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將把我國帶入電力供應極度缺乏,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299989

日本教授對台灣廢核政策致歉 網友:慚愧但滿滿暖意

受日本福島事故影響台灣走向廢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昨天受邀在上海大學演講,抱怨台灣的非核家園將是災難,下課後有位日籍教授跟他說,要為日本福島事故對台灣核電發展造成的影響致上歉意,並透露日本已經重啟9部機組了,與台灣核四廠同型的6號機與7號機,也通過日本核管機構NRA的安全審查,讓他感慨萬千。
網友則回應台灣能源被拿來當選舉籌碼,居然要外國人來替我們擔心,很慚愧,但心裡滿滿暖意。
葉宗洸在臉書PO文說,第9屆國際維護科學暑期學校,日本東北大學主辦,今年承辦是上海大學,他的講題是「沸水式反應器的水化學對結構材料劣化的影響」,來聽課的有日本、瑞典、韓國、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教授居多,也有學生,一個小時的講課結束後,日本東北大學學生提問,希望他說明一下台灣核電發展的現況。
他抱怨台灣的核電發展其實受到日本福島事故的影響相當大,小英政府正在師法德國,進行不可思議的「以綠廢核」,因此所有核能發電設施都必須在2025年停止運轉。
在現場聽講的東北大學日籍教授跑來跟他說,他要為日本福島事故對台灣核電發展造成的影響致上歉意,日本自己都已經重啟9部機組了,而且與台灣核四廠同型的柏崎刈羽核能發電廠6號機與7號機,也都通過了日本核管機構NRA的安全審查。
日籍教授說,有必要的話,他可以幫忙安排相關的核安技術專家到台灣公開說明,他也擔心台灣因此走「火」入魔,最後竟然問他可以來台灣參加公投連署http://www.green-nuclear.vote/嗎?
接著,一位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的學生問他,台灣有像瑞典一樣的高比例水力發電嗎?難道台灣政府不明瞭光電與風電等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特性嗎?德國有歐陸的電網支援,台灣有嗎?德國減核後,現在正大量燃燒褐煤發電,台灣願意嗎?
葉宗洸說,台灣的能源走向,關鍵已不在日本的改變了,只盼大家連署「以核養綠」公投http://www.green-nuclear.vote/,扭轉走向災難的現況。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301718

內政部擬「用鬼發電」 台大醫:2025台灣一定缺電

為配合蔡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內政部擬修法,可在「既有公墓內發展太陽光電發電事業」,這項作法被網友揶揄是「用鬼發電」。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今早說明,是旁邊空地,還信誓旦旦說台灣不會缺電,遭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打臉,直指2025台灣將難逃缺電、限電、停電。

王明鉅在臉書PO文指出,其實現在如果沒有核能發電的382萬瓩,沒有唯一燒重油的協和電廠130萬瓩的發電,台灣早就缺電了,如果問他2025台灣會不會缺電限電,他認為機會非常大,大到他認為一定會缺電限電停電。

非核家園入法,政府擬定了2025核電停用、燃氣發電量佔50%,燃煤發電量佔30%,綠能發電量佔20%的新電力能源結構。

於是政府決定花上2兆發展離岸風電,然後再花上至少1兆元建太陽能發電設施,來彌補382萬瓩的核能電力,但風力會在瞬間變化忽大忽小,等於是讓台灣全國3千到4千萬瓩的電網的穩定性,遭到5百萬瓩的風力電力忽有忽無嚴重干擾。

台電要一直到2024與2025年,新建深澳燃煤電廠1號機、協和電廠與台中與大潭、興達一共680萬瓩的火力發電機組加入之後,台灣的電力才有真正大規模的增加。

在此之前,由於核二、核三機組除役,有近5年的時間,台灣的電力全得靠著北部的林口與南部的大林燃煤發電廠拚命發電,才能維持電力無缺。

但即使完全依照台電公司的電源開發計畫,如果2025年8月1日,和今年8月1日創下歷史用電新高記錄3735.1萬瓩一樣大熱天,那個時候超過4000萬瓩的電力,完全無法倚賴花了3兆元以上的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填平,這一天就會缺電限電。

更可怕的是,如果2025年一定要完成的深澳燃煤電廠1號機來不及完成,協和新天然氣儲存槽與新電廠也來不及完成,台灣立刻就會大停電。

王明鉅說,要避免這些狀況的唯一方法,就是讓核二、核三延役,停止核四燃料棒送回美國,只要決定啟封,台電的資深人員告訴他,一年半到二年內就可以投入商轉,為整個北部地區的供電吃緊的狀況,就會大幅舒解,屆時大潭電廠不必再擴大,深澳燃電廠不必興建北部也不會缺電。

王明鉅指出,當他作完了對於台電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的研究之後,更加確定,台灣目前正在快速向前走的2025廢除核能的政策,是絕對的錯誤。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810/2799686

電價一年兩漲?網友批「血快被吸乾了」

國內電價漲不停,台電公司估算,今( 2018 )年上半年虧損達 240 億元,建議 10 月再度漲電價,引來民眾高度質疑「說好的十年不漲呢?」並批評「百姓的血都快被吸乾了」。經濟部今( 10 )日則強調,電價須經審議定案, 10 月將調漲的訊息純屬臆測。
國內電價每年 4 月以及 10 月檢討調整,今年 4 月已調漲 3% ,受到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上半年台電公司虧損達 240 億元, 10 月再度漲電價的機率大增。經濟部長沈榮津昨日並表態電價該調漲就調漲,但只會「漲到天花板 3% 」。

面對電價恐一年 2 漲,全年漲幅達 6% ,「白色正義聯盟」於臉書發文質疑「不是說好十年內不漲電價,今年連續破功!」引來網友留言砲轟「馬英九卸任前台電是賺錢的,才兩年就虧損漲電費,應該不是虧損是錢被搬走了」、「百姓的血快被吸乾了」、「反正政府眼中大家薪水都有四萬八當然漲囉」。

經濟部能源局則發布書面聲明指出,電價有電價公式且須經過審議,外界指稱電價將調漲之相關報導,純屬不實臆測。經濟部並強調,電業法設置電價穩定準備管理用以平穩電價,目前有 790 億元可用於電價穩定,將依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節約能源 3 原則進行電價穩定工作。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01932

張善政、黃士修等人呼籲年輕世代站出來參與公投

議題製作所共同創辦人錢念群、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行政院前政委蔡玉玲、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長李敏與「珍視」溝通創作事業創辦人謝宇程等六位橫跨不同議題的意見領袖下午一起出席「四百年來第一票,我的未來我決定!」聯名記者會,呼籲滿18歲的年輕世代站出來參與公投https://www.green-nuclear.vote/,透過直接民主的方式創造對自身友善的未來。並分享各自對社會公共議題的看法,與期望年輕世代表達對國家政策的意見。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810/1408552/

連署「以核養綠」公投 張善政:制衡執政黨惡法

「以核養綠」公投邁入第二階段,8月底前須達成30萬份連署,才能趕上年底大選投票,能源終結者創辦人、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今天表示,經過1個月的努力,目前已累積5萬多份連署,雖然離目標有一段距離,但近期「每天平均都有三、四千份連署送進來」,他認為剩下一個月仍有爆發力,同時黃士修也提到,此次的公投只要年滿18歲便可參與,因此呼籲年輕朋友能夠站出來,「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不要給少數大人的利益所把持。

行政院長張善政、行政院前政委蔡玉玲、議題製作所共同創辦人錢念群、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長李敏與「珍視」溝通創作事業創辦人謝宇程,共同舉行「四百年來第一戰,自己的未來自己救」記者會,力挺黃士修發起的以核養綠公投。張善政也說,自己已經送出了連署書了,他認為,現在黨意優於民意的事情太多,執政黨以多數通過太多惡法,公投可以制衡這樣的事情,「人民可以把不OK的法律PK掉」,這是年輕人參與公投很重要的目的。

對於近年蔡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黃士修指出,這幾年推動再生能源的結果,卻反過來破壞環境生態,直呼「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有不少在地環團人士焦急地請他幫忙,他呼籲,應該要用成熟的核能來讓還未成熟的綠能有發展空間。

另外黃士修也針對「以核養綠」提出三層看法:第一,核能是國際上認定對環境衝擊最小的發電;第二,要用成熟的核能替代不成熟的綠能,培養發展空間;第三,可以避免大規模的生態破壞,讓自然生態留下生養休息的空間。

目前以核養綠公投連署距離目標30萬份連署還有25萬份,離8月底僅剩20天,平均一天要有1萬2千份連署書。對此,黃士修很有自信,認為剩下一個月會很有爆發力,全台已經有70個連署據點,下周會持續展開全台巡迴連署公投。(林惟崧、實習記者葉豐瑋/台北報導)
地球的溫室效應
看起來人類離上帝審判的日子不遠了,
科學家悲觀預測,2040年前的某個夏天,北冰洋的冰層可能完全消失,這比過去的預測提前了60年。更有科學家預測,即使人類照著預期目標減碳,恐怕也難以扭轉,熱室地球的終極命運。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06996

蔡政府第一本禁書? 網友諷戒嚴沒享受到的現在都有了

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從7月開始至今寫了35篇文章,反對2025非核家園政策,引起熱烈討論,但日前他才知道,原來經濟部能源局曾出版「電從哪裡來」,他臉書PO的所有內容,這本書裏全寫了,只是蔡政府一上台就被要求下架,成了蔡政府的第一本禁書,有網友諷刺,戒嚴時代他沒享受到的現在都有了,感恩英媓,讚歎英皇!
王明鉅說,他從大二暑假開始突然像個瘋子一樣,找所有的政治禁書來看,那個到處找禁書來看的年代,他以為真的過去了,沒想到,是他孤陋寡聞,原來經濟部能源局出版過一本禁書。
這本禁書是2015年7月,由經濟部能源局所出版的一本「電從哪裡來」,原來他PO了一堆所有內容,這本書裏全寫了,他根本不必再寫,經濟部能源局寫得比他這個外行人好多了。
書的序文中有一段話「事實上,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於 103 年 6 月所作「民眾能源認知調查」顯示,高達 8 成民眾不知道「臺灣 98%能源依賴進口」,不到 2成民眾知道「太陽能平均一天發電時間不滿5小時」;鑑於此,我們認為有必要整理能源客觀資訊,作為大家討論能源議題的基礎。」
這本書是2014-2015年在全國能源會議之後出版的,只是在2016年新執政黨上台之後,就被要求從能源局的網站下架了。當時能源局回應說,電從哪裡來是馬政府時期的「穩健減核」政策下,所撰寫的相關論述,但新政府上台,確認2025「非核家園」,為了避免政策論述會造成民眾混淆,因此將原本的網站內容全部撤下,重新論述。
他看過這本「禁書」,裏面寫得既平實又精彩,他最大的收穫是,看了之後更確定,台灣現在已經缺電,未來也一定缺電。

"電從哪裡來" PDF檔下載連結 http://www.chns.org/attachments/article/182/電從哪裡來%EF%BC%9F核四封存後你不可不知的事.pdf

我有個疑問....

如果換人執政後..這非核家園的政策會繼續嗎???

尤其是藍色如果當選後...

個人覺得如果換藍色的後還是繼續這個政策的話..那就只能投第三方了..

Goat39 wrote:
https://udn...(恕刪)

我猜大概真的很多人以為台灣火力電廠的油跟煤都是自產的
不然就是認為進貨一次可以燒個個把月
太陽能風力可以發好發滿
太陽能板好環保
核能發生事故時,人人反核.
過了8年,有人開始擁核了.
核廢料放你家旁好不好?不好.
放蘭嶼好不好? 台灣人說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