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下面這段話至少說過10次以上:
=====================================
藍綠都要面對美國的壓力,但是
1.扁政府欺騙國人,表面不開放,私下答應美國不驗瘦肉精,讓萊牛可以偷偷進入台灣
2.馬政府在溝通協調後,有限度開放,並與民進黨達成【牛豬分離,排除內臟】的共識
3.蔡政府先斬後奏,完全不溝通協調就宣布【全面開放】萊牛萊豬
=====================================
所以萊牛是
1.扁政府【承諾開放】,【私下】【全面開放】
2.馬政府【公開】【有限度開放】
3.蔡政府【公開】【全面開放】
第一,
扁政府全面開放?
請問一下,
那時候如果查到萊牛,會不會罰?
應該會吧,
查到會罰,這樣也叫全面開放喔?
你要不要改一下措辭?
還是你不在意公然造謠?
第二,
馬政府「公開有限度開放」,有比蔡政府「公開全面開放」好嗎?
馬政府2012年「有限度開放」以來,
有化解美方要求台灣開放萊劑肉品的壓力嗎?
美方對於要求台灣開放萊劑肉品的公開要求,
在2012年7月之前、之後,有不一樣嗎?
台美貿易談判在2012年7月之後,有因為馬政府「有限度開放」而掃除任何一項障礙嗎?
第三,
你要不要去查查當年的媒體報導,
三個在野黨,有哪個表示馬政府有跟在野黨溝通協調、達成共識?
2012年2月1日,馬英九和AIT會面出來後,當場就宣布要開放,
這叫有先溝通協調、達成共識?
三個在野黨一致要求先等7月CODEX開會結果出來再說,
結果國民黨說不管CODEX開會結果如何,都要開放,
這叫有先溝通協調、達成共識?
第四,
台灣政府公開承認萊劑肉品是安全的,
然後卻只開放萊牛,而不開放萊豬,
你覺得國際上會認為台灣腦袋是清楚的、有邏輯的嗎?
如果2012年是因為台灣豬還在口蹄疫區名單內,
為了保護本土養豬產業而不開放萊豬,
也許勉勉強強算是一項理由(雖然缺乏說服力,因為其他非萊豬還是照樣進口啊),
但等到2020年7月從疫區名單除名後,
加上本土豬向來穩占九成以上的本地豬肉市場,
到了2020年8月,
台灣到底還有什麼理由可以繼續開放萊牛、卻拒絕開放萊豬進口呢?
第五,
國民黨在2012年7月25日表決通過食安法修訂,
賦予中央主管機關無須會商其他機關就能開放瘦肉精肉品的權限,
然後8月馬英九公告、9月衛生署和農委會以行政命令公告,
也沒有再將行政命令送立院表決,10月就正式開放;
2020年8月蔡英文宣布,
9月,衛福部和農委會依據2012年國民黨修訂食安法授予中央主管機關的權限,以行政命令公告,
之後行政命令送立法院,讓國民黨鬧了三個月,
一直到12月底表決通過准予備查,2021年1月1日起正式開放。
我看不出蔡政府的程序有哪裡不如馬政府完備啊,
別的不說,
蔡政府起碼比馬政府多了一道讓國民黨丟豬大腸的程序啊,
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