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懂為什麼會有人說柯P甚麼都沒做呢?

台北市2顆蛋,一個在信義區,一個在士林區,

柯文哲 請問你到底要玩多久阿?

執行力?
chinnaut wrote:
東扯西扯就是柯文哲好...(恕刪)


慢慢寫

我先講講健保償還的真相,郝天兵舉債還健保費,柯黑還覺得強,資訊有夠落後

今天被一個網友質問,郝前市長任內還了800億的健保費。
我覺得很強,因此我去查了一下健保費。

2010年至2014年,前市長郝龍斌任內,
自籌137.90億元、
中央專案補助344.37億元,
舉借267.04億元,
償還共749.31億元;

2015年至2018年市長柯文哲任內,
自籌158.19億元、
中央專案補助68.55億元,
償還226.74億元。

郝龍斌任內其實只有還137億,舉借267.04億。

對了,這筆勞健保欠費是馬英九任內大法官判違法產生的505億,
郝市長接任仍持續依循,至98年底累積欠費高達719.9億元,越滾越多。

資料來源「馬英九任內積欠健保費市民共同承擔損失」這篇報導,還有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https://bol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98B457D83590D7F&s=A622E7FE9AB984B4
4年前夜宿帝寶,高喊居住正義,選後建商進市長室喬屯房稅,
允許待售房屋3年內房屋稅從3.6%降為1.5%,給予建商緩衝期,

你再搞嘛!! 如果是郝或馬市長,早就5馬分屍了,

白色力量? 墨綠市長? 建商? 都攪在一起了 灰了...髒了...
無限重生 wrote:
慢慢寫

我先講講健保償還的真相,郝天兵舉債還健保費,柯黑還覺得強,資訊有夠落後

今天被一個網友質問,郝前市長任內還了800億的健保費。
我覺得很強,因此我去查了一下健保費。

2010年至2014年,前市長郝龍斌任內,
自籌137.90億元、
中央專案補助344.37億元,
舉借267.04億元,
償還共749.31億元;

2015年至2018年市長柯文哲任內,
自籌158.19億元、
中央專案補助68.55億元,
償還226.74億元。

郝龍斌任內其實只有還137億,舉借267.04億。

對了,這筆勞健保欠費是馬英九任內大法官判違法產生的505億,
郝市長接任仍持續依循,至98年底累積欠費高達719.9億元,越滾越多。

資料來源「馬英九任內積欠健保費市民共同承擔損失」這篇報導,還有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https://bol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98B457D83590D7F&s=A622E7FE9AB984B4

.............................................

郝龍斌這次有選喔?
你這不是無聊嗎!! 醒醒吧!!

柯文哲 你真的是228遺族後代嗎?

2014年為「柯世元在228事件中被當局者抓走、打到殘廢,3年後在家中抑鬱而終」、
2015年為「228事件後遭羈押半個月,釋放回家後,全身是傷、精神恍惚,臥病數年因肺結核過世」、
2016年為「祖父於事件後臥病3年去世,入殮時連一套新衣服都沒有」、
2017年為「228事件時被抓到憲兵隊嚴刑拷打,遍體鱗傷只剩半條命,回家後即病入膏肓,隔天就撒手人寰」。


連這你也能插一腳,柯文哲阿 柯文哲
柯文哲說要釋出5萬個職缺,主要給退休公教人員,
台北市府才不到7.6萬個公教職缺,如何空出5萬個位置?

大嘴巴 亂講話,粉絲腦弱 好棒棒
chinnaut wrote:
東扯西扯就是柯文哲好...(恕刪)


公宅隨便講都打臉柯黑


公共住宅是維持台北穩定的重要DNA,是個堅持且持續的政策,是個跨越黨派、執政團隊的共同堅持,不會改變!只租不售的第一代公共住宅政策,都發局自2010年開始努力推動,從土地盤點、公宅規劃設計、工程發包,到2014年12月底,5處1525戶的公共住宅發包,並希冀透過都計變更提高基準容積達2倍,估算盤點4萬5千戶;公共住宅的推動向來無法一蹴可幾。

2014年12月至今,推出第二代公共住宅政策,柯市長將公共住宅列為核心推動業務,公共住宅數量與品質都超越以往;3年10個月,讓台北人開始相信,公共住宅是不一樣的居住選擇,是另外一種可以真實體驗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改變,透過各種不一樣的體質調整與變革,才讓改變成真:
1.調整公務部門的做事方法,讓設計、規劃與工程加速到位
(1)曾在郝市長任內2014年9月25日時,都發局就當時的人力與發包流程,盤點出自行興建、聯開及都更分回方式可取得9,766戶;當時預算編列為111.89億元,至2014年12月止,完工大龍峒1處110戶、興建興隆1區、健康與興隆2區計1,305戶。
(2)2014至2018年,柯市長延續郝前市長任內原規劃基地外,並就實際可行性調整部分基地開發計畫(如廣慈案重新規劃並辦理都計變更及環評、南港機廠案由聯開分回公宅改為市府自建等),並滾動式檢討盤整19923戶公宅。
都發局團隊透過調整規劃及發包流程,整合都計變更、都設審議、工程先期規劃、細部設計及發包流程,大幅縮短審議與發包程序,讓傳統在6年才可能完成至發包的時間,縮短至4年已動工興建。預算規模為852.76億元。而自99年起至107年底預計公共住宅之執行情形,已完工18處2,648戶、施工中31處10,752戶、發包中3處1,319戶、規劃中7處2,206戶及都更聯開分回68處2,998戶,合計127處19,923戶。
2.提升公共住宅的設計品質,讓公宅可以是好的居住環境
我曾多次提及,在公宅這3年10個月的實踐之路上,改變台北人對於公宅的信心,讓台北人開始相信公共住宅是個好品質的代名詞,是艱辛又值得的一個過程。透過2015年在學學文創的公共住宅展、2015年至今不下60餘次的說明會、公聽會與里長拜會,多次討論到凌晨的議會溝通,到今年10月剛結束在松菸的公共住宅展,台北人終於開始相信,公共住宅的多元設計與共融共榮,將是好的居住環境的代名詞。
3.多元立體的混合使用,讓公宅的規劃更有台北生活的個性
要讓青年安居,除了有可負擔的高品質住宅以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務與設施在公共住宅內也一併設計;從運動場、便利商店、圖書館、托兒所、高齡照護設施到共融式遊具、智慧建築、田園城市與綠建築、環境關懷的循環經濟,公共住宅讓建築設計的可能性更加不同,在世界公共住宅的歷程上寫下台北特殊的一章,而如此多元的立體使用,也讓公共住宅將成為帶動周邊地區機能再生的核心。

3天前,7個國際城市的公共住宅與都市規劃專家一同在台北交換公共住宅推動的經驗;在數量與智慧建築的引入,首爾對我們印象深刻;在建築設計的多元與高品質的堅持,荷蘭與法國學者肯定台北的努力;在結合城市規劃的立體使用上,一樣是土地資源稀少的新加坡學者,對於台北的混合使用一樣的認同;未來國際討論公共住宅政策時,台北將會讓國際無法忽視。

和我一同努力整理資料的都發局同仁說,在公部門已推動不下十年公宅的路途;而不一樣的是,我們透過這3年10個月的實踐,讓公共住宅的數量、速度、品質、社會溝通模式、建築空間專業的整合、以及對於居住的想像,都開啟了更不一樣的視角。
公共住宅的品質改變,讓每棟建築有自己的特性與個性,讓市民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不同有個性的公共住宅。
公共住宅的社會融合,讓周邊社區將可有不一樣的公共服務機能,改變了台北混合使用與城市發展的可能。
公共住宅的物業管理經驗,更將反饋到後續公共住宅的規劃設計,讓品質越來越好!這3年10個月已經改寫台北居住的可能,都發局,更加持續努力推動!
台北公宅的成績,有目共睹,的確,堅守承諾,沒有跳票!
台北加油!台灣加油!

#都發局新聞稿連結:
http://www.udd.gov.taipei/pages/detail.aspx?Node=38&Page=11536&Index=3
#公共住宅展與論壇網頁
http://www.phex2018.gov.taipei/index


chinnaut wrote:
柯文哲說要釋出5萬個...(恕刪)


政論不要看太多,

不然連事實都搞不懂
chinnaut wrote:
.............(恕刪)


柯黑愛抹黑,所以幫柯P澄清

為什麼台灣現在會變成這樣呢??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過去不出來投票。出來投票的人就是被藍綠兩黨給攏絡的。

記得阿北曾經說過,韓國首爾的公宅,為什麼至今可以有超過18萬戶,因為首爾從三十年前就開始往這個方向努力了。

台灣藍綠兩大黨,從來都只做短視近利的事情,討好會出來投票的人,特別是長輩們,或是被洗腦的那一群人。

柯市長不單單替台北市做了很多很多的改變和政績,更讓全台灣各縣市的人們知道,原來一個願意做事的公僕應該是什麼樣貌。

為什麼仰德大道在柯市長時期可以將死亡人數降到如此的低??為什麼一個不難做的鄰里交通改善計畫過去沒人想到要做??為什麼要在根本就不適合的地點上放了一顆有問題的大巨蛋??

常常會聽到比較有年紀的人會說,哎呀,政治人物多少都會貪一點啦,沒關係,只要有做事情就好......

請問一下,不貪污也可以做好事的政治人物有沒有, 柯文哲市長不是給大家一個最好的答案了嗎???大家也都有看見 黃珊珊議員。

改變政治文化從首都開始,我是從台中飄上來的人,各縣市也都有認識不少朋友,我知道大家都很希望政治可以走向正常化,不要再買票,不要再有靠關係,不要再有貪污,不要再有草菅人命........

如果,大家只想著台北市由柯阿北繼續連任就好,自己所待的城市沒關係,那就錯了!阿北的用心也就大打折扣~~

如果縣市首長還是只能從藍綠兩道爛廚餘中挑一個,那至少把一些好的縣市議員推上去,把貪腐的拉下來。

在我看來,五十歲以下都是藍綠沒再照顧的一群,大家好好的把握住手上的那一票吧,唯有大家願意跟著阿北一起改變台灣的政治,台灣的未來才有希望!
三橫三縱政策,規劃是3年的工程期,你偏要壓縮成1年,
展現所謂的執行力,你比前任強,好棒棒
結果呢?
整整塞車2個月,被罵了 竟說 ..不行就再開除幾個局長...

將帥無能 累死三軍,你柯文哲就是這種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9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