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ts wrote:今早看新聞廟方說夏天天氣熱,有時一天要丟掉幾百個龍眼米糕.......偏遠地區小朋友吃不飽,行天宮在丟米糕..(恕刪) 李楚華說,讓廟方決定革新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供品過度浪費。他表示,許多信徒買附近一個十元的小米糕供品,拜拜後就留在供桌上。原本廟方都會捐給弱勢團體,但這兩年民眾擔心有防腐劑,廟方也不敢捐贈,平日一天要丟掉上百個,初一、十五大日子,一天更要丟掉上千個,「倒到手軟,真的很浪費!」他指出,有信眾會將供品餅乾、零食留下,廟方一開始捐給育幼院,但育幼院後來認為這些食品不健康拒收,如何處理供品讓廟方很頭大,「食物太多,好好的食物變成垃圾太可惜了。」
三貓之僕 wrote:文化並非全是好的...(恕刪) 民間信仰傳說燒紙錢的習俗來自東漢。據說是造紙術發明者蔡倫之弟子尤秀才,想出的推銷「紙張」手法:尤秀才假裝重病死去,而其妻告訴所有鄰居,若將紙張剪成「銅錢」形狀焚燒之,賄賂神祇,死者即可復活。鄰居都不相信,後來尤妻一燒,尤果然立刻復活。於是「紙」立刻成為最暢銷的產品。---對呀,如果是被這種"騙"了幾千年的文化,不要傳承下去比較好我支持行天宮~饅頭一詞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時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以討孟獲。根據當地的習俗,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遂命人以白麵裹肉蒸熟,代替人頭投入江中。諸葛將其命名為「瞞頭」,即欺瞞河神之假頭之意。---舉個誇張的例子,如果現在還有割人頭祭祀這種習俗...還是改用別的方式比較好不好的文化就該改掉既然現在都知道造成空氣汙染,也對人體有害,就該改掉了
囧安那 wrote:今天看新聞報導台北行...(恕刪) 超推的 率先帶頭做表率如果虔誠跟心意並不是是用 燒的金紙多寡跟拿著香多寡來看賣米糕的也差不多要失業了問題是 假設如同行天宮說的 每天都有幾百個 米糕 當廚餘浪費 我也覺得大可不必了雖然那時候我去的時候還是乖乖買來拜--------------------------------------------------------------先看完這篇新聞...連住家附近弄燒烤 炭火沒處理好都可以被反應了 你想想香火鼎盛的廟宇 住附近的人怎麼辦...行天宮禁相禁供行天宮每年近千萬人次參拜,即便減少燃香量,還是會引起附近居民和信眾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