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升斗小民只有"徬徨",看不到明顯且立即的好處。
只是,現在國際間經濟已經早就"大就是美"的時代,靠小企業單打獨鬥的歲月已經過去了。
小民手握選票,眼紅財團得利,原也人性之常。只是,不讓財團有利可圖哪來薪水階級的高薪空間?
要讓財團打消外移的念頭,靠的是"在台灣經商也不比別處差、甚至更好",而不是仁義道德或民族主義。
要是你手上掌握數百億台幣要投資,你怎麼選"下手的地點"?台灣拒簽服貿,會有甚麼效應? 不簽服貿起步成本就輸人家3~7%,要是你是台灣本土財團決策人之一,你有何打算? 後續影響是甚麼?
先讓企業有錢賺,他才願意根留台灣,台灣的失業率才會降低。企業訂單好才會大量用人,缺人之時薪水自然上漲。反之,用人數量少少、到處有人要應聘,不愁無人可用,薪水如何漲?
我說的是最最最...粗淺的平常事理,但台灣現在就是意識形態掛帥到連基本事理都不顧了的社會,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