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竟拿「甲」考績扯!台電年終4.4月

ShezihJay wrote:
一定要台電人才有資格談論??

話說這棟樓
原本是探討 台電虧損的原因和年終領得應不應該
談到制度面 已經和原本失焦了


笨阿樹 wrote:
這棟樓談的是虧損跟台電員工的福利薪資有無關係,要改革制度你問錯人了,去跟考試院的人討論吧


那句話回應的是這句...

有人愛談制度就去談嚕
有人要談自然會接受對方範圍與議題
若找人談要不失焦
不只須根據該議題相關討論
該就事論事而不是以立場為反對而辯駁
後又放絕招要人去跟別人談...
邏輯有點神奇

ShezihJay wrote:
所以勞工階級就是要乖乖的任人人擺布 ??
義務與權力?? 國企的特殊性豈是可用私企來衡量
老闆(政府)做不好 所以績效差 勞工(受雇者)就要跟者倒楣
私營企業 如是這樣 到還是沒話說 (公司人家開的)
但國營企業 就不是這樣了 國營企業一舉一動 都是要有法源依據的
而且對私營企業的帶頭作用 如果亂搞 私營企業將有樣學樣

政府帶頭訂定"勞動三法" 保障勞工權益 設定"勞動三權" 來給勞工有抗爭的力量
國企的勞工 進用或派用 都是有簽契約 依照契約給予薪資福利
如現在隨便 要殺就殺 要砍就砍 豈不帶頭違法給人看笑話
勞工已是弱勢 現讓人操弄互相批鬥 爽的是財團 是老闆
連最後防線的國企都淪陷了 我看勞工注定沉淪了

台電不是不需改革 改革的地方在哪裡 相信之前的討論說得很清楚了
人事成本只佔不到7% 就算台電全都不領薪水做白工 一樣是大虧
相信明眼人就知道事情的問題點在哪裡了
一直批鬥人家薪資的人 在我看來就是被操弄無知的酸民


至於國營等問題(原文只是回答他相關)
任何政策不一定全依績效問題
像民意與政治角力能源政策調配走向也會相關
而要用何說法藉口理由作成政策...
不能否認任何作法都有兩面好與壞衍伸毛病
但作為國營對於其原始宿命接受是必然的
若員工不接受...公會等自也會開始運作
實際上遠之就是選舉也會表示出意象
說到擺布與法源保障私營勞工一定更是弱勢
相對來說國營會好的多能選擇也多(對抗武器)
再說亂搞?政府決策人是人民選的而它又是國營老闆
真如此做...表示決策利弊已接受通盤考量(希望)
這世界沒有永遠不變的事

至於最後有些同意跟不認同
一直批鬥薪資的確有相當部份是這類人
不過...也有少部分人是理性站在整體長遠結構與和諧無關自身利益
是不巧只有三邊總會站在一起而已
個人說法著重於台電腳色自容易受人檢視
不管有無操弄外在環境有何變化也要跟上時勢
有些東西不是自覺委屈就可無視不承受那是不可能的
也不要等到哪時才來反省
棒打出頭鳥專打不長眼雖不理性但這是現實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環境原則都沒了要談秩序理性與道理是相對困難的
kf211434 wrote:

不好意思,能就這一點上面好好簡短敘述一下嗎?



只有這句?

公務員環境安定制度保障
造就部份人所屬心態行事"過於"保守
在其平日職務行為上產生"自保為先"處事習慣
作用於一些行為做法上顯得沒效率較常發生弊大於利情況
相較於其他企業這些作為會被檢視監督考核及被處理
但因其屬性與制度美其名是考慮良多有法規箝制
卻實則用來掩蓋其效率弊端等個人因素問題並使之合理化
久了習慣了上行下效也爛了

指得問題不是全部或獨有
在一些大企業與公家單位也會如此
只是兩相加乘下會較容易養成與突出
也之所以很久以前國營就變動一次
當然還有別的更大因素跟理由


miamivice wrote:
公務員環境安定制度保障
造就部份人所屬心態行事"過於"保守
在其平日職務行為上產生"自保為先"處事習慣
作用於一些行為做法上顯得沒效率較常發生弊大於利情況
相較於其他企業這些作為會被檢視監督考核及被處理
但因其屬性與制度美其名是考慮良多有法規箝制
卻實則用來掩蓋其效率弊端等個人因素問題並使之合理化
久了習慣了上行下效也爛了

我懂你的意思
公務員的行事態度的確是長久下來,久而久之,無形中就這麼慢慢養成

中間過程如何演變,多數人並不會去注意,直接看的是結果,或是經由各方負面資訊而單方面認定出來的事實
積少成多,造就了人民思維中,國營事業必需改革的大原則
至於怎麼改,部份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民營化,認為這一類績效的問題,透過民營化方式即可處理
而民營化後隨之而來的其它問題,其利其弊,這些預期發展並不被多數人所細思
有些人是想不到,有些人則是認為,那是別人的問題,別人該去煩惱就好
後知後覺的人民很多,他們一樣回到剛剛我說的

中間過程如何(或將如何)演變,多數人並不會去注意,直接看的(或想看的)是結果
可是這個結果,對全體人民而言是好事嗎? 這就是個很大的討論空間

=============================================================

這段時間看你們兩位仙拼仙...
先不論民營化與否,單就你們所討論效率之改革及制度之所依
兩方所執觀點各有各的主軸
你是著重在智者的角度去看透問題根本,包含"法"以及法規無法完全規範的"人性",透析出現實問題所在
問題點找出來了,要改則有機會改之,不改則永遠維持現狀甚或越來越糟

而另一位f大大則是著重在改革需透過法規及制度的修正
使其改革有一定的標準可依循,回歸"法治"而不流於無標準的"人治"
缺失及問題必先交由"法"去定義出是非標準,才能透過修改法的"是非標準"而進行改革
不然容易形成多重標準,使改革缺乏正當性

而問題點其實正出於這
人性有無限可能,而法規則無法面面俱到
制度面之中的陋習(例缺乏效率等...)可能得透過放寬法規箝制來改善
法規一但嚴格,則更易加深"自保為先"之現象,形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之問題
而放寬法規箝制之後會不會又衍生出更多其它弊端(例圖利等...)

道德標準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無法統一標準,只能依賴最低的道德標準"法律"來規範人性
法律越嚴只是越扼殺人性,越鬆則越放任人性
因此如何在這當中取得一個相對平衡點,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至於是不是該改革,其實也沒有一定的答案,或許有人認為這樣太不負責任
不過綜觀全面性之利與弊,顧的了一方就顧不了另一方
改革前之利弊為何,改革後之利弊又如何變化
在最現實的考量底下,往往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

以上只是小弟出於對現實的無奈,所衍生出的想法
孰輕孰重? 其實我也沒有答案

流川 風 wrote:
我懂你的意思公務員的...(恕刪)


多謝指教
個人基本上都認同

法與制度都是原則性東西規範都是大範圍及面向
其原始定位標準本就不常變動
有些法規適用對象也非單獨台電單位還包含其他事業
故不適合解決個別應單位特性積弊等基本問題
雖是肇因但在未有重大窒礙難行不符趨勢情況
兩害相權自不需以修法為目的進行大動作變革
若要真大變動需有相當必要性支持不可
如績效或積弊難讓人認同到不須國營等之類政治決定
現階段個人認為是不需要
還是靠自身體認內部加強管理為宜

可是不需要民營也不表示其內部管理和利益鳩葛等就沒這問題
如之前提到員工心態小問題
還有一些慷他人之慨圖利高層轉任及民間企業等
雖非定是現任決策跟之前政策歷史沿革有關
但弊端藏與此不聞問使其繼續有上下其手空間
當時內部雖不介意但久之有樣學樣就非民眾所願
這次終於看懂了!
我大部份都認同!給你拍拍手!
相信多數百姓都會著重在眼前所見問題,工作效率較差,紀律不良,甚至喝花酒違法...等
違法的部份先不談,一切依法規辦理,沒有太大爭議

工作效率差,這牽涉到制度及內部文化及環境的影響,需由制度面去做改善
改革過程會不會造成顧此失彼現象,這很難估算
而人員紀律問題(例打混摸魚),這純屬道德上的缺失,嚴格來說很難由制度面去改善
(不論公民營企業皆有這現象,只是百姓多只針對公營單位作檢視,"看"的標準不一)

現在的情形就是多數的民眾所期待的改革,其實問題一部份多是出自"道德上的缺失"
而改革若無法由"法"的規範來改變,便只能透過體制外的方式強行干預,也就是"人治"
或許很多人會說,沒關係,能改革就好,這也是大家最樂見的結果!?

現在把問題套在"關說事件"上面,這也是屬於一種道德上的缺失 (暫不論改革動機為何)
若要用法的立場,只怕一時很難去改變什麼
所以當今聖上只能尋求體制外的方式去強力介入改革
這個時候怎麼反而支持的民眾變少了? why? why? why?
而又因為反馬,卻讓更多人轉而去同情支持過去人氣不算高的"關說"者? 真是傻眼了
今天如果角色再換成是馬"關說",那局面又會360度的轉到哪邊去?
這...這...這...是什麼樣的標準???

這就是人治的問題,任由少數人高興或不高興來決定是與非
民眾看問題都是對人不對事,喜歡這個人就贊成,討厭這個人就反對,豪無標準可言

一樣都是道德缺失,在台電裡就是人人喊打,在民意機關裡卻又變成另類英雄!?
所以人民經常都處在一種不清不楚的矛盾情結中過生活

miamivice wrote:
多謝指教
個人基本上都認同

法與制度都是原則性東西規範都是大範圍及面向
其原始定位標準本就不常變動
有些法規適用對象也非單獨台電單位還包含其他事業
故不適合解決個別應單位特性積弊等基本問題
雖是肇因但在未有重大窒礙難行不符趨勢情況
兩害相權自不需以修法為目的進行大動作變革
若要真大變動需有相當必要性支持不可
如績效或積弊難讓人認同到不須國營等之類政治決定
現階段個人認為是不需要
還是靠自身體認內部加強管理為宜

可是不需要民營也不表示其內部管理和利益鳩葛等就沒這問題
如之前提到員工心態小問題
還有一些慷他人之慨圖利高層轉任及民間企業等
雖非定是現任決策跟之前政策歷史沿革有關
但弊端藏與此不聞問使其繼續有上下其手空間
當時內部雖不介意但久之有樣學樣就非民眾所願

你的遠慮我懂

內部加強管理只能靠些獎勵,懲處規章來處理
只怕部份的民眾還是不滿意這種程度的改革
犯錯的員工就算已有進行口頭告誡或內部懲處
部份的民眾可能還是只看表面
若有任何風吹草動之時
又把這些事拿出來吵一吵

你也知道的,唉!!
miamivice wrote:
慷他人之慨圖利高層轉任及民間企業等...(恕刪)

願聞其詳...
fisheriestw wrote:
願聞其詳......(恕刪)

該行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應注意而未注意"

致使社會觀感不佳...

miamivice wrote:
至於國營等問題(原文只是回答他相關)
任何政策不一定全依績效問題
像民意與政治角力能源政策調配走向也會相關
而要用何說法藉口理由作成政策...
不能否認任何作法都有兩面好與壞衍伸毛病
但作為國營對於其原始宿命接受是必然的
若員工不接受...公會等自也會開始運作
實際上遠之就是選舉也會表示出意象
說到擺布與法源保障私營勞工一定更是弱勢
相對來說國營會好的多能選擇也多(對抗武器)
再說亂搞?政府決策人是人民選的而它又是國營老闆
真如此做...表示決策利弊已接受通盤考量(希望)
這世界沒有永遠不變的事


意指"民粹"的社會 就是人民自己選擇
就是專業不能凌駕"民意"

難怪最近的台灣 不是民粹治國 就是媒體治國
薪資退步十幾年不大緊 政府不想扛責任
順應民情 讓大家自己鬥爭自己 政府一句你們自己選擇的
想到就氣 這要這種沒擔當的政府幹嘛
鄉民口中的"鬼島"真是名副其實
民主社會必要之惡 十嘴九屁股

miamivice wrote:
至於最後有些同意跟不認同
一直批鬥薪資的確有相當部份是這類人
不過...也有少部分人是理性站在整體長遠結構與和諧無關自身利益
是不巧只有三邊總會站在一起而已
個人說法著重於台電腳色自容易受人檢視
不管有無操弄外在環境有何變化也要跟上時勢
有些東西不是自覺委屈就可無視不承受那是不可能的
也不要等到哪時才來反省
棒打出頭鳥專打不長眼雖不理性但這是現實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環境原則都沒了要談秩序理性與道理是相對困難的


景氣好時 沒有人要檢視國營企業
現在拿放大鏡檢視
看來看去 就是人性的弱點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沒有 別人也不准有
拿者"正義"旗幟批鬥的酸民 只是把人性的醜陋面顯現出來而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