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的一則報導深入探討派遣的亂象

fisheriestw wrote:
公視主題之夜有一集叫...(恕刪)


法國為什麼要求德國設最低資薪,答案很簡單,
德國沒最低資薪,競爭力強,吸納人力能力強,工作機會多,彈性大,產品競爭力也高。
德國設了最低資薪,那大家競爭力就一樣了,這樣法國才有機會再起。

找一些奧地利自由學派的經濟主張來看看
也許你也會突然想通一些不一樣的道理。
台勞的無薪假跟責任制外勞要嗎?
哪個的競爭力高?

3325km wrote:
寫這麼多不著邊際的想法,
企業如果都坐收現成的好處,那你幹麻還辛苦當個員工呢?
隨便開個小公司,找個人力派遣業合作,什麼都現成的,你不是穩贏穩賺的,何苦當員工呢?
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開個公司吧,穩贏的環境,把你這套說法說給家人聽,讚美之詞一定充滿整個家庭。



領高薪也不是穩贏, 公司可能會倒閉會裁員, 加班會爆肝,
走在路上都可能遇到不測, 所以趁年輕要多賺一點有什麼錯?
當老闆這麼難賺, 那回來當上班族也不錯阿, 為什麼還要出去創業?

3325km wrote:
法國為什麼要求德國設最低資薪,答案很簡單,
德國沒最低資薪,競爭力強,吸納人力能力強,工作機會多,彈性大,產品競爭力也高。
德國設了最低資薪,那大家競爭力就一樣了,這樣法國才有機會再起。

找一些奧地利自由學派的經濟主張來看看
也許你也會突然想通一些不一樣的道理。...(恕刪)


為何不看看北歐各國, 澳洲及瑞士呢?
國跟國的比較, 攸關性因素多不勝數..且絕對不會是單一因素來決定的!!

你對德國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德國的勞資集體談判制度嗎?
德國設有行之已久(始於20世紀初)的集體談判制度,讓僱主及僱員可就界定適用範圍內的聘用條款及條件進行談判及達成協議。在德國,集體協議主要包括有關薪酬及培訓津貼的工資協議,其次是有關工作條件(例如工作時間及假期)的框架協議。集體協定工資額對協議簽署方的成員具有法律約束力,而原則上實際工資不可低於協定的水平,因此,某一界定適用範圍的集體協定工資額實際上等同於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且範圍遠遠大過。
當年BENQ併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的事就可見此制度的效用及影響力..

我不知道你講的"奧地利自由學派"是指啥或哪一部份..
但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要求政府減少管制等的一些的說法在經過2008金融海嘯的驗證後
是怎樣, 也不用多說了..
如果當老闆那樣辛苦
何不去面試當個員工呢?
外勞要不要也責任制好好的平等對待一下呢?
fisheriestw wrote:
為何不看看北歐各國,...(恕刪)


這個連結

還留著 walter block 在商業周刊的訪談的片斷
其中談到 萬惡的最低資薪的問題。
我看了,也認同block的看法。

至於2008年的問題。那是施行凱因斯經濟學的美國造成的。不是奧地利自由學派的海耶克造成的。
海耶克理論正是要極力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沒辦法,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辦法像德國那樣,相信自已,相信自然的運行。
在中國,有相同看法的人已不再了,名叫 老子。
3325km wrote:
法國為什麼要求德國設最低資薪,答案很簡單,
德國沒最低資薪,競爭力強,吸納人力能力強,工作機會多,彈性大,產品競爭力也高。
德國設了最低資薪,那大家競爭力就一樣了,這樣法國才有機會再起。

找一些奧地利自由學派的經濟主張來看看
也許你也會突然想通一些不一樣的道理。



沒有最低工資才能弄一堆廉價外勞來做工,

這是企業的一貫手法, 就像美國也弄一堆跳機華人和翻牆墨西哥人

去做違法底層勞工一樣, 這都是只能做不能說的醜事,

只好美其名叫競爭力. 實際就是想辦法繞過工資市場的價格,

去外面弄到更低成本的人力資源而已.




除非你是這個體制裡的獲利者, 否則這些無良企業的手法,

只會讓多數人越來越窮, 那支持這個體制的意義何在?

讀經濟學, 結果就是讓自己窮的心安而已?

那就不必花那麼多年去念經濟學,每天在家念佛經也能有同樣效果,

何必浪費時間去讀書拿學位呢?





3325km wrote:
這個連結還留著 wa...(恕刪)


北歐等一些國家的狀況剛好就是反證...
fisheriestw wrote:
北歐等一些國家的狀況...(恕刪)

北歐那來的反証,都是困死在社會福利制度上。
台灣慢了五年,再過五年就接近那個狀況了。也會困死。
社會福利制度,就是干預,就會有反作用力,
不是不能作,但要謹慎保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