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警戒未解除 黑鷹直升機載研究團隊放置監測設備

airbus330 wrote:
壩高很重要, 水位越高, 壩體所承受的壓力越大。
壩體, 長寬相乘, 它的土(砂)質鬆散度也很重要。
沖刷這麼大的一片面積, 而且V型切割百公尺,
網路上有人以堆起來的砂子做實驗, 在工地下過雨後, 砂堆變什麼樣子?
水對砂堆的滲透率絕對比泥土還高,

中興大學去年做過堰塞湖潰決試驗 ( 影片 )
雖然那個實驗壩體的組成(級配)與馬太鞍的壩體可能大不相同
但足以瞭解(證明)湖水溢頂後的掏刷下切導致潰決過程
如同所述,馬太鞍的壩體被下切成V形



airbus330 wrote:
我真的對所謂的專家另眼相看
你懂我意思嗎?

這個可以分為
農業部委外的那組學術團隊
以及所謂的專家會議裡的專家們
這裡先不評論(臆測)

換個角度來想
內政部根本管不到馬太鞍溪
怎麼劉部長突然英明神武
(無視農業部林保署、水保署及經濟部水利署的專家或委外團隊的意見)
九月初忙著找李鴻源另組專家團隊
會不會是其中的學者專家(公務員)促成劉部長此舉?
Joseph.Yang wrote:
中興大學去年做過堰塞...(恕刪)

我的天啊~ 畫線的是潰决之前的樣子.....
還好你畫出來, 不然之前我找不到/不知道原本的樣子。
跟你說 沒有第二種方式,
潰堤之前就是要用炸的
因為壩頂高度已存在
那麼水位只會升高
1/3, 1/2, 3/4, 全滿, 壩體所承受的壓力不同, 你一定是低水位開炸才不會造成像滿水位那種災難。
至於怎麼炸? 要炸出什麼形態? 那是另一個話題。
你後面提到的就是政府失能樣態
就像朝廷後宮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