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newbie wrote:
所以,我搞錯了甚麼?
海洋竹南的數據有在台電公布的數據裡面,
能源局也適時主動公布數據。



因為公家機關無權公布特定私人公司的績效
如同英華威的風機跑了十幾年,卻誰也不知道哪個風場每天發多少電.

https://pro.re.org.tw/use.aspx
工研院有個網站可參考,但是我早懶得看,故障率實在太高!!
甚至連續故障三~五天數據全是零,等網站維護人員心情好才回復.
rdcmd wrote:
我不是電力的專業人員,所以想的不一定是正確
但就邏輯上來提供我的想法
只要在一個瞬間,風力發電量陡降
其它的發達方式可以來得及Cover嗎?


既然不是專業的 看看專業人士的說法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514177&p=1
問題18 台電工程師解答.
Fantaci wrote:
不 颱風來更不發電...(恕刪)

離岸風機可耐較高的風速...
不過這是傳說中的最佳風場嗎?
問題出在那裏?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com/2018/05/blog-post_28.html
話又說回來看海洋竹南都沒動看來真的壞了...不知有人去拍看有人在修理嗎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5-14/124241

lutin111 wrote:
現在不懂政府簽的買電協議是如何?
如果是它發多少電我們都要買,而不是我們缺多少電再跟他們買我們就真的成寃大頭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514177&p=1
請看問題5跟問題18

stunmaker wrote:
既然不是專業的 ...(恕刪)


似乎沒有真正解答我的疑惑
而且看到細節中的魔鬼
第 九 條 運轉與調度
如有因甲方或所屬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之執行安全調度、工
作停電、電力系統發生事故或甲乙雙方設備檢修等因素需要,
乙方應配合甲方要求停機或減載,其因而短少之電能躉售,乙
方不得要求甲方補償。
前項甲方或所屬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之要求停減供電能期
間,乙方超出甲方要求所供應之電能,應於當期購電度數扣除,
不計購電電費。

這個看似合理,卻留下操作空間
感覺像黃煌雄當主委,看似公正
私下卻是張天欽在執行
現在政府已經毫無公信力,別說你相信

stunmaker wrote:
https://www...(恕刪)


先撇下這些技術性問題,問一個簡單一點的

為什麼兩次的標售價格差那麼多
如果都2塊多,是可以考慮的
rdcmd wrote:
先撇下這些技術性問...(恕刪)

高鐵當初也不用錢...最後不出錢就要倒....能不出錢嗎
政府保證收購5萬滿發小時,約14~15年,價格新台幣4.82元/度
前十幾年如果電價這麼高...而且還是在我們不要電時硬塞給我們....到時冬季電價比夏季電價還高?
收完高電價後...倒了會如何?
重點是中國離岸風電自己建可以學到全套技術...我們包出去的做法...什麼都學不到....
https://tw.stock.yahoo.com/q/ta?s=3708
像有錢途嗎

rdcmd wrote:
似乎沒有真正解答我的疑惑


其實目前的發電與用電平衡是透過頻率自動處理的

當某一發電機故障(風機沒風,太陽被擋住)或是用電增加, 則頻率降低,
回饋到發電機組進行升載,提高發電數量
反之如風突然變大,發電量大增或用電減少, 則頻率升高,
回饋到發電機組進行降載,降低發電量

以上的動作是自動進行的,
但是如果發電量變動過大, 造成升降載來不及反應,
因為發電機組不能長期在不正常頻率下運作,這時就會為了保護發電機組, 避免影響擴大
系統就會讓發電機組解聯或是大幅卸載用戶(停電)

而目前待觀察的就是,未來的發電機組升降載速度是否足以因應再生能源的波動
(其實這是為何政府一直加大天燃氣電廠建置的原因之一)
過客4112 wrote:
其實目前的發電與用...(恕刪)


了解了,謝謝

不過基本的問題就是風電裝置容量,必須數倍於發電量是無庸置疑的

rdcmd wrote:
了解了,謝謝不過基...(恕刪)

應該說要分得夠散....同一區多反而差更大...
問題台灣不大..南北氣象差距大半時候不會太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