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lover wrote:
台灣建商的開發是跟著機場跑,再過個幾年桃園機場周邊蓋滿房子,難不成也要搬走嗎?
所有的公共建設 都會帶動周邊地區的開發, 所以除了建商在土地作開發外
還有帶動商業(租車 飲食 住宿 開店...)
所以機場建設 帶動開發就是倒因為果, 台灣建商開發跟著機場交通跑?
其他的人 都沒有跟著交通開發 有新的生活型態?
那麼 火車 高速公路 高鐵 船舶 都是台灣建商跟著交通建設跑出來的?
所以 所有的人都要搬家?
有一個被我加了黑名單, 編輯回文討論到桃園機場,
依照本篇邏輯, 討論松山之外 舉出雪梨的例子 本人討論以後 無可辯駁
把話題轉到桃園機場, 但是 很明顯 在雪梨這個話題上 接不下去 可以結束
好~~ 換討論桃園機場
桃園機場 剩下一條南跑道 各位知道嗎?
2014年的旅客 以及航次的負荷量 已經超出標準計畫數量(超載)
才急忙加蓋 第三 第四跑道
捷運線的建設 交通黑暗期 影響許多居民 但是 其實這些交通黑暗期
捷運沿線居民 在忍耐過之後, 桃園機場的空中交通 其實也沒有改善 你知道嗎?
這些 都是建商跟著機場跑 跑出來的???
Brian 168 wrote:
所有的公共建設 都會帶動周邊地區的開發, 所以除了建商在土地作開發外
還有帶動商業(租車 飲食 住宿 開店...)
所以機場建設 帶動開發就是倒因為果, 台灣建商開發跟著機場交通跑?
其他的人 都沒有跟著交通開發 有新的生活型態?
那麼 火車 高速公路 高鐵 船舶 都是台灣建商跟著交通建設跑出來的?
所以 所有的人都要搬家?
有一個被我加了黑名單, 編輯回文討論到桃園機場,
依照本篇邏輯, 討論松山之外 舉出雪梨的例子 本人討論以後 無可辯駁
把話題轉到桃園機場, 但是 很明顯 在雪梨這個話題上 接不下去 可以結束
好~~ 換討論桃園機場
桃園機場 剩下一條南跑道 各位知道嗎?
2014年的旅客 以及航次的負荷量 已經超出標準計畫數量(超載)
才急忙加蓋 第三 第四跑道
捷運線的建設 交通黑暗期 影響許多居民 但是 其實這些交通黑暗期
捷運沿線居民 在忍耐過之後, 桃園機場的空中交通 其實也沒有改善 你知道嗎?
這些 都是建商跟著機場跑 跑出來的???
我是覺得一碼要歸一碼

桃園捷運的交通黑暗期,是捷運的,是 高鐵 ... 公司 煩惱
桃園機場的交通黑暗期,是機場的,是 機場 ... 公司 煩惱
捷運沿線居民 忍耐 捷運的交通黑暗期
這些居民 1 不見得都在 大園 ( 機場站 )
這些居民 2 不見得都會 坐捷運
3 會搭乘捷運的,不見得 100 % 會 捷運坐到機場站
機場的話 ...
我還是問,您支不支持花將近一百億美金蓋離岸機場 ?

臺灣很多人很高興坐 はるか ( Haruka ) 關空←→京都

或者再怎麼樣一定要坐 鋼鐵人號 ラピート ( rapi:t ) 關空←→難波

忘記那個「關空」,近百億美金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我是覺得一碼要歸一...(恕刪)
您好, 您發表的是比較理性論事的言論,
我也比較針對問題點討論,
本人說過, 因為看過其他地區機場 相關的交通建設(例如巴士 捷運...)的配套運作
所以, 把代表一個地區的交通門面, 機場拿出來討論, 來評論桃園 & 松山機場
姑且不論 松山機場立地條件, 適合不適合存在 (這個問題在其他篇幅裡 有發表)
暫且集中討論 桃園機場問題,
桃園機場 如同其他人 其他篇討論裡, 都有提到, 原本有南跑道 北跑道 2條(其他支線忽略不談)
原本桃園機場的旅客的使用數量
在國際機場協會公布的全球機場服務品質(Airport Service Quality Award)評比報告中,
2009年為第27名[11],
2012年為1,500萬至2,500萬旅客量分組第3名[12],
2013年為2,500萬至4,000萬旅客量分組第3名[13]。
另外 在維基的統計數字中, 桃園機場在
(2014年)客運量 35,804,465 人次 (3千5百8十萬人)
航廈有第一第二(第二航廈擴建要到2016年底) 跑道有南跑道 (北跑道要到2016年1月 現在不能用)
所以計畫旅客年服務容量 : 1,500萬人次 + 1,700萬人次
3200萬人次 (算到2016年底是 3700萬人次)
對應 2014年是夠 但是 時差有2年 2015 跟 2016增長還無法負荷
所以 有人提到為何在桃園機場出發的班次 會多花時間 航廈不夠用 跑道更不夠用
這沒有說明問題嗎? 沒有好好規劃 所以用這個理由 反推捷運線 以及 松山機場問題
因為桃園機場不夠用 所以松山機場不能廢 也不要討論廢, 捷運線建設也可以遲緩 那是捷運公司問題
其實 我覺得 這只是在比爛
我們的生活 不是要進步 是要接受比爛的理由 繼續忍耐不方便 以及不安全嗎?
花將近一百億美金蓋離岸機場 : 這個問題已經牽涉到政府預算, 基本上 這是沒有答案的
龐大的投資 目前在民間跟政府立法院 議會各級民意代表 都是不會形成決議, 我認為實際點 改善問題
比較能夠聚焦
Brian 168 wrote:
...(恕刪)...
航廈有第一第二(第二航廈擴建要到2016年底) 跑道有南跑道 (北跑道要到2016年1月 現在不能用)
所以計畫旅客年服務容量 : 1,500萬人次 + 1,700萬人次
3200萬人次 (算到2016年底是 3700萬人次)
對應 2014年是夠 但是 時差有2年 2015 跟 2016增長還無法負荷
所以 有人提到為何在桃園機場出發的班次 會多花時間 航廈不夠用 跑道更不夠用
...(恕刪)...
一、
北跑道要到2016年1月
答︰
「機場」交通黑暗期 2016 年 1 月 即可解決

二、
機場『捷運』的交通黑暗期
2016 年 3 月 ... 還不知道能不能解決


我"覺得"〔試營運〕起算,系統穩定一年,才算解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2016 年 3 月 ... 還不知道能不能解決
很抱歉 我的訊息還停留在 機場捷運2015年12月底通車
或許我還不夠關心, 但是 在我個人認知 又延期了
補充下文 機場捷運公司還是政府工程, 往上推 主管機關都是政府裡的, 跟桃園機場分開討論...
桃園機場捷運之前身,為中正機場捷運與桃園捷運藍線計畫。
前者原計畫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興建臺北-機場段,後者則為台灣省政府所規劃的路線。在2003年政府決定收回自建後,桃園捷運藍線的機場-中壢段併入辦理,建設經費為新臺幣1138.5億元。中正國際機場於2006年9月6日改名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原以舊稱定名的計畫名稱亦隨之作出相應修改。不過,先前簽訂的相關工程契約由於修改不易,表定工程名稱仍維持舊名「中正機場聯外捷運系統」。
此捷運線最初規劃為臺北捷運紫線,原由中華民國交通部採用BOT模式委託民間企業辦理,後改為政府自辦並交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規劃與興建,同時將桃園捷運藍線納入工程範圍,兩線完工通車後將直通運行;而未來之營運事宜,經中華民國交通部依照《大眾捷運法》的相關規範,採用「指定」方式交由桃園市政府成立桃園捷運公司來負責,並納入桃園捷運系統,惟仍以紫色為該路線的代表色[4]。開行快速直達車、普通車兩種,其中前者可於35分鐘內聯絡臺北車站與桃園國際機場,達到快速輸運旅客之目的。
下次樓主的文都要護貝
還會在別人回覆之後偷偷回去修改內容

被打槍就把別人給黑了
專業度實在夠水準
言歸正傳,如果依這位"專家"的意見
不只松山要搬,小港要搬,連對岸上海的虹橋也要搬
澳洲雪梨要搬
因為全在市區內,對人民生活財產影響太大了
什麼?有靠海的不用搬,如果有狀況機師會停在海上,不會影響市區
喔,如果機場內出狀況咧?在專家的標準裡,告訴你不算,還沒開始飛的怎麼算

如果都要算,
麻煩專家把一縣一機場的日本納入通盤考慮
一市兩機場的羅馬跟巴黎
更有三機場的紐約喔
大建商只要建案不蓋在附近,他的言論就沒有關係就算中立且善意的建言
這麼天真的想法真的不多見
連建商會養地,合建都直接忽視
唉,紙上談兵人人都能說,跟一個不住松山的人扯一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