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更反感的是政府各種保存台語的操作,美其名為母語,卻顯示為一種福佬沙文主義的表現,沒有包容的氣度。例如學校的母語教學,還有台語偶像劇「若是一個人」之類的作品,在都市生活的小孩和年輕演員說台語都很生硬,在台北高級餐廳和服務生全程說台語的劇情,更是假到不行。完全不能融入日常生活情境,只為了符合政策揣摩上意,一整個矯情,反而扼殺台語的生命力。像黃信堯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同學麥娜絲」,沒有刻意要求全片說台語,而是讓演員在適合的情境和身份時才說台語,感覺自然有力接地氣,聽了很爽。這樣的台語才會有未來。
先不管會不會消失,真的消失了會怎樣?客語/原住民語同樣面臨相同情況,因為外配的關係,搞不好哪天還會有人出來吵"越南語/印尼語消失危機",自己的族群語言自己想辦法傳承,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來!我來自閩南語原生家庭,我老婆來自客語原生家庭,我兩個小孩只求學好國語跟英語,閩南語跟客語只要懂簡單生活詞彙即可(老人家會說),其實就算聽不懂也沒關係,因為一點也不重要
TCSH wrote:先不管會不會消失,真的消失了會怎樣?客語/原住民語同樣面臨相同情況,因為外配的關係,搞不好哪天還會有人出來吵"越南語/印尼語消失危機",自己的族群語言自己想辦法傳承,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來!我來自閩南語原生家庭,我老婆來自客語原生家庭,我兩個小孩只求學好國語跟英語,閩南語跟客語只要懂簡單生活詞彙即可(老人家會說),其實就算聽不懂也沒關係,因為一點也不重要 兄長說的, 是個人選擇, 弟也只能敬佩.
R1688 wrote:台灣話與閩南語多所不(恕刪) 那可能只是因为你接触到了某个福建人,互相听不懂就以为福建的闽南话和台湾的不一样。其实原因在于,闽南语本身就不等于福建话,而只是福建下面的厦门泉州漳州那边的方言(还得当地人那种,外地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而搬去的估计也不会说)。闽南话,这么大个“南”字看不到么?
綠綠就算了,像垃圾一樣隨產隨丟的概念,不用祖宗,不用歷史,不用文化,不認同國家,有沒有像什麼?對岸的文革也是這種想法,把全部都去掉,再幫自己造神,就可以控制人民,台灣要去國語也可以去了,都是中國的,台灣也是中國的還一還吧,什麼原住民語,客家語,只能說在座各位的語言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