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打不下?星國打給你看


kantinger wrote:
新加坡製造業傳產有裕廊工業區 科技跟電子也有 並且就不學台灣的大幅度掏空外移


你如果說新加坡的物流業很強,真的
你如果說裕廊工業區的石化業很強,真的
但你說從來跟製造業掛不上邊的新加坡製造業很強,呃,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吧

有數據可以貼來看看嗎?
到底你所謂很強的製造業佔了裕廊工業區或是整個新加坡多少比重?
而新加坡的製造業有多少工廠不在國內?
還有還有,裕廊工業區製造業的本勞外勞比例又是多少?


你一直說新加坡有裕廊工業區,但你知道臺灣有超過60個傳產工業區嗎?
你說製造業大幅度掏空外移,那叫這些工業區的廠商和22k勞工們情何以堪
而且你的控訴應該是要對這些外移的企業去說吧

不過呢,當這些外移企業要鮭魚返鄉時卻又被罵成是鯊魚返鄉
臺灣人真的很想要這些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嗎?
真的很想要多點22k工作職位嗎?
玩球囉~~~

kantinger wrote:
新加坡的製造業會跟政府說
不把生產都搬到對岸搞不下去嗎?


當然不會
因為新加坡政府要的是技術密集,他看不上眼的你吵到翻天也沒用
那些勞力密集的製造業要嘛早就走了,要嘛根本就沒落地過
再不然就是只能依靠大量鄰國外勞

而且臺灣最現實的問題是...
這些製造業所創造出來的低薪工作機會,臺灣人要嗎?
玩球囉~~~

robertren wrote:
當然不會因為新加坡政...(恕刪)


一樣都製造業新加坡就技術密集台灣就勞力密集
一樣都到海外新加坡就國力的延伸台灣就一堆掏空外移
兩國製造樣佔gdp比重接近但成長跟薪資平均水準差那樣多
之前金融海嘯最嚴重台灣法拍屋創過高多少自住的
台跟新的經濟政策就在台對做生意的管太鬆

HappyDavid wrote:
當房產無利可圖時, ...(恕刪)


真有辦法喔,說來聽聽吧,記得要可以執行的喔
如果價格要由市場決定,哪來的可以控制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不過新加坡 買房有個好處

n年後 房子改建 政府會出錢 幫你 統一規劃 哪像鬼島 都更...

而且新加坡為了因應人口越來越多 政府要把房子越蓋越高啦
新加坡傳統製造業移去新山比較多
結果新山房子漲了好幾翻
新加坡房子愈蓋愈高,很悶熱

yngwiemore wrote:
新加坡傳統製造業移去...(恕刪)


據傳當初李光耀 為了把市區優化

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才把工廠趕出住宅區

還有很激賞他一點 這是台灣大部分的政治客 必須都要學習的課題

第一 為了解決市區塞車問題 把學校移到郊區

第二為了要保留牛車水大廈 居民一直抗爭 到後來李顯龍一句話 留

公園先生 wrote:
據傳當初李光耀 為了把市區優化

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才把工廠趕出住宅區

還有很激賞他一點 這是台灣大部分的政治客 必須都要學習的課題

第一 為了解決市區塞車問題 把學校移到郊區

第二為了要保留牛車水大廈 居民一直抗爭 到後來李顯龍一句話 留
...(恕刪)


新北中永和原本規劃是花園都市, 但在台灣政客金主合力的演出下, 公園綠地變住宅建地
變成了現在這副鳥樣..
台灣有工業用地當住宅推的嗎?
反過來做新加坡學的來嗎?
robertren wrote:
加印花稅,降貸款上限,降貸款年限......
看看新加坡打房政策的內容就知道臺灣絕對做不到
因為會被民衆罵到翻~


降貸款上限:政府規定房市熱區第二屋貸款上限6成,這個有做到
降貸款年限:政府規定房市熱區第二屋不得使用寬限期,這個手段也提高投資客的月付款,跟新加坡的政策異曲同工
印花稅:第2屋政府規定2年內移轉都要課徵15%奢侈稅

政府都有打房只能說投資客的財力雄厚
可以看一些房市熱區的新成屋點燈率這麼低,房仲網站又沒有案件可以銷售,原因全都被政府送進做奢侈稅的監
我舉例南港經貿園區3房3000萬自備款就要1200萬(4成),貸款1800萬,月付款就要近10萬,2年內轉賣要課15%的奢侈稅(一般人能這樣玩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