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擁核聲浪中 為何沒人關心碳權和溫室效應加快的腳步有多少


kangksh wrote:
所以我說如果反核的口號改成 我們寧可不要用核能發電廠發出來的電 我們願意節電
我挺你們...(恕刪)


k大你講這句話很中聽,不管反核擁核者,如果能把節能理念付於執行,基本上我都是很尊重的,我想k大的重點也是在減碳,而不是擁核。

至於K大你提的化學公式想要說明,你應該沒待過工廠,如果化學式寫一寫就代表全部,我看我們半導體應該就沒錢賺了,有機器,就要用油用電,除非核能電廠沒機器,也除非再生能源不用機器,都是一樣的。

elgaesxp wrote:
那好,反核也反火,核...(恕刪)


問這麼多問題,代表你的節能知識不足,前面有很多其它人討論過,我個人參與的部份應該沒有很多,請大大多多study。
黑豆加薏仁 wrote:
問這麼多問題,代表你...(恕刪)


這你都看不懂

要只靠節能廢核

那就要先節能,台灣整體用電量減少10~20%了之後

才能開始逐步廢核

黑豆加薏仁 wrote:
k大你講這句話很中聽...(恕刪)

不管反核擁核者,如果能把節能理念付於執行,基本上我都是很尊重的,我想k大的重點也是在減碳,而不是擁核。

我的重點的確在節碳 我同意你們所說核電沒那麼便宜 現階段便宜是不計核廢料成本 加進去怎麼算會不會更貴我沒研究 但是我個人認為使用核能不能單純以價格考慮 但是現階段政府的作法 的確會使核電算起來起較便宜
而且我不認為台灣在廢核後能夠節碳 新增的火力電廠不會使台灣有立即的危險 但是對附近的居民平均腳少的壽命大於核安事故機率的期望值


至於K大你提的化學公式想要說明,你應該沒待過工廠,如果化學式寫一寫就代表全部,我看我們半導體應該就沒錢賺了,有機器,就要用油用電,除非核能電廠沒機器,也除非再生能源不用機器,都是一樣的。

我是沒待過工廠 我也沒查 但是以一個電廠在使用電的基本消耗 跟他所發出的電一定是不成比例
種不會電廠自己消耗了所產生的電 10% 吧
而且不管這是多少 核電電廠跟火力發電電廠都要使用的
剩餘的淨值 核電發出的電是無碳的 火力發電是含碳的 希望你不要再執著於這點 我們可以討論其他比較有建設性的

黑豆加薏仁 wrote:
至於K大你提的化學公式想要說明,你應該沒待過工廠,如果化學式寫一寫就代表全部,我看我們半導體應該就沒錢賺了,有機器,就要用油用電,除非核能電廠沒機器,也除非再生能源不用機器,都是一樣的


嘿~這位半導體先生
看來你很瞧不起化學工業喔!
在化學工業中,化學反應式是基本中的基本,而且那不叫做"公式"
在核電廠,叫做核反應式,更不可能叫做"核公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部份,沒有什麼好丟臉的
懂多少,說多少
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就請多聽少批評
謝謝
黑豆加薏仁 wrote:
k大你講這句話很中聽...(恕刪)


大概了解kangksh網友想表達什麼,只是他自己可能也不太懂
kangksh網友是想藉著化學反應式證明
光憑兩者化學反應後除了產生的能量用來發電外,其所衍生的副產品--碳化合物
火力發電不管是燃油,燃煤,甚至燃天然氣,都遠比核電來得要龐大許多
根據質量守衡定律
火力發電光input所需要的"碳"就遠遠超過核能發電input所需要的碳
這其實是廢話,因為核反應式中根本就沒有碳
所以使用核電可以減碳沒有什麼疑問,只要是學過理化的國中生都能懂

這位半導體先生卻說這不是全部,應全面性探討,你想說的是應該要將彼此所產生的"碳足跡"也列入計算吧?
一架飛機載運一次五年份的核原料所產生的碳足跡
與這五年間供給同樣發電功率的火力電廠所需要的石化能源其碳足跡相比
連算都不用算核能發電也是大獲全勝

唯一有爭議就是工廠建設機組運作維護所產生的"碳足跡"
也就是你想說的"有機器,就要用油用電,除非核能電廠沒機器"
以規模而言,確實可能核電廠會比同樣發電功率的火力電廠來的大
但是能大到不但足以抵消上述原料端所產生的碳足跡的差異,甚至超過嗎?
如果你認為以你的"半導體"專業可以證明這一點
那不妨請閣下證明給大家看看??


其實還有廢料處理所產生碳足跡
只是這部份火力發電不見得就會比核能發電小,就不勉強了

被警告兩次了
原來我不夠理性
檢討反省
唐湘龍 說得很多論點我通常不認同
但是今天寫的論點完全就是我想說的 (但是我不會太臭屁)

http://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E6%88%91%E7%9A%84%E7%AB%8B%E5%A0%B4%E6%98%AF%E7%A9%A9%E5%81%A5%E5%A2%9E%E6%A0%B8-104554559.html#more-id

他的結論如下

一、核四是安全的。

二、核四應該在嚴格的監督下完成,並運轉。

三、核一、二、三廠到期後,不該除役。應該比照絕大部份的國際界齡電廠,以建廠10分之1的成本完成補強,各延役20年。

四、核一到核四的四個廠區都有預留新建機組的空間,原能會應該積極主導增購、增建新一代的機組。

五、努力開發再生能源。但所有的再生能源是為了取代火力發電,不是取代核能。目前所有新能源的吹噓都隱藏了「不敢面對的真相」。在取代既有能源型式上,更是「科幻」。能源政策的穩定性要基於「科技」。不是「科幻」。

六、調整電力結構4:3:2:1,把核能比例調高到40%,天然氣30%,再生能源20%,燃煤10%。讓台灣走向更穩定、更便宜、更乾淨的電力結構。

七、核能比例如果能更高,更好。在這個基礎上,設定台灣「穩健減碳」的環保目標。

不必擔心使用過的燃料棒。那不是廢料。在回收的概念上,它是資源。它不是垃圾。全世界450多座機組一年所產生的核廢料需要多少空間?大約一個標準型便利商店的大小。核廢料國際商品化的動能已經出來,未來,是越來越好處理,而不是越來越難。

原文裡面有更多說明

黑豆加薏仁 wrote:
k大你講這句話很中聽...(恕刪)


英國 美國 歐洲國際聯合組織的文件放在你面前也不承認
從這賴皮死不認帳的反應. 很明白可以證實核能真的很減碳

國際商品化?
如果那樣好就把用過那些趕緊送出去
看還有幾個反核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