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tses wrote:
所以希望政府能在接下...(恕刪)

打房才輸的好嗎,不然台灣是自住的人票多,還是沒屋住的人票多?
既然要政權交替了,那又做這親痛仇快的事,又不是腦子進水了
一邊希望薪水提高,一邊希望房價下跌
以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
這兩件事邏輯說得通嗎?
moblemoble wrote:
六年前房價與今相比天...(恕刪)
這要問問那些財團,最重要的一定要問自由時報的林董,土地炒作愛台灣出類拔萃
shitses wrote:
你是太天真還是好騙我...(恕刪)


你好厲害啊,嘴巴說說大陸人用台灣人頭買,大家就會信??

炒房最厲害的還不就是自己人,大陸人來是可以炒多少間房

這年頭網路隨口說說的還會有人當真嗎......

提不出任何數據,只口頭說說大陸人來炒房,真好笑

aopen168 wrote:
這要問問那些財團,最...(恕刪)

榮三~~台灣有你真好
shitses wrote:
你是太天真還是好騙 我住的社區32戶就...(恕刪)


真巧,我們社區也有這樣的
不過他是香港人,一脫手海噱十幾億
香港人炒的更兇啦
其實很多中產階級也是靠炒房過生活,其實炒房除了收入低的階級外,通通都在炒,不限於財團,所以房價會跌嗎?呵呵,不可能
就都市發展理論來看,

2000年前後,因為921、美國911、外加SARS,台灣的房屋市場交易凍結。房價到谷底,這可以稱為B事件。

因為B事件,所以陳水扁政府提出降低土地增值稅,試行兩年後覺得效果不錯,慢慢恢復土地增值稅在政府稅收中所佔比例。

所以2005年修法,確定土地增值稅減半法制化。這是C事件。

接著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台,又遇上次貸事件,經濟不好,美國開始印鈔票,

為了吸引鈔票到台灣,馬英九政府修改遺產稅跟贈與稅,除了調高免稅額之外,全面降低兩稅為10%。這是D事件。

其次,馬政府同時在提升兩岸往來的過程中,過渡理想化,認為所謂的『讓利』,是中國對台讓利。這是E事件。

近年來大概就是這幾個事件,導致熱錢湧進台灣,開始把房屋市場,當作純粹的商品市場,而執政當局,更因為從房屋交易上,收取穩定的稅收,佔整個國家稅收極大比例(約20%),在產業外移的趨勢下,全國GDP下滑,房屋市場交易的熱絡,在統計數據上有很漂亮的施政成績。

這是造成今天這波房價高漲的原因。

當然還有許多次要因素,但大的因素大概是這些。

眼尖的人應該發現了,上面有BCDE事件,那A呢?

確實還有很多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就複雜了,國民政府來台後,蔣總統為了反共復國的宣示,不准中央政府動都市計畫這一塊,(比方你看中央政府的機關,都還在用日本人蓋的房子,而不是出來興建新的機關,台灣還有那個地方政府還在用日本人蓋的官舍?應該沒有了吧?地方政府都能蓋新的官舍,為何中央不動?沒錢?)

台灣的都市發展在1980年代之前,幾乎是沒有什麼變動的,但是隨著經濟起飛,原本是郊區的變城市中心,農地變成郊區,市中心變成經貿城,整個制度就發生大崩壞,打個比方,就像一個瘦子,健康的活了二十歲後,突然在三年內從70公斤,暴增到200公斤,會發生什麼事?大家應該很好想像。

失控的都市發展、都市化,在1980年代末產生社會問題,比方無殼蝸牛運動。

因此,1980年代末,李登輝政府一度要搞修正,包括王建煊提的財稅制度改革、包括內政部的容積率管制等,1980年代末,台灣經濟很熱、股市很熱、房屋市場也很熱,1995年前後到達高峰。

然後,不正常的過熱,因為修正沒有成功,一切就開始變化了,這是事件A,所以才會發生事件B....


tdbigman wrote:
近年來大概就是這幾個事件,導致熱錢湧進台灣,開始把房屋市場,當作純粹的商品市
場,而執政當局,更因為從房屋交易上,收取穩定的稅收,佔整個國家稅收極大比例(
約20%),在產業外移的趨勢下,全國GDP下滑,房屋市場交易的熱絡,在統計數據上
有很漂亮的施政成績。
...(恕刪)



最近幾年因為一連串打房措施 , 房地產交易其實並沒有很熱絡啦 ...

今年甚至可能創13年來新低呢 ~








[延伸閱讀] 101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329,741棟 年減8.3%

潛出水面 wrote:
1.台灣人習性愛購買...(恕刪)


讚同+1
很多人躺著賺就有一堆奴隸幫他賺錢了,
但更多人做到沒日沒夜只為養活全家,根本別奢望買房.
哪個開放非自耕農買賣農地

到之後

農地算坪賣還一堆農舍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