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執政的建設,,終究不被選民買單


happy_jerry101 wrote:
希望我熱愛的高雄,...(恕刪)



樓主辛苦了....


逐一幫高雄做紀錄....

吳柏偉5451 wrote:
要捷運紅線延伸岡山...(恕刪)

高雄人又不是瞎子,幹嘛還要花大錢蓋沒人搭的捷運
happy_jerry101 wrote:
樓主辛苦了.......(恕刪)




這篇文很公正客觀,高雄負債請勿亂帶風向,,我老早說過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的(警察)是領市政府的錢


這篇文也提到,年改不做高雄的負債更沉重

那群反年改,沒是非


公共債務法
可能成因
財政收支劃分法
研究顯示,中華民國現行之「財政收支劃分法」給予直轄市政府的年度收入規模不足以負擔地方直轄市政府所承擔之年度支出責任,這個問題導致直轄市財政產生龐大負荷。台北市政府除外

陳菊市長曾於2015年表示,高雄市政府承擔公職退撫費以及18%利息的高額公職退撫費,每年都要花上百億元且年年成長,然而當時的中央政府卻不願面對年金改革,全數交給地方政府負擔。除此之外,縣市合併,市府配合中央政策必須重新印製標示等額外支出百億元,加上諸如公務員加薪卻不改革年金等「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現象,導致高雄市政府又必須多負擔數百億元等。

中央地方之財政主從關係
中央政府在財政上的高度控制,使得地方政府經營財政的能力有限,也降低其財政努力意願。 這連帶影響了高雄市政府的財政績效。若地方政府獲得的年度收入與年度支出的權責能增加,預期將促進地方政府財政努力的動機,連帶提升高雄市政府的財政績效。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財政劃分收支法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
研究指出,當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的分配中,「營利事業營業額」所佔之權重過高,導致高雄市政府所獲之年度統籌分配稅款不足以支應被賦予之政策推行責任。[1]高雄市政府曾稱此現象為「中央請客,地方買單」。

國民政府長期重北輕南,撤退來台後在高雄設立許多高汙染的國營重工業,國公營企業在高雄製造汙染且每年上繳中央政府數百億、盈利上千億的營業稅,但高雄分得的統籌分配款每年比同為直轄市的台北市少了102億。

直轄市及縣(市)歲出責任與舉債上限規範不同
研究指出,2010年中華民國縣市改制直轄市前,直轄市與一般縣市所規範之「歲出責任與舉債上限規範不同」。導致原高雄市與高雄縣在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累積負債相對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和台南市來得高。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李瑞倉曾說,在新升格的五都中,「高雄市是唯一一個合併前縣市補助比例落差懸殊的城市」,直轄市 (高雄市) 與一般縣市 (高雄縣)合併的情況特殊,但馬政府對原高雄縣建設經費的補助比例卻馬上收手。李瑞倉說,祈求馬英九政府能讓原補助維持一段期間,以補足地方政府建設經費的缺口。

高雄市政府表示,以縣市合併第一年(2011年)為比較基準,2012年中央給予高雄市的資金少了127億,2013年更少了166億,[3]截至2016年共少了將近一千億元。

高雄市政府說,中央政府對於高雄縣的補助較高,但縣市合併後許多中央經費補助比例卻因為高雄縣被馬政府視為直轄市反而下降,包括:生活圈道路系統計畫補助由88%降到73%;污水下水道工程由98%降到88%;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由90%降到78%。高雄市政府認為,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併後中央給予的經費補助不但沒有增加,實質上反而遭到降格,馬英九政府的縣市合併政策等同是懲罰高雄人。

經濟發展建設
研究表明,高雄市政府在本身已負擔高額之教育、科學、文化與社會福利支出的情況下,仍積極進行「經濟發展建設」,是導致高雄市累計負債金額較高的因素之一
利息
總體而言,當地方政府累計負債的程度越高,則其還本付息壓力也將增加,並導致惡性循環,進一步惡化財政績效。[1]

政治因素
參見:馬英九政府 § 重北輕南
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李瑞倉指出,縣市合併後,中央政府給予高雄市的經費僅統籌分配款微幅增加,中央以此對外大幅宣傳,但實際上,縣市合併兩年來一般性補助款卻大幅減少約188億,更甚者,各項建設的經費補助比例也縮水。馬英九政府有意讓高雄市背負「亂花錢」、「不知開源節流」的罪名,十分不公平。

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的財源,主要為「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以及「計畫型補助款」。高雄市政府表示,以縣市合併第一年(2011年)為比較基準,2012年中央給予高雄市的資金少了127億,2013年更少了166億,[3]截至2016年共少了將近一千億元。

南台灣因全球氣候異常,遭受颱風旺盛西南氣流的機會提高、且程度更勝以往,顯見南部的河川水文需要加強治理。然而,馬英九政府把對高雄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用地補助,從原先70%降到60%;原中央政府核定384億給高雄治水計畫,馬英九政府僅實際給予91億,使得高雄市政府在預算編列上捉襟見肘。

健保補助差異
高雄市長陳菊曾與地方局處首長連袂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告知,馬英九政府給台北市的健保費補助,跟同為直轄市的高雄市(縣市未合併前)有著天壤之別(馬英九政府給予北高兩市的勞健保欠費補助,累計三年,高雄獲得補助22億,台北則獲173億,台北市是高雄市的8倍),非常不公平,認為「中央政府重北輕南的情況變本加厲」。截至2015年,馬英九政府補助北高兩市的健保欠費,北市比高雄多了314億。高雄市政府為了台灣的財政健全著想,2011-2015年自行編列317億元清償健保欠費。
吳柏偉5451 wrote:
這篇文很公正客觀,...(恕刪)



蠻有用的文章

謝謝你的資訊






happy_jerry101 wrote:
蠻有用的文章謝謝你的...(恕刪)



高雄就是顏色問題,被反綠營的抹黑


市政府承擔公務員的退休金,被抹黑放煙火蚊子捷運

吳柏偉5451 wrote:
高雄就是顏色問題,...(恕刪)



高雄選擇並不多

我是比較喜歡沉穩理性

不喜歡鄙視, 耍嘴皮子的人





happy_jerry101 wrote:
高雄選擇並不多我是...(恕刪)



剛剛在別樓看到一個網友寫的內容 ~

=> 選舉真恐怖啊!

之前高雄人的幸福感都是全台灣數一數二的

這麼感覺 突然之間因為要選舉的高雄就像一個爛地方一樣.

台灣的選舉難道不能 比實力,比能力嗎 ?

只會用這種方法攻擊來攻擊去應該也膩了吧.........


(我看到這裡, 第一個想到就是館長那件事)


天佑高雄

高雄加油
happy_jerry101 wrote:
剛剛在別樓看到一個網...(恕刪)



做不好就下臺

很簡單

換人做就對了
tomplua wrote:
做不好就下臺很簡單...(恕刪)


看來帶風向很積極,我10月才加入,有點晚


這是網軍全力發動的空軍戰,空氣票較多


我也在懷疑YouTube會不會化成選票(觀看的頂多3成,留言的頂多8成)海外境外至中國大陸很多都可以觀看


之前選舉有(黨產)就比較不需要網路上打嘴砲



連我不是高雄人都覺得綠營有用心經營,但是還不夠(也有沒做好的地方要加強改善)

POOH1205 wrote:
公司開在北部好好的...(恕刪)



總公司都開在北部

南部人去北部工作很正常


北漂的(漂)是指不能遷移戶籍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