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年初的太陽花可沒反對過簽服貿
而是反對沒有謹慎評估的隨便亂簽,因為條文不能改,所以必須要退回才有改的機會
不然何必要喊重啟談判
政府事前開的公聽會頗可笑,產業代表與會提出的建言最後完全沒有採用,完全就是形式上做個開會的樣子
實際決策的還不是就那幾個官員
結果負責談判跟決策簽屬項目的還被自家的執政黨控告是"共諜"

如果一間公司多項合作決策是敵對公司派來的間諜規劃的,知道事實後你還敢信之前的合作案?
不用趕緊檢查一下重新評估嗎? 現在看到就是某群人一個字都不想改就想過,還怪人家杯葛

其他國家的FTA跟ECFA等各種貿易協定在現今全球化的世界是絕對必要的經濟補藥
不過要怎麼簽,如何照顧受衝擊產業,如何確保企業在中國的壓力下保持競爭力
都要考驗主事者的大智慧
另外東協.TPP那些都是以國家的立場去參加的,在這個島上當然承認我們是獨立國家
但對岸可不這麼認為,不然當初想加入WTO.WHO就不會那麼受到層層阻撓
這個可不是台灣自己想加入就加入的...
這個一年再如何增加台灣貿易量都比不上台灣的年金改革
1. 中韓是服務和貿易一起談的,台灣是服貿先行,韓國有國會背書
2. 中國和台灣很難談成貨貿,因為馬政府不可能明白的開放農產品(支票),資源性產業(如水泥)一堆財團把持,那大陸能出口什麼到台灣? 大陸連談都不想談吧
3. 台美FTA(TPP)更不可能,這是媒體和國人自high的,這要更自由化,別忘了政府目前一堆國營事業,還會用各種補貼來做弊,這也日韓加入後同恴,汽車產業保護幾年了? 這麼保護,日韓美根本不想要台灣進來
美韓談FTA就沒財團和人民的阻力嗎? 選擇需要競爭的產業有完全偏任何一方嗎?
而財團也樂於接受競爭,台灣就叫小老百姓的服貿去接受競爭,汽車業資源性的就躲起來
--
我覺得行政院先改改自己吧,不然人民根本支持不下去,叫人民自由化,自己連個國營改革都縮回去
自己的國營事業和財團法人躲在舒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