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u8879576 wrote:要學「台語」或是「閩(恕刪) 學長,何須勞神跟一些只會在網路上看圖說故事的爭辯呢?一路爬文下來,看得出您在這領域是大師等級了,半瓶墨水的只會斷章取義的叫囂.網路世界就是這麼可愛,躲在鍵盤後個個是專家.您去軍版逛逛,滿是劣幣驅良幣啊!
29x5x5x2 wrote:哇哈哈! 𪁎𪁎又來讓我打了,台語沒這個詞,看來𪁎𪁎是𪁎𪁎的專有名詞怎不用台語文回答呢? 𪁎𪁎真是袂博假博,裝成是台語專家 哇哈哈~~看你的回答真的很好笑耶~~哇哈哈~~~用繁體中文打閩南語就會變台灣的語言跟文字嗎???哇哈哈~~~~
sivisionceo wrote:去軍版逛逛,劣幣驅良幣啊! 呵呵呵...這兩天逗弄那隻傻鳥--感覺像是逗弄小孫子,覺得挺好玩,就收不了手。怎麼有人,不,是“鳥”會傻到一直拿“鳥”說事;還不斷地「 𪁎」啊 「𪁎」的。沒想到最終竟然說出:太妙了,真自況啊!大家不妨拿著糗他。接下來恐怕很難上來喇低賽--要帶孫子去環島一個月。家教森嚴,被看管得緊。軍版那裡有教主和一個倒退嚕的,抓了日本的核融合爐在說嘴。大家仔細看,資料是2016的。可以陪著玩玩。
sivisionceo wrote:學長,何須勞神跟一些(恕刪) 呵呵呵...01臥虎藏龍,真正的高人很多。劣者純粹是因為喜歡傳統戲曲,在看戲(公演)時,對於字幕有些意見,才對漢學、漢字,進而拼音感興趣。純粹是業餘,不值一哂。倒是孫子上學了,很擔心如tnkk01大大所說。搞了一堆看不懂、學不來的字或拼音,會反而傷了學習的興趣。
simonsu8879576 wrote:呵呵呵...這兩天逗(恕刪) 學長,天冷,環島要注意保暖啊!軍版幾乎是5毛和覺青互丟大糞,整個版都臭了,幾年前寫T91改裝那種大神等級都不屑駐足了.學弟不懂台語淵源,但看學長PO文,讓我習得不少知識,在此謝謝學長!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中替代字的標注不代表該用字不合理從遠的說漢字六書中的假借字就是最常見的替代字之乎者也這些虛詞本無字,所用字本義也多半無關,發音相近而已。畢竟文字還是約定俗成,學界頂多要求系統化標準化,使之好學好用。再舉例如華語常見的吃喝兩字,吃本義口吃,喝本義喝聲(大喝一聲),其實也是借用來的。漢字作為意音文字,形音義三者具足也太困難了,而且資訊時代再計較這個,其實沒有意義。
RentHA wrote:蔣中正是浙江人也沒選浙江話當國語。 民國九年定北京話為「國語」時蔣介石有那種分量嗎?1920年,孫文命蔣介石、朱執信等赴福建漳州,促陳炯明等回師廣州;10月5日,蔣抵汕頭總部策定作戰計劃。9月30日,孫派蔣出任粵軍第二軍參謀長。蔣仍在前線與桂系軍閥殘部作戰,但於11月12日趕到上海向孫報告,次日再回到浙江老家,探望老母。11月,蔣不願與陳炯明共事而回上海,與蘇州女子陳潔如同居;陳潔如受過中等教育,能說俄語,與蔣領養一女,取名蔣瑤光;陳潔如1971年病逝,蔣瑤光獲准赴香港奔喪。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為虞洽卿,陳果夫為第五十四號經紀人,他老闆是蔣。1920年與張靜江、戴季陶、陳果夫等人在上海合股經營證券買賣,成為交易所「恆泰號」經紀人,曾以所獲部分資助粵軍及其他革命事業。由於蔣對投機之奧妙瞭解非常透徹,在證券起落中,經過一年時間,賺了一百萬元,為孫文籌措了一筆活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