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正義 勞工報酬占比史上次低


yuyu0000 wrote:
1.鷹架工是我所從事...(恕刪)


[要是 1% 自備額能買帝寶 相信大家都很樂意投資]

後面付出才多

自備1%剩下貸款99%的利息就被壓垮了

大樓管理費~~~~~~也是沉重的負擔




虎克貓 wrote:

你確定,對公司而言,勞資雙方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樣的?

不是替老闆說話,但勞資雙方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樣的嗎?

有一種叫"盈虧"或稱"金流"的壓力,似乎是資方在負擔!!



勞資雙方付出的項目不同,但基本上我相信努力工作的態度應該差不多...


盈虧與金流你確定不會影響到勞工?

公司虧損或負債時,老闆們不會砍勞工的薪資福利嗎?

這些東西都是會轉嫁的,就像產品的成品高低必會影響到售價的高低,

但是我相信當公司賺錢時,極少有老闆會替員工加薪的,

就像產品售價高低不會影響到成本高低是一樣的道理...


人都是自私的,當有錢可以揮霍時,

誰還會轉身看看過去辛苦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誰還會體恤那些一同打拼過來的弟兄們,是否也跟自己一樣過的幸福快樂?

當企業資方視社會責任為無物,當勞方為芻狗時,

這個社會和國家必將陷入階級對立之中,

動亂與滅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pingyingtu wrote:
但是台灣企業是賺錢了,但是本土的職缺並沒有多到要提高薪資,
來搶員工,22K要做不做,不做後面還有人搶著要。
最大的原因就是,職缺是在大陸工廠,而不是台灣工廠。...(恕刪)


本年最佳論點!
pingyingtu wrote:
但是台灣企業是賺錢了,但是本土的職缺並沒有多到要提高薪資,
來搶員工,22K要做不做,不做後面還有人搶著要。
最大的原因就是,職缺是在大陸工廠,而不是台灣工廠。...(恕刪)

產業升級,結果造成一些行業變成夕陽產業,這是另一個問題。

歐洲、北美和日本比台灣還要早幾十年進入這個時期,但它們並沒有這麼嚴重的問題,那又為什麼?

本來,台灣在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起來了,把低端製造業遷往大陸和東南亞,島內的經濟也應該轉型的,把大量的工人轉職成管理人員、培訓人員、市場營銷甚至是研發人員才對。

結果呢,政府一方面沒有約束企業,任由它們解雇工人,26k->24k->22k->17k,反正大陸的工人只要10k就很滿足了,把工廠搬過去就好;政府也沒有用稅收、優惠、限制等政策促使企業把傳統製造業的工人培訓成上面說的管理、培訓、市場、研發等高技能人員,反正解雇工人,稍微用點手段,連資遣費都可以省下;政府更沒有監控企業利潤的分配,讓企業越來越貪婪,反正就算是減薪裁員也不會有懲罰,用促進經濟的名義,企業所得稅可以越來越低,全部變成資方的利潤。

看起來是“職缺是在大陸工廠,而不是台灣工廠”,實質就是,台灣的政客們根本沒有為勞工階層代言。

更糟糕的是劳工阶层自己都還沒看破這一點。你們參加大腸花,反對ECFA,可曾想過,如果台灣這樣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實體,如果連服務業都不敢和大陸競爭,是不是今後在台灣之外的整個世界,大陸廠商進入哪個市場,你們就退出那個市場?

本來引入大陸資本,可以促進競爭,讓就業市場有更多的機會,讓資方不得不提高勞工福利挽留雇員。結果卻被懶人包解釋為大陸人會偷渡台灣,搶你們的醫保資源!那麼多人還不動腦子,無條件接受這種洗腦!

真是笑死人了,一個腦子正常的大陸人,會拋妻棄子,跑到台灣做黑戶,打黑工,在這連勞動法都沒有的地方,去賺你們12k還是15k的外勞薪水?

知不知道在大陸也有醫療保障體系?一個人如果參加基本的職工醫保,每月交一百多元,就已經可以覆蓋85%的重大疾病醫療費用?如果再購買補充醫保,可以覆蓋到包括日常小病在內的95%以上的醫療費用?大陸有錢到台灣辦企業的人,會稀罕你們那點醫保資源?

ECFA這件事被攪散了,得利最大的是壟斷台灣經濟的資方。台灣的社會缺乏活力和競爭,他們就可以繼續在台灣肆意盤剝勞工,把22k變成17k、15k...反正你們也沒有別的就業機會是不是?恐怕現在,有人在幕後正笑到肚子疼呢。

再想想,你們那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勞基法,用了這麼多年了,被資方當作廢紙一樣想踩就踩,怎麼不見你們佔領立法院去要求修改,讓它至少跟大陸的勞動法一樣真的起作用?

總而言之,台灣的社會分配不公,身為勞方的各位,想沒想過自己的責任?
windman1970 wrote:營業盈餘升 進大股東口袋 〔記者鄭琪芳...(恕刪)
照我看來,小七的工讀生最辛苦也最忙,應該比照總經理薪資才對!樓主要不要加盟小七?
iantsai74 wrote:
產業升級,結果造成一...(恕刪)

別怕,完全執政以後就可以做到公平正義了!基本薪資大躍進,人人買得起房的。

s851028 wrote:
別怕,完全執政以後就...(恕刪)


大戶條款又延後延後實施了,01上幾乎沒人再談.....
藍綠都一樣啦
每每談論到類似這種議題就會有白木掏出藍綠問題
你馬幫幫忙,難不成你擁護的那個黨能養你和你家人一輩子嗎?

需知道他們都是站在資方那面的,不然我們資方怎麼能每年換新的超跑好幾台呢?
豪宅一戶一戶買
幹話黨功德滿天飛

RSS11 wrote:
每每談論到類似這種議...(恕刪)


當企業一直成長
而企業裡的員工勞務價格卻節節降低
顯然,企業的成長,有一大部分貢獻來自於壓榨勞工的勞務
也顯然,勞工的勞務貢獻,並沒有得到適當的回饋

一個成功的企業,適當的勞工報酬佔比
必須使勞務回報隨企業的成長而成長

以此看來
台灣大部分的資本家其實並沒有創造些甚麼
他們只不過不斷的壓榨勞工,壓榨基層(尤其是房地產)來賺取獲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