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us330 wrote:
壩高很重要, 水位越高, 壩體所承受的壓力越大。
壩體, 長寬相乘, 它的土(砂)質鬆散度也很重要。
沖刷這麼大的一片面積, 而且V型切割百公尺,
網路上有人以堆起來的砂子做實驗, 在工地下過雨後, 砂堆變什麼樣子?
水對砂堆的滲透率絕對比泥土還高,
中興大學去年做過堰塞湖潰決試驗 ( 影片 )
雖然那個實驗壩體的組成(級配)與馬太鞍的壩體可能大不相同
但足以瞭解(證明)湖水溢頂後的掏刷下切導致潰決過程
如同所述,馬太鞍的壩體被下切成V形

airbus330 wrote:
我真的對所謂的專家另眼相看
你懂我意思嗎?
這個可以分為
農業部委外的那組學術團隊
以及所謂的專家會議裡的專家們
這裡先不評論(臆測)
換個角度來想
內政部根本管不到馬太鞍溪
怎麼劉部長突然英明神武
(無視農業部林保署、水保署及經濟部水利署的專家或委外團隊的意見)
九月初忙著找李鴻源另組專家團隊
會不會是其中的學者專家(公務員)促成劉部長此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