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跟爸爸生出了兒子.但是兒子先命名了, 爸爸後面才取名.所以兒子就比爸爸早嗎???如果是同一種語言, 難道要跟閩南人說, 你們講的叫台語嗎??只因為這個語言先命名為台語了???就算不叫閩南語, 也是叫河洛話.
macacafly wrote:這就跟爸爸生出了兒...(恕刪) 這可以用另一個比喻,現代的物種早就有學名了!但考古學會挖出這些物種的祖先化石,這些化石物種的命名都會比現代物種晚,所以現代存活的物種,比化石還早出現。
人還是自信一點好。新加坡人說英文、馬來話、華語、福建話、客家話,會有些人自嘲英文、華語的口音,但不會有人要正名「新加坡語」。我在想如果哪天北京討論通過,統一規定「閩南語」要稱作「台語」,還是會有人會說「台語」是北京要用來打壓台灣的稱呼。
nubia998 wrote:我奉劝一下带有强列...(恕刪) 即使我不認同樓主的觀點,然而對岸的朋友也不需言語威脅或挑釁。我常常在想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民能更團結,跟土地的感情聯結能更緊密,為了生長土地、鄉里鄉親,拋頭顱、灑熱血,未嚐不是一種人生的實踐。
我武維揚 wrote:咱們看看1951年9...(恕刪) 這樣說吧派大媽生了你,但是生出來的時候派大姑跑來就喊你派星星,隔天派大媽才幫你取名為派大星問題來了,這樣你老媽是派大媽還是派大姑?你的名字應該是派星星還是派大星?
這一串討論下來,發現是兩種不同概念在雞同鴨講。樓主的主文是在說明"台語"一詞比"閩南語"更早出現,(注意,閩南的概念當然比閩南語更早,但並不相干)這一翻兩瞪眼,沒有什麼好爭的,只因為延伸的"台灣人"概念有政治性,所以有人要跳腳了。至於"台語"和"閩南語"的指涉對象,不論就族群或地域而言,前者都是後者的子集合。(這個"子集合"的陳述也是一翻兩瞪眼,但因為延伸概念有政治性,一樣有人要跳腳)烏爾都語和印地語是一語兩國,挪威語和瑞典語就學術上說是方言關係。所以兩方愛怎麼吵都可以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