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我不但在政府公部門和不同層次的公務員溝通,而且隨著談判項目增加,我必須進行跨部會的溝通。一開始,我是經濟部的談判顧問,到了後期,我是多個政府部會的談判顧問,幾乎網羅了所有牽涉貿易談判的政府機構。例如世界貿易組織的入會談判,就幾乎囊括了半個行政院的業務在內」。
這是蔡英文2011年出版的自傳「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內文親手寫的內容,內容顯示蔡英文在WTO入會談判中地位重要,與最近民進黨回擊副總統吳敦義「蔡英文談判能力爛到把米酒漲到180塊」拿出的理由相比,可說是大異其趣。
民進黨發言人稱米酒項目,是由國民黨主政下的財政部及農委會派人做專責談判,由蕭萬長主導、王志剛擔任談判代表,並非蔡英文,蔡英文那時只是經濟部的顧問,與米酒談判無關。但是依據蔡英文自己書中內容,最晚到世界貿易組織入會談判時,蔡英文已經是「多個」政府部會的顧問,而且是幾乎網羅所有涉及貿易談判的政府機構,其中自然與財政部有密切關係。
蔡英文個人2006年也曾說她以不同角色與財政部同仁有很多互動的機會,從學者、WTO談判顧問、陸委會主委、立法委員到行政院副院長都有。若是要說米酒談判時蔡英文擁有財政部談判顧問的正式身分,可以直接介入菸酒開放的談判細節,絕對可能。
吳敦義指控蔡英文把米酒談判到一瓶180,談判能力很差,當然是過度放大她應負的政治責任,但蔡英文寫書時強調自己深具影響力,被檢視時又徹底撇乾淨,也難逃外界自我吹噓過頭之譏。要知道書中她吹噓內容非常多,說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穿針引線角色,到了談判後期,她可以與科員查詢作業進度,然後再一路往上與總統溝通、提出建議,可說是貫穿了整個政治體系。
還強調她顧問身分參與了10多年,比一般隨時可能走人的政務官或事務官更能從頭顧到尾。這些都是她四年多前親筆寫下的,那麼為何要把米酒價格大漲當成「徹底不關我的事」?這並不是身為總統該有的格局高度。
其實我用很久了,終於有人看到了
過期無效 wrote:
起於去年逼宮的初選,支持賴神的當然會用力去找她的負面議題
為什麼藍營打這個議題軟弱無力
主要是哪些年國民黨在執政,如果他的學歷有問題,老K在幹嘛?
打這個議題會傷到自己
換了人去打,就沒有任何顧慮
初選賴神輸了,支持的派系仍然認為靠論文門有機會翻盤,一直追下去
他們也太少看她了,權力在她手上,怎會鬥得過?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這次事件給他們一個覺悟
台灣社會就算不支持老K不支持藍,仍然需要另一種聲音存在
之前還會報的,就只有中字媒體,少部分藍營人士出來聲援
去年在立法院開公聽會,敢淌渾水的就是有一個藍委陳學聖
不幸,陳沒有再選上立委
立委再沒有人關心及跟進,免得惹到一身腥
從戰略的角度上來說
如果彭P追了, 藍營政治人物就不該插手
論文之所以還能打下去就是因為這是純學術倫理跟個人信譽的問題
藍營政治人物下去打就給網軍藉口扯成政治問題, 那就沒完沒了了
而且藍營政治人物的只會執政, 不會挖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