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逾200處淹水 忠孝東路成河

"遠見"這兩個字,在蔣經國辭世之後,慢慢慢慢地被淡忘;但是也慢慢慢慢地被憶起。

一個城市、國家的現況往往奠基於前任、甚至是前幾任領導者的遠見。
台北市上禮拜有沒有淹不關柯文哲的事,是前幾任的台北市長有沒有"遠見"去做好防洪建設。
台南市上上禮拜淹水也不關李孟諺的事,是前幾任的台南市長有沒有"遠見"去做好防洪建設。
高雄市上上禮拜淹水也不關徐立明的事,是前幾任的高雄市長有沒有"遠見"去做好防洪建設。

那個說他3年治好30年老症頭、把池子蓋在市中心說什麼海綿城市的口號,就別再拿出來丟人現眼了。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thingyo30 wrote:
台北有淹水,柯P取消行程坐鎮指揮中心,不該淹有淹水找原因,有淹水派人清溝


以前台北市颱風來前都會清水溝

台北只要抽水機沒壞不會淹水

這次是積水

主要還是水溝問題

要檢討的是環保局
ET4213 wrote:
新加坡是城市型國家,請注意是"國家" 台北市要跟上述幾個城市比本來就是夜郎自大,不論是人口資源都遠遠不能比,城市要多進步還是要看國家的國力,國家政策、法律制度....


可是兄弟,要超越新加坡是柯市長自己說的,臺北市民當然就拿新加坡來對照檢視臺北市的施政成果。
你要跟柯市長說臺北市跟新加坡比是夜郎自大嗎?
這次KP的確是被水淹了

光台大公館和忠孝東路4段捷運站,2地會淹水就無法原諒

就看KP如何解釋淹水原因

現在抽水機都地下化了,下水道只要不堵住,9/8那種雨勢要淹也不會太高,更何況淹水區域並不是雨勢最大的地區,很多都未達78毫米,你用雨勢過大只能呼嚨一時

怪環保局也不全對,大家都知道水溝清不清,除了平時維護還要看市長是否有重視,淹水絕對是市長的責任,所謂分工負責只能呼嚨一般人

另外有許多的捷運站聯外通道淹水,也顯示KP對治水的不重視,不然像郝龍斌被淹過後,都知道捷運站的防水閘門要管好,KP會重蹈覆轍,除了顯示自己的不用心,北市治水在KP任內毫無長進,只是舊有建設續行,這算是綠色執政的通病,也顯示北市的治水螺絲鬆了.

另外也有人開始檢討,是否還債還過頭,排擠到市政建設,或該解讀KP不會建設,亂花錢又會被識破,因此把錢省下來,算是個只會省錢不會花錢建設的市長.

至少把錢多投入到治水改善項目,加速更換成符合CNS的人孔蓋,至少不會經常上演人孔蓋沖天秀,危及道路使用安全.

這次9/8北北基強降雨,北市KP&基隆林右昌算是被水扁,新北朱立倫算輕騎過關

雙北還不能稱之為災情,基隆就慘多了,但跟8/23南部大淹水,動輒淹少高度>50CM還算是小兒科,連比都沒得比.
summer0716 wrote:
民 意 調 查 中...(恕刪)


確實歷史久遠很多資料不好找了

不過連納莉風災後北市重新爭取整治基隆河的預算

中央(陳水扁)仍然沒有同意

後馬自籌財源處理

其實這段堤防有個故事

親水主張者認為馬只會蓋堤防卻沒考慮生態問題

馬則是主張將堤防蓋越高越好

糾纏這些因素確實造成問題延宕

而大坑溪和四分溪被核定上是屬於支流

只要達到50年防洪標準即可(可以生態工法施作)

所以這一段堤防就成為整個基隆河的軟肋

扁不補助經費合於法規

馬想加高則算是有遠見









CogChern wrote:
可是兄弟,要超越新...(恕刪)


其實郝龍斌還有個曼哈頓計畫

Lightwave18 wrote:
其實郝龍斌還有個曼...(恕刪)


現任的市長何時要超越新加坡?
Lightwave18 wrote:
其實郝龍斌還有個曼哈頓計畫

喔!那你何說看看曼哈頓計畫要做什麼?最後為何無成?
iijima_ai wrote:
"遠見"這兩個字,在蔣經國辭世之後,慢慢慢慢地被淡忘;但是也慢慢慢慢地被憶起。
...(恕刪)


有能力沒遠見是個屁
有遠見沒權力也是個屁
有權力沒能力連屁都不如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馬曾希望貪污扁補助加高費用被拒...(恕刪)


你提供的文件,象神是89年的事.
納莉是90年的事. 加高費用是91年的事.
不能把之前淹水的責任推給後面沒通過預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