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ins wrote:
你所謂的「不可能」,早就一一證明是可能,
光是LSE論文網上可下載的論文,就都找得到這樣的「不可能」。
手改,有。
錯字,有。
雙邊對齊,有。
美式英文,有。
格式不統一,有。
圖書館內找不到原始紙本論文,有。
館藏系統中查不到館藏條目,有。
館藏條目登錄格式不符疑英派所謂的「標準格式」,有。
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送達圖書館,有。
遺失證書後申請補發,當然有。
三年多拿到博士,有。
星期天口試,有。
還沒正式頒發學位就在媒體上冠上博士頭銜,有。
你們還有一些疑點根本是自己憑空想像、自行曲解出來的,如WD、最高機密、偷渡官網聲明等等。
所以,等你們拿出真正「一槍斃命」、敢拿去控告LSE、讓LSE改口的「不可能」再說啦。(恕刪)
turtlins wrote:
你這不就是我前面說的量身訂做的特設條件嗎?
你一定沒看過LSE論文網上的論文,
我可以找到其他論文,從裡面挑出A+C+F+G+H喔,
然後我是不是也可聲稱,
沒有其他論文像那本論文一樣有A+C+F+G+H,
所以那本論文是假的呢?
你這太搞笑了吧。
看你一直用這種量身訂做的特設條件來扯,
就看得出來你完全不懂什麼叫邏輯謬誤。(恕刪)
一直很景仰 t 大找資料的能力。
算了一下,t 大自己寫的總共有十三項,其他的先不說。
很期待 t 大可以找出另一本論文能同時包括多項您自己所列的「可能」。
先不說是不是量身訂做的特設條件,這些和其他未提到的條件其實是蔡女士提供的,不是嗎?
如果如蔡女士所述,這論文的質量很好,就應該不會給人抓錯字的機會了吧?
其實,由於缺乏對該論文庫大數據的分析,我們很難知道您舉出的例子說的是特例或是通則。
最後,前面所說要 t 大找出另一本論文是玩笑話。
您就算真找出來,該論文和蔡女士的論文也沒半點關係,只是證明該本論文有瑕疵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