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爭議 黃士修:世界只剩台灣政府願意當盤子

flying899 wrote:
他是用充放電五千次的壽命估, 這倒是比較奇怪的. 壽命當然跟使用狀況有關, 不過至少以我看過的研究論文(只是隨便找了一些看), 一千次充放電後, 蓄電量下降沒到10%好像還真的很少見.



嗯,最近幾天特別關注儲能,可能隨著綠電比例上升,
這方面的需求增加,電網儲能似乎成了能源界的新顯學,
文章多到看不完...

反過來說,未來五六年電網級儲能可能會面臨高速發展.

上一個要在未來五到十年高速發展的聽說叫做平板電腦
把一些離岸風電的資金轉投入潮汐發電可能比較好點....
離岸風電可以和潮汐發電配合...
stunmaker wrote:
反過來說,未來五六年電網級儲能可能會面臨高速發展.
...(恕刪)


有夢最美
lutin111 wrote:
把一些離岸風電的資金...(恕刪)


這是浪費金錢在更低能的玩意上。
只要離岸風力的金額一半不到。
就能蓋6.7GW的核能發電。
直接將台中火力發電廠取代

Wow_Senior wrote:
只要離岸風力的金額一半不到。
就能蓋6.7GW的核能發電。





關於儲能,最近又翻到一篇資料在說明鋰電池的老化問題。出處是AccuBattery,沒錯,同名的手機App AccuBattery。

Figure 1: end of charge voltage vs cycle life
Effect of CV charge voltage on cycle performance

Test cells charged at constant current at 1C rate to cut-off voltage followed by CV float charging at this voltage for 2.5 h and then discharged to 2.75 V at 1C rate. (Red line added to show reference loss @ 4.2V after 500 cycles.) (Choi, 2002)

Figure 2: end of discharge voltage vs cycle life
Effect of discharge cut-off voltage (essentially depth-of-discharge) on cycle performance.

Test cells charged by constant current at 1C rate to 4.2V followed by CV float charging at 4.2 V to 90 mA current cut-off and then discharged to specified discharge cut-off voltage. (Choi, 2002)

  最少的使用限制,純粹的電力儲存裝置,成熟且商業化的儲能方案(連結不提供)就是這個樣子。這種績效,還用得著擔心區區石油富豪的杯葛嗎?無法否認在這個當下,所有的儲能裝置都比電池的成本還要昂貴還有討論空間。但電池技術被少數機構寡占,所以各國策略地發展多樣化儲能技術避免科技發展受制於強勢外國;或者乾脆打不過就加入,像中國那樣找尋自己切入的利基。


labbat wrote:
關於儲能,最近又翻到一篇資料在說明鋰電池的老化問題。



請問這是2002年的測試結果?
labbat wrote:
這種績效,還用得著擔心區區石油富豪的杯葛嗎?


他們主要杯葛的還是車用的.講白了就是電動車.
至於當成儲能系統還是超大型城市用UPS
除了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意義比較大之外.
仍然是不堪用!

有穩定的發電源跟靈活的電網調度才是王道!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