!

不過它是官署欸!食品衛生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欸!

開始對岸只發18類食品由官方代申請,
食藥署不警覺?不應先弄清楚對岸政策系絡嗎?
這張表更上層政策指導是什麼?
上位政策?
施行措施是什麼?時序是什麼?
對台灣業界影響是什麼?
要跟對岸釐清什麼?
食藥署系統配套?其他機關配套?

太佩服tgdlyg,對岸官署針對各進口國文字用語,可以憑你1廂情願解釋?怪到對岸去?
食藥署也如此,就乖乖當郵差?
郵差還當得零零八落!

爾俸爾祿 民脂民膏!


tgdlyg wrote:
絕代蝴蝶 你以前不是...(恕刪)
本史蒂文 wrote:
這麼簡單的事情,也能讓食藥署搞得這麼複雜

舉個例子簡言之 :
我即日開放果汁類申請,同時也明確告知酒精類於明年(2023年)才開放申請。
但食藥署偏要在此時拿酒精類來申請, 不但項目不符,申請時間也沒到,請問我為何要給過?
然後食藥署又回頭跟大家抱怨說 : 食藥署申請時沒有酒精類項目...#$%%$@#$%#$%
這不是廢話嗎? 時間沒到,當然沒有酒精類選項。


binbin999999 wrote:
覺得你在害食藥署欸!

食藥署如從頭到尾角色定位只想當代辦,當郵差
荒腔走板,業者摸摸鼻子 真地就算!

不過它是官署欸!食品衛生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欸!

開始對岸只發18類食品由官方代申請,
食藥署不警覺?不應先弄清楚對岸政策系絡嗎?
這張表更上層政策指導是什麼?
上位政策?
施行措施是什麼?時序是什麼?
對台灣業界影響是什麼?
要跟對岸釐清什麼?
食藥署系統配套?其他機關配套?

太佩服tgdlyg,對岸官署針對各進口國文字用語,可以憑你1廂情願解釋?怪到對岸去?
食藥署也如此,就乖乖當郵差?
郵差還當得零零八落!

爾俸爾祿 民脂民膏!


搞錯的是你好嘛!
這些廠商在2021.01時就已經用包餡麵食註冊過了,
而且有效日期是2026,










那是2021.04中國海關頒佈新的規定,
所以2021.10又要台灣官方包裹式註冊,






那這些廠商當初就是用"包餡麵食"註冊的,
而且那包裹式表格是中國海關的設定,



那食藥署通知這些2021.01用"包餡麵食"註冊過的廠商用新規定的18類包裹式註冊請問是哪裡有錯?
不就是中國海關的新規定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