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NEWS~319立法院被學生強行佔領了

南韓和祖國的自由貿易談判第十回合
談什麼大家都知道 而且也知道是誰談的
傻瓜韓國人 注定是台灣的敗手
都不知道要保密 阿呆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21/364544/

中國與南韓今結束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第10輪談判,由於雙方就開放與保護項目仍存在龐大歧見,協商沒有任何進展。

為期5天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第10輪談判昨天結束,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聲明寫到:「雙方均要求對方開放有利己方市場,為此僵持不下,協商沒有重大進展。南韓與中國在產品等主要議題上仍存在甚深歧見。」

中韓根據第9輪互換的所有產品清單,就包括敏感產品在內的各類產品進行關稅協商,並就服務、投資、智慧財產權等項目談判,均未取得顯著成果。

中國要求南韓擴大開放農畜產品市場,挑戰南韓對外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最敏感的議題,同時不願接受南韓減免石化和鋼鐵等製造業關稅的要求。

中韓經過多次產官學界聯合研究,在2012年5月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在2013年9月第7輪談判完成模式階段談判,敲定減免雙方90%往來貿易商品關稅,但第2階段具體開放產品清單談判,至今尚無進展。

南韓目前已簽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共有8個,對象包括美國、歐盟、東協等,協商中的則包括中韓、中日韓、日韓、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等11個。(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a19680217 wrote:
麻煩你提一個 世界上...(恕刪)
這位仁兄 在韓國與台灣都未完成貿易談判前
南韓在祖國的市佔率早已超越台灣
更不要論我們還早就簽了ecfa來與之抗衡
所以真實問題在於我們的產品有無競爭力
組國是個大市場 不是你隨便他全部都買單
因為還有更多好東西在市面上
更不要論本地企業也是越來越強盛
比還在原始石器時代台灣企業更愛用新東西新玩意
或許該悲嘆的是 為何人家都不斷加強產品的競爭力
而我們這些企業只能高談闊論 批評草莓族
卻總不認為他們有問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ug/9/today-e1.htm
六月降到7.49% 零關稅效益膨風 2013-8-9

〔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兩岸ECFA早收項目自今年起完成兩年三階段降稅時程,共有紡織服飾品、塑膠等三十一項產品關稅全面降為零,馬政府也誇稱早收成效將全面顯現、有利我國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場市占率提升。但結果僅曇花一現,六月又降到七.四九%低點,顯示早收成效有限,ECFA牛皮再次吹破。

根據國貿局最新統計,雖然今年起ECFA早收清單全數降為零關稅,我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占率一度在三月份爬升到九%,但自此一路下滑,六月又跌到七.四九%、創近十一個月新低;更糟糕的是,台灣在美國市場也疲弱不振,上半年市占率僅一.六七%,是近十年來最低。

國貿局官員坦承,我國在中國市場市占率衰退,主要原因有三,包括我產業持續外移、中國積極扶植自家產業,以及中國品牌業者在市場站穩腳步;至於我在美國市場長期不振,則是台灣和中國產業同質性高、「進口替代」效應持續顯現有關。

他還解釋,事實上最後一批早收清單零關稅因項目不多、對總額影響不大,在中國進口市場效益難顯現。

官員指出,中國為扶植自己的產業,自給率不斷增加,像石化、電子零組件等產業實力持續提升;台商原本占有一席之地的個人電腦產業,也因產業成長停滯、中國本土企業影響力遽增,導致台灣業者遭受威脅。

中國產業茁壯 蠶食我歐美市場

至於我國在美國進口市場創下近十年新低,官員分析,歐洲、美國市場向來為台灣主要市場,但也是中國的主要市場。此外,我國銷美早期以紡織、初級加工為主,到後來的積體電路、儲存裝置、智慧型手機、電視、螢幕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國這些產業也慢慢起來,台灣既有產業優勢恐逐漸消失。


http://www.worldpeoplenews.com/news/2/2014-03/48479
2014-03-03
根據南韓產業研究院和貿易協會最新公佈數據,南韓2013年在中國進口市場的市佔率達9.24%,首度超越日本,成為中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根據報導數據顯示,南韓2013年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佔有率較2012年提升0.07%達9.24%,成中國最大進口來源國;而日本則是下滑1.59%至8.19%,退居第二。就產品項目分析,中國自南韓進口的最大宗品項屬積體電路,進口額為452.5億美元,年增長率14.7%;其次則是無線通訊設備零件,進口額為100.7億美元,年增長率20.6%。

究其原因,在於中國機械和電子產業蓬勃快速發展,對電子相關產品需求急遽增加,加上南韓在此領域表現優異,且中國和日本又因釣魚台領土主權爭議而關係緊繃,也間接讓南韓的企業受益。

但分析報導也提出警告,若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擴大內需,則每下滑1個百分點時,南韓出口也將伴隨減少1.3%,呼籲韓國密切關注中國消費市場變化,持續強化產品競爭力,同時加強透過中韓自貿協定(FTA)銷售產品至中國大陸市場藉以提高市佔率。【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

han172189 wrote:
從去年到現在,國民黨...(恕刪)
打起仗來,那個戰士不是一根接一根?
平凡人安靜去旁邊喝稀飯養生就好
跟版上各位大德分享一下當初哥倫比亞出差拿到的資料
這份報紙報導是當初2012出差信手拈來看到的
內容為南韓與哥倫比亞在2009年十二月開始談判
搞到2012六月結束最後一回合結束

我相信這兩國產品重疊性相當相當的小
但是都要搞到二年多才能落幕
等到各國國會通過我相信還是要一段時間
就可以知道貿易談判是長時間的你來我往
對於每一項都是細細研究絕不可大意
因為主要目的都在於獲得最大的利益
減少最有可能的損害
不是為了開放而開放 為了做而做
因為任何一項都會引起國內極大的反彈聲浪
唯有公開的談 國內才能同步瞭解跟上
並對政府施加壓力讓其不可隨意讓步
台灣人老是喜歡先通過了再說
以後有損失有問題怎樣再看看
無頭蒼蠅一般

有趣的是敝公司南韓競爭品牌沒差
反正他早就在那很久了又非常強勢
頂多南韓車賣多一點他就可以順勢乘風車
所以也跟各位說 競爭力是主 貿易協定是輔
本質沒有 一切都是空
舉一個最爛的例子 一個女生好不好
不在於他穿的夠不夠少 夠不夠開放


你們就繼續躲在螢幕後面酸吧,請去現場看看情況再來說嘴,長這麼大了還這麼懦弱,台灣有你們真是悲哀

jamesli1979 wrote:
南韓和祖國的自由貿易談判第十回合
談什麼大家都知道 而且也知道是誰談的
傻瓜韓國人 注定是台灣的敗手
都不知道要保密 阿呆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21/364544/

中國與南韓今結束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第10輪談判,由於雙方就開放與保護項目仍存在龐大歧見,協商沒有任何進展。

為期5天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第10輪談判昨天結束,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聲明寫到:「雙方均要求對方開放有利己方市場,為此僵持不下,協商沒有重大進展。南韓與中國在產品等主要議題上仍存在甚深歧見。」

中韓根據第9輪互換的所有產品清單,就包括敏感產品在內的各類產品進行關稅協商,並就服務、投資、智慧財產權等項目談判,均未取得顯著成果。

中國要求南韓擴大開放農畜產品市場,挑戰南韓對外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最敏感的議題,同時不願接受南韓減免石化和鋼鐵等製造業關稅的要求。

中韓經過多次產官學界聯合研究,在2012年5月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在2013年9月第7輪談判完成模式階段談判,敲定減免雙方90%往來貿易商品關稅,但第2階段具體開放產品清單談判,至今尚無進展。

南韓目前已簽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共有8個,對象包括美國、歐盟、東協等,協商中的則包括中韓、中日韓、日韓、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等11個。(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這位大大 你說的這種報導方式 怎算是敲鑼打鼓?

您先去搞清楚 佔據立法院這些人 是在指責政府沒事先將"逐條細節"公告 就簽約的指責

小弟回答前文 並沒說錯 國際間的 貿易談判 哪一國會將談判逐條細節 先敲鑼打鼓?

麻煩大大如果您知道 中韓目前到年底預定可談成的 逐條細節 請您PO上來!!

或者是 你知道現在世界各國 還在貿易談判的 請將逐條細節 PO上來!!

這樣大大 有清楚小弟要求的嘛?


看到這些學生

突然想到那兩位港女

這次是學生惡搞立法院
這位仁兄 至少人家知道談到哪裡哪些議題
相關團體才有辦法動作去遊說影響施壓
我們都是最後要審議才公布
就好像謎題揭曉 然後我們都不能更動了
多謝您的回覆。

另外這些學生的述求應該是沒逐項審查就送院會吧
還是我有所誤會呢?
還是有好多好多述求??
而且我在想 當初談判服貿時
有徵詢過產業界的意見嗎?
有統合大家的意見去談嗎?

dohan8850 wrote:
室內抽煙按照法律規定...(恕刪)

立法院內能不能抽煙不是菸害防治法說了算,而是廷帝說了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