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39分
文章編號:91553175
個人積分:39分
文章編號:91553176
sasamisami wrote:
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的和平繁榮真的回不去了你只能接受現在的習近平時代
分界點大概在2015,其實是習近平剛上台的前幾年。標誌性事件是薩德(THAAD)入韓,從此中美正式進入競爭關係。
在此之前美國對中國保持合作態度,所以老李跟阿扁怎麼搞也搞不出名堂。馬英九前六年順風順水,到了最後兩年卻遇到頻發的街頭運動。
更明顯的是中日韓三國關係。李克強、朴槿惠、安倍那次,是東北亞峰會合作氣氛的歷史最高點,場外已經傳出要仿歐盟推出亞洲共同貨幣。
會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薩德入韓,中韓關係跌倒谷底。再來,原本一向親中的安倍跑去拜靖國神社。同年日韓兩國也因為光阻液的事情鬧翻,三國原本合作的氛圍完全瓦解。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段,我很懷念那時整個東北亞一片祥和的時代。看穿的人都明白,真正的敵人不在不在亞洲。
早上看對岸在報巴基斯坦用驍龍戰機擊毀俄羅斯S400防空武器也是類似的手法,先用空中預警機搜索幾百公里以外的S400基地,然後派出電戰機去干擾S400防空雷達,在距離300公里的時候由戰機發射HD-1飛彈,飛彈發射出後,在接近S400的時候被偵查到,S400迅速做出反應,發射對空飛彈攔截,但是HD-1具有變道功能,第二段變道以及加速閃過S400的攔截,接著擊毀S400基地....
不過對岸的說法和你一致,的確以後就是隱形戰機的天下,我看他們不少軍事專家都說他們的隱形戰機就是為了摧毀敵人後方的空中預警機和干擾信號的無人機,並非直接加入戰鬥行列...
不知道該怎麼說,其實對岸光用火炮就能打到我們了吧?....
兩岸打起來根本就是泰森打小嬰兒吧...
JasonQ wrote:
你抓錯重點了...
這次案例的重點在於「電戰系統的戰區作戰整合能力」
不是戰機的性能
也不是飛彈的射程
如果霹靂15在一發射的當下就開啟主動雷達與索敵系統,飆風的預警系統就可以在偵測範圍內發現飛彈來襲,並警告飛行員進行閃避與防禦動作(飆風的AESA雷達據稱有200公里的探測範圍,可以追蹤40目標、接戰8個)
你可以參考一下軍方高層的評論
霹靂15飛彈擊落飆風戰機 蘭寧利:解放軍的沉默令人憂心
「該評論表示,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空戰勝負,飆風式(Rafale)戰機是印度近年來最引以為傲的尖端武器裝備,理論上極難被鎖定擊落,但這一次不僅被擊中,而且是在幾乎沒有迴避動作的情況下,被霹靂15型飛彈擊中。
飆風式戰機配備的Spectra整合電戰系統,被法國達梭公司(Dassault)譽為「歐洲最先進的空戰自衛系統」,能在敵方雷達鎖定之初就發出預警,並自動進行電子反制或釋放干擾絲、熱焰彈。在北約歷次演習中,Spectra系統曾經成功干擾美軍雷達系統,甚至連F-22型匿蹤戰機也無法鎖定。
重點或許不在Spectra系統的技術缺點,而是巴基斯坦空軍採取的戰術戰法,超出Spectra系統的反應能力。面對霹靂15型飛彈,Spectra系統可能不是反制失敗,而是來不及反制。因為霹靂15型飛彈並非單一突襲,而是整套「預警+資料鏈+導引一體化」作戰網路的一環。
Spectra系統面對的不是1枚飛彈,而是一個涵蓋百公里、動態變化的空中伏擊鏈路。還有一個關鍵因素,Spectra系統的最大優勢是在電磁態勢已知、威脅方向明確的前提下,自動分配干擾反制,但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是巴國設定的資訊不對稱戰局。因此不是Spectra系統技術失敗,而是在面對中式系統化壓制時被廢掉了。
根據巴基斯坦方面人士確認,飆風式戰機是被殲10C型戰機發射的霹靂15型飛彈擊落,代表殲10C型不僅擔負搜索與目標導引任務,更是整個打擊鏈的核心火力載台。
更關鍵的是,此次並不只是一次空對空交火,而是一次空地聯合、節奏高度控制的戰場伏擊。Spectra系統不是失靈,而是無從反應。這不僅是巴國空軍戰力的展示,更是解放軍「中式攻勢空軍作戰體系」的一次牛刀小試。霹靂15型飛彈、殲10C型戰機與預警系統的協同,正在展現不同於西方「單機性能主導」的戰鬥邏輯。」
中國就是巴基斯坦的戰法指導老師..真的不敢想像中國現在的軍力到底怎麼回事...
我覺得比較可怕的是這套中國組合拳的戰法被對方掌握,他們也不怕...
因為他們有更厲害的隱形戰機直接掃掉空中預警機和電子戰干擾機...加上他們的反電子戰更厲害...
對岸應該有一百種以上的戰法輕取台灣...對吧?....
但是我們只有一種戰法...城鎮戰
warrenwang111 wrote:
如果是單機對單機..陣風是否那麼容易被擊落可能就不一定了..
戰鬥機的電力有限又要有高速機動性..所以一般電偵距離都不會很遠...而且是只對射控雷達有反應...
應該是一開始..紅旗防空系統開射火控偵查陣風的走向及可能的逃逸路線..但是不發射飛彈...
j10c不開射控雷達..所以陣風不知道j10c的存在...
紅旗將陣風的具體位置高度及預判逃逸路線軌跡傳給電偵機...
j10c朝大概的方向發射pl15e交由電偵機引導..射後脫離..並未開啟火控雷達..
這時的陣風只有感受到紅旗防空系統的火控雷達威脅..但紅旗並未發射..只是持續偵查陣風的方位距離高度傳給電偵機...
電偵機只引導pl15e朝陣風逼近...但是陣風也偵測不到電偵機引導訊號...
電偵機將pl15e引導到接近陣風戰機時..pl15e開啟第二段加速..並開啟雷達搜索目標...
當pl15e開啟雷達時..陣風才發覺飛彈逼近..但是已進入pl飛彈不可逃脫區...幾秒鐘後擊中目標...
這次示範改變了戰機對戰機單機作戰..對於非匿蹤飛機的殺傷力非常巨大...
老共對於此次戰術更是三緘其口...更令人害怕.這對美國而言是非常大的威脅...老共是否還有啥招數不得而知..
美國至今只能做到a射b導...還無法做到共享數據鏈..非匿蹤戰機已經漸漸被淘汰..
不管是4代還4代半..在這種戰術之下..你根本無法察覺飛彈逼近..除非你單機能偵測到引導飛彈電波..要不然根本無法察覺飛彈逼近..
不管是陣風..還是su29還是f18大黃蜂..在這種戰術之下依樣難逃被擊落..你無法對抗你看不到的敵人..
只能是單機飛上去時依樣有電偵機在後方偵蒐提供資訊..不單依靠單機的火控雷達偵測...或是改變單機要能偵測到導引飛彈的訊號..要不然非匿蹤戰機就完蛋了!!!!
歷史軌跡的確是這樣發展....
真正的敵人...?
chenchuanchieh wrote:
分界點大概在2015,其實是習近平剛上台的前幾年。標誌性事件是薩德(THAAD)入韓,從此中美正式進入競爭關係。
在此之前美國對中國保持合作態度,所以老李跟阿扁怎麼搞也搞不出名堂。馬英九前六年順風順水,到了最後兩年卻遇到頻發的街頭運動。
更明顯的是中日韓三國關係。李克強、朴槿惠、安倍那次,是東北亞峰會合作氣氛的歷史最高點,場外已經傳出要仿歐盟推出亞洲共同貨幣。
會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薩德入韓,中韓關係跌倒谷底。再來,原本一向親中的安倍跑去拜靖國神社。同年日韓兩國也因為光阻液的事情鬧翻,三國原本合作的氛圍完全瓦解。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段,我很懷念那時整個東北亞一片祥和的時代。看穿的人都明白,真正的敵人不在不在亞洲。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