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單方面宣布停止進口台灣鳳梨。為確保農民收益不受影響,農委會從內銷、外銷及加工方面推動因應措施,去年成果顯著,今年也積極輔導外銷業者持續發展海外市場,顯示台灣鳳梨外銷已成功轉移市場,不再仰賴中國市場。數據顯示,去年台灣鳳梨外銷量達2.8萬公噸,光是日本就進口近1.8萬公噸。
niaba wrote:
台灣鳳梨外銷不再仰賴中國 「日本進口過半」年成長726%
貼去年的新聞混肴視聽,現實是殘酷的

大陸禁運、日本退貨 台灣鳳梨出現近10年最嚴重滯銷
台灣鳳梨出現近10年最嚴重的滯銷,讓人擔心繼「班班吃石斑」後,農委會是否又要中小學生「班班吃鳳梨」?造成鳳梨嚴重滯銷的主因,一是中國大陸持續禁運,而轉銷日本的鳳梨自去年起開始大量退貨,再加上南部產區產期重疊,才釀成近10年最嚴重的鳳梨滯銷。
據《聯合報》報導,大陸前年2月底禁運台灣鳳梨後,外銷產地價多在每台斤10元的成本價區間徘徊,農委會說要協助開拓大陸以外的市場,但卻集中在日本,日本對規格要求高,以致於銷日鳳梨七至八成被退轉內銷,造成市場量大價跌的惡性循環。
屏東鳳梨農表示,鳳梨運到大陸只要1天,而運往日本卻要7天,而且,日本對鳳梨規格的要求和運輸成本較高,扣掉包裝、運費,去年輸日鳳梨就已經賠本在賣了。
台灣果農懷念過去鳳梨銷陸的門檻低,一年出口到大陸的外銷量逼近5萬公噸,而據農委會統計,今年2月鳳梨外銷開始至4月5日止,出口量僅8041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982公噸,其中日本占九成,顯示今年鳳梨外銷日本的情況不佳。
事實上,早在去年,日本媒體就警告,日本消費者對台灣鳳梨的消費熱情已經消失。
《日本經濟新聞》去年4月26日報導,2021年台灣鳳梨被中國封殺後,外銷市場轉移到日本,日本民眾為了挺台灣而熱烈支持台灣鳳梨;不過,台灣鳳梨2022年進口量大增,市場上供過於求,且這些鳳梨有的成熟度不足、風味不佳,影響消費者觀感。
《日經》還引用日本青果情報中心數據指出,2022年4月中旬,日本鳳梨市場的批發價每公斤231日圓,比上旬下跌33日圓,也比去年同期低了10%;另外,4月上旬超市中鳳梨售價約為每顆540日圓,也僅是2021年同期的一半;日本青果批發業者預期,台灣鳳梨的市價有可能下跌至2021年的1/3,而且若台灣鳳梨輸往日本的價格降不下來,5月起,日本商社就可能減少進口台灣鳳梨。
但農委會顯然沒有「超前部署」,提出有效因應日本外銷銳減造成的鳳梨滯銷問題。據報導,高雄鳳梨農抱怨,雇工採收不敷成本,約七成棄收;屏東農民則哀嘆,「十個鳳梨農,九個虧」。
台灣鳳梨外銷攻日 陳吉仲:冷鏈物流穩定品質
台灣鳳梨遭中國禁止輸入,各方合力調整出口市場,去年鳳梨外銷量達2萬468公噸,日本占7成以上,成為主要出口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建置冷鏈物流系統,維持外銷鳳梨外銷品質。
鳳梨進入產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到屏東視察鳳梨產銷狀況及鳳梨冷鏈產銷供應體系。陳吉仲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前年中國用介殼蟲片面不符合國際規定禁止台灣鳳梨輸入,在各方合作下,開拓新興市場,以去年鳳梨外銷量達2萬468公噸,銷日本就達1萬7850公噸,成為主要出口國。
陳吉仲指出,去年金鑽鳳梨產地平均價格每公斤新台幣23.02元,較民國110年金鑽鳳梨產地平均價格每公斤22.13元,增加4%;相較民國109年每公斤20.47元,增加12%。確保鳳梨產季維持價格水準,建立韌性農業,建置冷鏈物流系統,讓鳳梨外銷品質維持好水準。
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表示,因應前幾年中國情勢改變,中央與地方間合作開拓日方市場,也建置產銷履歷或是冷鏈系統,在農民辛苦生產下,台灣鳳梨品質無庸置疑,屏東鳳梨率全國之先,將來持續合作,把屏東鳳梨推廣到全世界。
鳳梨農孫國樑也說,經過2年的磨合,也開拓很多以前沒有的市場,如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中國市場不是第一選擇」,漸漸拓開就不依賴單一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