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 多座核電廠因冷卻水過熱被迫強制關機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鈾沒有發生過嗎? 漲跌是用幾倍在計算的~...(恕刪)


喔 ~ 事實上核電的燃料成本非常低 ! 一般來說就是每度0.1元 , 就算漲了一倍 , 對
電價基本上也沒啥影響
... 一般反核人士拿這個做文章實在有點low ~

可是燃煤及天然氣可就不一樣囉 ! 雖然管道天然氣近年來因為頁岩氣發展 持續走低 ,
不過由於台灣進口只能液化壓縮 , 所以成本隨國際能源價格(原油)起伏 ~~ 當然 現在
國際油價跟前幾年一桶120美元差距很大 , 所以連帶燃煤及液化天然氣成本還算便宜 ~~

不過萬一未來國際原油回漲 , 到時台灣又沒有核電來平抑電價 ...... 那就真的要呵呵了 ~

piwu0540 wrote:
這些年來這麼多老舊核裝置除役 , 也有這麼多新的核裝置投入 , 這些成本
可都是經過精算的哩...(恕刪)

跟你說要爭取外行人支持, 違反常識的話少講,
別人才會相信你.
照你說可以算的那麼準, 為什麼全世界新建核電廠(功率平均)一座比一座貴, 預算還一直不斷追加,
世界各種輕重程度核子/空浮事件的除汙處理善後經費預算也一直不斷追加,
連核電幫世界總舵自己人都說核電貴的離譜,
數十年來新建核電廠(功率平均)成本的學習曲線是為什麼負的呢?
你預測未來(成本精算)這麼準怎麼不去擺攤算卦還是買賣期貨賺大錢還在這裡寫文章?
你說的英國核電廠除役, 照你說他核廢料是搬到別的地方去放,
這個 "核廢料搬到別的地方去放" 的成本沒有算啊?
噢~ "處理再利用" "某人的垃圾是他人的珍寶"... 這老套了.
現在就是沒有嘛~ 現在沒有的東西可以算進成本嗎?
有會計會同意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跟你說要爭取外行人...(恕刪)


喔 ~ 這你就是被媒體洗腦啦 !

核電成本真的高 , 那本身是產煤大國 煤炭完全不必靠進口的中國 , 也不會一直
蓋核電廠啦 !

媒體要拐像你這種階層的還不簡單 ? 舉個例子 , 你還記得幾年前 , 媒體幾乎每
天報導台中的治安新聞嗎 ? 你當時是不是認為台中很恐怖 ?

現在台中換自己人執政後 , 媒體治安新聞焦點已悄悄改成新北市 ... 台中負面新
聞基本上不會報導 ~~ 所以像你這種的 , 是不是就認為台中這幾年進步不少啦 ??


所以說 媒體帶風向反核 真是太容易了 ....
dohan8850 wrote:
核電就算花100兆除役
反核人士也覺得不夠...(恕刪)


呵呵 ~ 現在台灣煤炭及天然氣進口業務基本上是由練姓為主的三大媒
體家族把持 , 每年幾百億的生意 夠吃好幾代了 !! 相較之下 鈾燃料棒
因為體積小 好幾年才進口一次 .... 根本是無利可圖呀 !

所以說 台灣人的子子孫孫 , 也只能乖乖繳電費來供養這些媒體家族囉 !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世界各種輕重程度核子/空浮事件的除汙處理善後經費預算也一直不斷追加,
連核電幫世界總舵自己人都說核電貴的離譜,...(恕刪)


有沒有搞錯 ? 你是不知道現代科技 使用過燃料棒是可以再製的嗎 ?
你要不要看看三大家族之外媒體的的報導是怎說的 ~~

你以為中國近年大力發展核電 , 真的是腦袋一拍就決定的喔 ??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528000007-260405

核能發電的難題之一,就是核廢料的處理。核能專家趙嘉崇近日指出,一般民眾對核廢料有嚴重錯誤的概念,認為核廢料一旦從電廠拿出來以後,就變成永遠的廢料,必須要永遠儲存而沒有辦法解決。他表示,2018年5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有關於核能廢料處理法案,讓美國核能界可以把核廢料重新拿出來提煉

趙嘉崇是麻省理工學院核能工程博士,曾直接參與分析日本福島核災事故。這次在「一本初衷僑社頻道」發表他對核廢料的看法。

為什麼核廢料還可以提煉?美國此次法案意義為何?趙嘉崇解釋,在核電廠用過一次的核燃料棒,其實不是廢料,可以再一次提煉作為下一代核能電廠用的燃料

趙嘉崇表示,2018年5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核廢料國家政策修正案(H.R. 3053,the Nuclear Waste Policy Amendments Act of 2018),獲民主、共和兩黨支持,主要目的是啟用「亞卡山」(Yacca Mountain)核廢場,所有用字一律修正,例如核廢料「儲存」,改為「儲存、監控、回收」;趙嘉崇強調,「回收」就是可以再提煉。

趙嘉崇指出正確的觀念是,核電廠內用過一次的核燃料棒不是核廢料,因為裡面還有90%能源還沒有被提煉出來。核電廠內用過一次的核燃料棒,其實只用了5%的能量,還有90%的能量還沒有被提煉,到最後5%才是真正核廢料

趙嘉崇表示,近10年來科學家發展出來的技術,可以把剩下5%純粹核廢料完全消除同時可以發電。消除的方式有2種,一種是放在下一代核反應爐一同發電並消耗,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微軟比爾蓋茲就成立泰拉能源公司,從事這方面的設計,叫做「行波核反應爐」。

另一種方法是用「加速器」,「加速器」在5、60年前被物理學家應用,現在被核電工程界應用在消除核廢料的工具。

「加速器」可把質子加速變成「高能質子」,打到箭靶物質,箭靶物質遇到高能質子,會產生很多不同能量、特殊能量的中子,再彈射到旁邊的核廢料,核廢料會變成沒有放射性的元素,同時產生能源,還可以發電。這套系統很多國家都很有興趣,「加速器應用」也成為一項新的專業領域,也有非常好的遠景。

不過另有核能專家卓鴻年指出,此法案(H.R. 3053)只在美國眾議院通過,尚待參議院審議;並且只是想要重啓 Yucca Mountain Project以及讓能源部可以選場址,未提到核燃料的再處理。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噢~ "處理再利用" "某人的垃圾是他人的珍寶"... 這老套了.
現在就是沒有嘛~ 現在沒有的東西可以算進成本嗎?...(恕刪)


台灣現在是沒有沒錯 , 但是俄羅斯 法國 英國 中國有這個技術 .

美國今年也修改法規 , 看來跟其他國家一樣再製燃料棒應該也不遠了 .....


===========

中國科學家最近在核電技術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核工業集團實現了核動力堆燃
燒後核燃料裡的鈾、鈽材料的回收,成功研製出合格的鈾產品和鈽產品。如果在動力堆
上循環利用這種材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中國已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
五十年至七十年,變為足以使用三千年


這項技術突破將使中國在國際核工業領域具有更大發言權,甚至起到帶頭作用。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1/03/3915072_0.shtml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邏輯頗為奇怪~人...(恕刪)

不用核能發電
你要用什麼發電?
用愛發電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基本上台灣幾乎什麼...(恕刪)

當然有暴漲過,問題同時間其他燃料狀況又如何?一般時候呢?鈾燃料棒本身就是能用很久的東西,進口次數不會像燃氣跟媒這麼頻繁。至於價格不是約簽了就不動,保障供應權還比較實際。台電的煤價格是每年議一次,天然氣如果是大潭電廠則是每月計價。核燃料棒雖然沒寫,不過核電廠每18個月汰換1/3批,所以進口年限可以拉更長,另外燃料的價格只佔核燃料棒一半多一點而已。台電本身也有做出成本比較。
http://www.taipower.com.tw/tc/chart/b07_發電資訊_核能營運現況與績效_歷年全系統與核能發電成本比較.html

天然氣十年看跌,你都拉到2007~2008,鈾難道又不是?還沒有燃氣這波動?燃料棒可以買來先屯,核四那批燃料棒都幾年了。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不是我的邏輯,
我只是轉述國際專業核能權威機構和知名媒體報導.
以外行人的眼光來看,
A. 現在台灣核1,2,3,4都在海邊;
+ 多年來媒體有多次報導核電廠因為天氣太熱而被迫停機;
B. 台灣的所有 "火力、地熱、生質能、聚光太陽能..." 電廠都在海邊嗎?
有些電廠在 "海邊附近" (但不在海邊) 是因為運輸港口, 不是為了冷卻.
+ 有媒體報導 "火力、地熱、生質能、聚光太陽能..." 等電廠因為天氣太熱而停機嗎?
從上列現存的事實外行人也可看出冷卻問題對 A 和 B 來說不屬於同一層次的難題.
也許海邊的冷卻問題沒有河邊大,
但也不過是青蛙在熱水還是在溫水.
NEA 報告, 用我外行人白話來翻譯: 核電不是全球暖化的解方, 不要想靠我, 趕快趁早選別的方案.
就是常見小孩撇清責任的講法.
看大家的反應, 其實#2樓的講法可能才是最接近事實的.
那些認為台灣到處可以蓋核電廠的朋友,
麻煩請看一下台灣地質圖.
整個台灣西岸根本完全沒地方可以蓋,
現在核1,2,3,4的位置就已經是台灣少數可以蓋的都已經蓋了.


bcmpxij wrote:
所以你想洗成什麼方案?
火電?


你還沒回答我,你想用什麼方式發電,又不會污染環境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想太多。呵呵
LEO0729 wrote:
其實大家都在拼命的去...(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