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緣由、條文、項目網路隨便查都查得到,早就公開得很,維基百科也寫得清楚,主要方向應該沒有甚麼隱藏,只是絕大多數人沒興趣了解。
也許有人會說服貿的談判及簽署都只有向國會報告,但基於保密理由沒有向全民公開,所以就是黑箱。不過,國與國協定本來就是行政機關先規劃、協商,簽署後拿回來後經國會審核通過才生效,簽回來之前還在談,底牌本來就要保密,誰會先透過全國說明,公開自己的底牌,然後再去跟人家談,對方都看光光了,那還要談什麼?本來就該保密的東西,也事前跟國會報告過了,程序完備,怎麼算是黑箱?
服貿的條文內容可以被檢討,也可以不喜歡它,但用"黑箱作業"來當作主要攻擊方向,令人費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