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cheng1925 wrote:《日本經濟新聞》報...(恕刪) 中國,南韓核能可火熱著哩。至於綠能。台灣跟其他國家一樣都靠補助。當然可以參考!日本跟德國的下場就是台灣的下場。至於你這核能的當然不是未來。單純個案而已!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095355留住Google、蘋鏈廠 綠電憑證拚Q2首發2017-04-19〔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因Google、蘋果等科技業者都要求使用綠電,但台灣過去未有國際標準憑證,「綠電不純」成推動難題。經濟部預計四月二十一日宣布成立再生能源憑證(REC)中心籌備處,拚在第二季發出首張憑證,除保證制度與國際接軌外,預計費用也會比目前便宜;官員透露,除Google外,目前已有數家蘋果供應鏈大廠在進行洽談。Google在台灣設資料中心,先前傳出因台灣綠電不符國際認證,造成購電困難;蘋果去年也派高層來台,明確表示希望蘋果全球供應鏈都能百分之百使用綠電,台灣能否供應與國際接軌的綠電,成科技大廠擴廠、接單的關鍵之一。經濟部表示,二十一日將成立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籌備處,預計第二季發出首張綠電憑證,目前除Google外,有數家蘋果供應鏈已為訂單在「排隊中」;在電業法修法通過後,目前綠能已可直供,而透過台電代輸則在擬定收費等相關子法,預計七月上路後,憑證將可擴大運作。企業減碳證明 可獲國際承認官員指出,再生能源憑證中心成立後,未來國內所有綠能都將由中心執行發電查核與憑證核發;對國際廠商而言,憑證能否被國際承認相當重要,經濟部參考日、德模式擬定台灣模式,也請國際再生能源憑證標準基金會共同參與,確保台灣憑證能獲國際承認。過去台電的綠電因併網供電,且無第三方驗證,綠電購買者無法證明確實使用綠電,碳權歸屬也難釐清,難被國際廠商接受。官員說,未來綠電廠商若已將電力躉售給台電,則無法參與憑證,因碳權已被計算至台電電網中,僅非躉售綠電可加入;這也保證企業若購買憑證,可獲得完整碳權,明確作為國際上可接受的減碳證明。在費用方面,未來憑證也可望比現行台電推動的綠電便宜。目前台電是在電費外每度收取一.○六元的「綠電附加費」,憑證在示範階段將不收手續費,經估算未來也將低於一.○六元,具有競爭力。官員指出,目前規劃發放憑證的再生能源,將以川流式水力、太陽能及陸域風力為主,未來隨著國內再生能源發展,將納入離岸風力發電、生質能及地熱等來源。--------------------------------------------------------------------------憑證快要開始了。
http://news.cnyes.com/news/id/3785605中市水資源中心太陽能電場 年發電量150萬度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中廣新聞網2017/04/19打造綠能低碳城市,台中市府水利局引進民間資源,在福田和石岡壩水資源中心,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三月完工,成為全市公有建築中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場,預計每年發電量達 150 萬度,年減碳量 800 公噸。市長林佳龍表示,市府空間利用、生活品質提升、產業投資效益,一舉三得。(寇世菁報導)台中市長林佳龍由水利局,經發局長陪同,視察福田水資源中心,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福田與石岡壩水資中心引進民間資源,由昱泰能源公司承租投資,採用轉換效率最高的單晶矽 330W 太陽光電模組,並充分運用水資源回收中心屋頂等閒置空間,共設置約 3800 片太陽能板,裝置容量約 1250 瓩 (kwp)。今年三月完工,每年合計發電量約 150 萬度,等於 400 戶家庭全年用電量,年減碳量達 800 公噸,相當於 8 萬棵樹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每年回饋金繳交市庫至少 70 萬,落實綠能發電和節能減碳的城市願景,未來新建置的水資源中心也會比照辦理。市長林佳龍走上福田水資源中心屋頂,視察太陽能板後表示,打造台中市成為宜居綠色城市,要從潔淨能源做起,除了將水資源中心發展在生水,提供工業及街道澆灌等使用外,也利用水資源中心空間面積,引進太陽能發電,他感謝昱泰能源公司和市府合作,台中陽光普照,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第一階段成效相當好,市府空間充分利用、市民生活品質提升及產業投資效益上,一舉三得。陪同考察的議員邱素貞也肯定市府政策,認為目前公有房舍屋頂空間,大多沒有公務使用,透過福田水資源中心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希望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同時建議,除推展全市公有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外,也能推廣到一般民宅,全面落實綠色能源。水利局指出,水資源回收中心扮演都市水庫角色,計畫將福田、水湳、文山等水資中心的再生水,分別提供台中港工業專區、中科台中園區、台中精密機械園區使用,實現一滴水至少二次的目標,預計 109 年可供水每日 1.5 萬噸,112 年可供水達 14.5 萬噸。此外,為了減少汙水處理後的餘棄污泥量,市府也爭取內政部營建署補助辦理福田水資中心設置汙泥乾燥設施,預估總經費約 1.3 億元,每年減少約 6 千噸汙泥、節省約 5 千萬元清運處理費,將乾燥汙泥與一般垃圾混燒產生的電能再利用,有助於推展節能減碳政策,多元發展水資中心附加價值,同時營造台中低碳生活環境。-----------------------------------------------------------------------公家地被拿來種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各地方政府都在找地建再生能源,台灣的再生能源正在快速成長中。
http://e-info.org.tw/node/204335民間地熱第一案通過環評 宜蘭利澤將募百億資金建立於 2017/04/19上稿編輯: 陳文姿本報2017年4月19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歷經2年審查,台灣第一個民間開發的地熱發電廠「利澤地熱電廠」今(19)日通過環評。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利澤地熱電廠總裝置容量101MW,共11口地熱井,深度6公里,預計2025年完工後可提供每年8億度電。「利澤地熱電廠」這是國內首次深層地熱開發,總經費100億。負責籌畫的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高成炎表示,將向民間募資,也會向政府綠色金融等單位開始談合作。希望今年就完成第一口試驗井,二年內先募到10億元。他說,利澤地熱的開發是現有技術的組合,並不擔心無法完成。地熱可做穩定基載電力,又是再生能源,本應頗受支持。但因國內沒有深層地熱開發經驗,加上引進最新技術,環評委員對技術可行性、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有諸多疑慮。因此,歷經四次初審、二次專家會議、三次環評大會才通過環評。國內第一個深層地熱民間自己來位於宜蘭的「利澤地熱電廠開發案」裝置容量101MW,總開發面積1.49公頃,共計11口地熱井,深度六公里。規劃先鑽一口試驗井,確認熱源並測試取熱不取的地熱新技術(地熱資源複合開採技術,CEEG),之後逐年擴充,預後共有11口地熱井,井深6公里。預估完工後每年可提供8億度電。由於這是國內首次的深層地熱開發,在技術面、可能的環境影響上難以評估,因此本案歷經四次初審、二次專家會議、三次環評大會才完成審查。由於國外使用液裂法時,有引發地震的疑慮,高成炎強調,新的CEEG技術並不涉及液裂,所使用的水都在管內循環。對於可能的井噴問題,高成炎團隊提出三項對策,利用比重足夠的泥漿壓制井噴、加上井口焚噴器、並已足夠強度的套管設計及水泥封固。宜蘭五結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美華提出,利澤地熱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擔心鑽井過程誘發地震、地層下陷等。高成炎回覆,土地的承載能力已請結構技師簽證,確認符合規定,他也同意施工期間加裝地震觀測儀。心力交瘁未放棄 百億資金募集是關鍵經四年籌畫,二年審查,承受一再質疑,終於等到環評通過,高成炎表示「心力交瘁」,但從未說過放棄。國內首度的深層地熱開發,總資金需求高達100億。高成炎表示,並不擔心無法完成,因為採用的都是現有科技的組合。時程的關鍵則在資金募集。高成炎表示,會爭取公民投資、政府綠色金融、也希望宜蘭縣政府加入投資。他希望能今年就完成試驗井,且認為試驗井應由國家來做。至於其他口井,雖然是規劃2025年完成,但只要資金到位,四年就可全部完成。---------------------------------------------------------------------------地熱發電終於又向前進了一小步,如果地熱發電可以成功,那台灣的供電又增加了一名生力軍。
yfsoso wrote:有没有人知道谷歌要...(恕刪) 不知道。他吵著要買有認證的綠電。不想買台電那沒有認證的。http://greenpower.ltc.tw/然後台灣的認證標準稍早之前出爐。看得我簡直笑翻在地上打滾。簡單來說兩點:1.業者想要拿到認證,那他就不能售電給台電。2.業者只能直接供應電力給需求的客人。也就是說:1.不能在賣電給台電賺補助了。2.電力直接供應給客人,客人的用電環境會如何?今天下雨天,太陽能沒辦法送。今天沒啥風,風力沒法送。這樣的供電品質。你覺得Google會要?我要是Google我當然繼續裝死不回應。Google從一開始就想玩綠電期貨而已!而台灣的綠電沒法玩。
Wow_Senior wrote:不知道。他吵著要買...(恕刪) 綠電及綠電憑證的玩法和你想的恐怕有很大的出入,是否沒用6月應該就知道了。綠電直供應該一樣有再生能源基金的補貼,我選綠電直供不代表我只能用綠電,何況還有代輸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