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專責機關回論文門:揭露口委名單會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livebookart wrote:
所以當初小英及其總統府幕僚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檔案,還傻傻地搬岀學生卡來證明學位通過

LSE也真是壞心,明知有這麼一個檔案
卻遲遲不肯出手助小英一臂之力


你要不要先補一下進度?

那個學生紀錄卡就是LSE從那個檔案裡找出來,提供給總統府公布的。



你連這些最最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是要怎麼和人討論啦。



t大你的手法早就穿幫多次了…

還一直用…

這是聯合報,引述總統府所說的話…

你把嫌疑犯的話…當至理名言從不質疑…

拿來打臉大家…

你還真是…瞎扯到了一個極致…還怪人家不查證

是你蓄意斷章取義,胡扯一通,還在那有臉酸人…可以下台領錢去了

別再這一直丟臉了…真是有夠離譜的。
hotonpone wrote:
t大你的手法早就穿幫(恕刪)


就看他在耍猴戲
就是不爽 wrote:
你越講漏洞越多
1. 如果政大校長看過,就表示那一本1983年的論文是存在於政大的,既然是這樣,怎麼不拿出來,還要拿一堆草稿? 直接把存在政大的那本送到LSE不是更快?


第一,不是政大校長,是政大法律系主任,麻煩看清楚我的貼文,而且這已經是老掉牙的資料了,怎麼還會弄錯呢?

第二,很簡單,政大已經沒有保存了。

你大概會問:為什麼沒有保存?也很簡單,因為時日過久了,那又不是本校畢業論文,政大沒有義務永久保存。

不然你也可以去問問政大,有沒有保存也是1980年代回政大任教的憲法大師、前政大法律系主任法治斌應聘時繳交的博士論文,我猜也是沒有。

如果政大會保留二、三十年前應聘教師的國外學位論文,那一堆疑英派學者,比方說嚴震生,早就去申請出來罵翻天了啦。

你有看到那些疑英派學者哪個去申請過?

就是不爽 wrote:
2. 既然LSE都在2010年、2015年兩度補發證書了,那在2019年補教的錯誤百出的論文,要代表什麼? 如果什麼都不能代表,繳交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你們不相信補發證書,一直說LSE圖書館沒有蔡英文論文的館藏條目啊。

就是不爽 wrote:
3. 我指的缺頁、目錄跟內容對不上及錯字百出的論文,是指出現在同一本的,你一昧地說我沒認真找,你認真找了嗎? 你貼的都只能是單一項的而已,並沒有同一本有"同時"出現的錯誤,你懂什麼是"同時"嗎?


我前一篇貼文已經說過了,你們這是量身訂做的特設條件。

我也可以找一篇論文,找出只有那篇論文「同時」具備的五個毛病,然後說沒有其他論文「同時」具有這五個毛病啊。

我前一篇貼文也舉了法官判決的例子:法官能說某甲有多項疑點,雖然沒有任何一項疑點可以必然證明某甲犯案,但因為某甲疑點太多,所以判某甲有罪嗎?

所以,我真的不懂你們一直扯「同時」是要幹嘛,

我只能確定你們不懂「邏輯」是什麼。

還有,你大概沒看過我貼的例子吧。

我貼了很多例子是同時具備兩項、甚至三項你們說的疑點喔,但他們依然是獲頒學位、被LSE圖書館館藏的畢業論文。

就是不爽 wrote:
4. 包括2005年到2009年那131本not yet received的倫敦大學論文作者,你有一個一個去問這些人,他們都拿不出論文來嗎? 但我知道小英是一本都拿不出來,只能拿出手稿而已。


我舉131本not yet received的論文,是要證明確實是有畢業論文一直沒有送達倫敦大學圖書館,

結果你要我去問他們自己有沒有保存論文?

你這就像:你說葉子不可能是綠色的,於是我要你看樹上葉子的顏色,證明葉子是綠色的,

結果你卻說:「這又不能證明葉子是扁的。」

不過,這一向是你們的標準作業程序,提出疑點A被駁倒,又不願承認疑點A不能成立,就開始扯疑點B。

就是不爽 wrote:
5. 高階學位辦公室在1983年留存的檔案有曾經公開過嗎? 這個我不知道,也許你看過。


當然有啊,

總統府記者會上公開的資料,就是LSE從1983年留存的高階學位辦公室檔案資料啊。

我在網路上看過,難道你沒看過?

不會是吧,這麼基本的東西……
hotonpone wrote:
t大你的手法早就穿幫多次了…

還一直用…

這是聯合報,引述總統府所說的話…

你把嫌疑犯的話…當至理名言從不質疑…


唉呦,

你這招也早就用爛了吧。

樓主大人,你這棟樓開樓所依據的Richardson reports早就報導過了,

LSE主管已經證實總統府公佈文件中的其中一項是確實的啊。



而且你們疑英派掌門人彭主播,不是多次引用總統府公布的學生紀錄卡,認為紀錄卡上的指導教授欄可以「證明」蔡英文沒有指導教授嗎?你們不是一直引用紀錄卡上的WD符號,認為可以「證明」早就退學了嗎?你們不是一直引用紀錄卡上的繳費紀錄,認為可以「證明」蔡英文沒有繳費,早就失去學籍了嗎?

怎麼?既然你聲稱學生紀錄卡是嫌疑犯的話,不能當作證據,那你們以上種種「證明」,是要怎麼成立呢?

你們要不要收回以上種種指控呢?

樓主大人,早就勸過你了,少出來貼文,比較不會丟臉啦。
憲法大師、前政大法律系主任法治斌應聘時繳交的博士論文

也剛好【所有】的論文都不見?
也剛好錯五百多個字?
也剛好沒有口試委員名單?
也剛好升等資料絕對機密封存30年 ?




turtlins wrote:
第一,不是政大校長,...(恕刪)
T大的表演越來越無聊…
而且述說的總是陳腔爛調了…

開始覺得無聊了…來睡了…

都被打臉成那樣了…還是一直重覆的在扯…

算了…隨他吧…
king_hsueh2007 wrote:
憲法大師、前政大法律系主任法治斌應聘時繳交的博士論文

也剛好【所有】的論文都不見?
也剛好錯五百多個字?
也剛好沒有口試委員名單?
也剛好升等資料絕對機密封存30年 ?


又來了,

才剛講完一個,另一個前仆後繼又上來了。

來,

我把剛才講不爽兄的文再貼一次:

就是不爽 wrote:
4. 包括2005年到2009年那131本not yet received的倫敦大學論文作者,你有一個一個去問這些人,他們都拿不出論文來嗎? 但我知道小英是一本都拿不出來,只能拿出手稿而已。


我舉131本not yet received的論文,是要證明確實是有畢業論文一直沒有送達倫敦大學圖書館,

結果你要我去問他們自己有沒有保存論文?

你這就像:你說葉子不可能是綠色的,於是我要你看樹上葉子的顏色,證明葉子是綠色的,

結果你卻說:「這又不能證明葉子是扁的。」

不過,這一向是你們的標準作業程序,提出疑點A被駁倒,又不願承認疑點A不能成立,就開始扯疑點B。



你也是同樣的毛病,

我舉法治斌的例子,是要證明政大沒有義物保存應聘者學位論文那麼久,

結果你問我法治斌自己有沒有保存論文?有沒有錯字?有沒有口試委員名單?

這果然是貴派一貫的標準作業程序。

不過,我可以回答你最後一個問題:也剛好升等資料絕對機密封存30年 ?

沒錯,法治斌的升等審核會議紀錄一樣保存機密,不能公開,

就像嚴震生、彭文正、賀德芬等人的升等審核會議紀錄也一樣仍然保持機密,不能公開。

不相信,你可以去申請彭文正、嚴震生、賀德芬的審核會議紀錄,看請不請得出來。

告訴你啦,如果可以解密,那些疑英派教授老早就解密自己的資料給大家看了啦,

這麼容易反將教育部一軍的招,能用的話,老早就用了啦。

貴派掌門人彭主播自己都講過,他以前申請也請不出來,後來只好依規定,以審議結果於己不利的理由去申請。
蔡同學
集【所有】不可能於一本!
你能找出另一個同學這麼【剛好的】?



turtlins wrote:
又來了,才剛講完一個...(恕刪)
為何要解釋這麼多!
請蔡女士 (1)同意LSE婦女圖書館的個人資料公開可以借閱
(2)同意政大提供升等資料
(3)同意LSE公佈完成博士資格等資料!
這有那麼難嗎!
沒有的事永遠都無法清楚說明!只能模糊焦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
為何上帝/神明...不同意來個現世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