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這大學時修的社會統計(僥倖沒被教授當掉)理解:統計學教科書裡所謂的誤差範圍,是用在互比式民調時。例如+/-3%的統計誤差下,柯侯配或侯柯配贏賴超過6%,才算顯著勝出;只贏6%以內,則在誤差範圍內。所以單純以統計學來解讀,只能說六份民調裡,柯侯配贏賴全部超過誤差範圍(每份民調依樣本數等變數有不同誤差範圍,非6%),侯柯配贏賴則有五份超過誤差範圍,有一份則在誤差範圍內。至於政治上搞出來的對比式民調,則充滿了模糊解釋空間。教科書連怎麼對比都沒說過(或是我沒學到那裏),其實這次雙方也都沒有共識(國民黨版本是柯侯與侯柯的支持率是直接對比;民眾黨版本是差距的差距來對比)。最後就變成所謂的藍白共識,就是一份民調、各自表述。
吵幾%根本不是重點。你國民黨根本連題目都沒看就寫答案耶!他媽你從頭到尾都沒把賴蕭配的結果套進去在你公式只有柯侯-侯柯,這是在幹嘛?你網內互打啊!還吃到飽費率呢要這樣子哦別說讓3%還6%了讓100%給你好不好???反正網內互打不用錢直接給你打到滿意為止啦超派~~~~~~~
殺破狼~丹 wrote:教科書連怎麼對比都沒說過(或是我沒學到那裏),其實這次雙方也都沒有共識(國民黨版本是柯侯與侯柯的支持率是直接對比;民眾黨版本是差距的差距來對比)。 找到國民黨先前是用對比算法的證據了5月那次 郭vs侯 就是用差距的差距來對比如果那次採用互比算法的話國民黨內參民調就會是郭小勝侯所以那時國民黨採用對比算法讓郭敗陣國民黨的遊戲規則會滾動式調整一般人理所當然認為本來就是用對比算法是國民黨發現對比算法不利了才改互比算法
垃圾不分顏色 wrote:這算不算是硬凹呀!!...(恕刪) 3%是民調統計的誤差範圍白話文就是賴清德 33%柯文哲36%侯友宜31%賴柯就是誤差範圍內賴侯也是誤差範圍內硬要把誤差範圍,擴大解釋成"讓"3%,只能說吃像太難看問題點是出在雙方當天會談都同意遊戲規則,誤差範圍內都算是侯拿1點既然都已簽字,後面翻臉不認人,就顯得沒修養。但,翻臉的是柯,也不意外,畢竟他跟民進黨也是翻臉,這次翻國民黨的臉,真的一點也不意外
LIKE-SEIKO wrote:柯文哲 只想讓1.5%,,有學過統計的都知道,柯文哲在硬拗這樣只是要造成國民黨的負面形象而言但是大家都會忘了 國民黨採納全民調已經是退了10步了柯文哲 把大家當白癡嗎 國民黨一開始要求柯要讓分就很智障了~~他們腦袋瓜怎想的啊? 百年老黨要求四年小黨讓分? 這邏輯在哪?結果讓了分才平手....還想凹6%才能贏?柯說的沒錯啊 讓你去跟賴拚 賴會讓你6%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