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推「巴鐵」解決塞車 1輛能抵40輛公車

odyssey824 wrote:
說巴鐵可以轉彎的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

一個關於巴鐵的科普報告

基本上巴鐵應該跟之前TESLA執行長Elon Musk押注的真空管高速鐵路差不多, 理想美好, 實際執行困難重重,
而且國家還要非常有錢, 要一直有錢下去才行, 因為後續的維護肯定會拖垮很多國家的財政.

這玩意兒在幾十年後隨著技術的發達而有可能會實現, 但現階段應該只是個夢想....
...(恕刪)

我不知道現在的日本還有沒有

以前的日本做過這種事︰

反正是一種需要特殊軌道的特殊巴士

那就 ... 這麼做



至於是不是所謂的〔新交通〕的前身,我不知道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odyssey824 wrote:
說巴鐵可以轉彎的可...(恕刪)
不成熟地方可能不少,但我看到的是其創意

別人提出一個創意,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加上其他創意或改進,讓它可實行?


嫌目前樣品不夠高,公車過不了,是不是可以加高?

嫌結構不夠完整,是不是可以加強結構,讓它更安全?

火箭不也是從失敗中慢慢改善改進成功的?


我相信以現在科技,讓它可實行並不難,不是多難的東西

當然以新創者個人或小公司,它們自己慢慢摸索,只要不打壓,也可以成功,只是時間會拉長罷了


當然自己沒點子又愛瞧不起別人點子的人一堆,所謂嘴炮,大家都知道

kegabu wrote:
不成熟地方可能不少...(恕刪)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imhung wrote: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美國好像示範過

沒錢,就 QE

嗯,要再補三個 ,因為 QE 四次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這就是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高架式BRT啊, 只是把專用道高架化而已,
跟巴鐵不太一樣.

巴鐵現在的問題還是在於現在的城市道路規劃沒辦法符合巴鐵這麼龐大的車身,
除非只走直線, 就大眾運輸的效率觀點來看, 蓋巴鐵不如蓋路面電車, 甚至蓋地鐵,
至少後面兩者的後面營運成本比巴鐵要低.

除非是從荒煙蔓草之中蓋的新城市, 像是澳洲首都坎培拉, 才有機會在城市蓋起來之前就把巴鐵放上去.

水云 wrote:
我不知道現在的日本...(恕刪)
創意當然不錯, 但是創意要變得有實用價值, 創意方能有意義.

巴鐵這個創意很大部分是想要用來解決目前中國大陸大城市的壅塞狀況, 路面上公車不可能取消,
但是現階段大城市的公車是跟著一堆車塞在路上, 讓人們使用公車意願降低, 所以基於提升路面
公車的效率, 提升道路使用面積, 巴鐵就是這樣出來的.

但巴鐵有幾個問題:

1. 巴鐵非常耗能. 這麼大的傢伙走在路上, 如果吃油, 油資會很壯觀, 且污染太大. 吃電, 如果用電動車的概念,
必須要帶一個很大很大的電池, 要帶多大能走多遠都要精算, 充電時間也很長, 用快充還要算充電機的功率.
如果用電車的方式規劃, 像是台北捷運這種下方供電的不太可能(底下要行車), 上方供電大概要蓋鐵塔才行,
在市區蓋一堆高壓電塔, 肯定被一堆市民抗議, 而且市容也不好看.

2. 目前城市的道路規劃讓巴鐵不能轉彎, 除非整個城市炸掉重建.

3. 錢. 蓋巴鐵要多少錢? 推動者沒說. 這筆錢誰要出? 要地方政府出, 沒人出得起, 要中央政府出, 肯定會排擠
其他交通部門預算. 更何況蓋了還要養, 光是油費或電費, 地方政府就哇哇叫了, 其他還有軌道保養, 人事支出,
車輛保養等等, 蓋下去政府就等著破產了.
如果是BOT, 哪個企業敢接手? 要回本, 車資爆表, 要遵守大眾運輸的意義, 企業破產.

姑且不論推動者是要騙錢還是吸金, 但是真正讓巴鐵商業化並開始運轉, 還有很長一段路.

kegabu wrote:
不成熟地方可能不少...(恕刪)

水云 wrote:
我不知道現在的日本...(恕刪)
你建高架上面跑BRT

更不用擔心巴鐵這麼大的車體帶來的問題

同樣是要花錢整建

一個有現成技術可以用,一個是空中樓閣要你趕快投資的P2P公司

一個高架不會干擾底下交通,一個是跑起來擺明早晚出事的

應該是解決交通問題,結果巴鐵卻是製造更多問題,有這種天才解法嗎?

網路說說就好了,還動真格的去試,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現在就跟E租寶一樣的下場


總工程師是小學文化阿,中國最愛的民科



kegabu wrote:
別人提出一個創意,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加上其他創意或改進,讓它可實行?

嫌目前樣品不夠高,公車過不了,是不是可以加高?

嫌結構不夠完整,是不是可以加強結構,讓它更安全?...(恕刪)


這本身就是國小畢業的民眾不成熟構想

1.如果下面加高給車過
他本身高度就很難通過
巴鐵要下面留夠高
自己高度也不能超過現有高架橋設計
不然現有交通全部打掉重蓋了

2.結構不完整很大原因是重量
巴鐵號稱可以用在現有道路
就因為每節車重量壓到15噸
15噸就是坊間普通遊覽車的重量
每節跟遊覽車一樣重卻大好幾倍載客300人

如果加強結構、重量增加、接地壓力增加
現有交通又要全部打掉重蓋了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kegabu wrote:
不成熟地方可能不少,但我看到的是其創意
別人提出一個創意,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加上其他創意或改進,讓它可實行?
嫌目前樣品不夠高,公車過不了,是不是可以加高?
嫌結構不夠完整,是不是可以加強結構,讓它更安全?
火箭不也是從失敗中慢慢改善改進成功的?


加上其他創意跟改進當然能做,但是人家是開 P2P 宣稱每年報酬12%的不是做研發的,看起來就不像是會砸大錢真的去做出來。現在連引擎什麼的都沒裝上去,只是一個車殼跟輪子內裝而已。

而且他這個是私人公司要營運賺錢的,不可能像火箭研發那樣研發不惜血本而且每公斤運送成本嚇死人。載衛星升空如果是低軌道每公斤大概20-30萬元(根據這兩年網路上能找到的資料),70公斤的成人不含太空裝得要1400萬元,英國維珍集團提供的上太空旅遊服務一人要700萬元。如果不惜血本用進高科技,結果你每天上班同樣的距離搭一趟車比坐高鐵飛機還貴,你會搭嗎?

喊很容易,正面能量滿滿也很容易,但是做生意跟研發是要低頭弄髒手流血流汗去做的。



大大不妨去投資他們的公司,畢竟您看到了他們的創意,何不去再加上其他創意或改進,讓它可實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