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提供台電的資料
日期:101年6月22日 股東會(議事手冊)
內容:(節錄)
100年度裝置容量41,401(仟瓦)
水力:2,602(6.3%)
火力:30,425(73.5%)
核能:5,144(12.4%)
再生能源:2,608(6.3%)
汽電共生:622(1.5%)
1.核電的裝置容量比例是12.4%,來自核1~3廠共6部機組,有核電,就可以不用火力發電?
B.提供台電的資料
100年度發購電量213,042(百萬度)
水力:2,889(1.4%)
火力:164,085(77%)
核能:40,522(19%)
再生能源:5,546(2.6%)
其中,火力發電機組之淨熱效率為37.99%,為歷年最佳!供電量為115,270(百萬度)
2.淨熱效率為37.99%,這意思,應該懂吧!如果能提升,那依上列數據算出當具備40%熱效率,同樣的燃料,將可增加6098百萬度,約略一座核一的機組,有空自己上網看,先進國家火力發電的淨熱效率吧!
擁抱核能,是科技文明的濫觴,台灣擁核的初衷,並不全然是為經濟....但,如果單純用投資效益與電價成本來考慮,核電,不是最佳選擇,在台灣,改善火力發電才是正途!
這些擁有低電費,低工資的廠商看似為台灣打拼
講白了就是耽誤台灣發展的關鍵
前陣子電費漲了,我很開心的繳了電費
原因是我本來要繳3000元,但因為電費補助我只要繳2000元
相對廠商能少繳的更多...
這些補助也是從你我手中拿出去的
廢核四絕對會產生高電價的問題
順勢把一些只能靠電費補助或低工資的產業徹底根除
當然一堆人一定會說這些人多可憐又怎樣..要養家要繳房租等等等
但看遠點..假設一個大學生受了高等教育
23歲後在一家代工廠工作,做了個15年後被淘汰
15年後他的程度跟15年前其實無異
必然會出現失業等社會問題,難道又要走一步算一步嗎???
我國需要高度競爭力的產業
也就是員工跟公司能一起成長一起面對社會競爭的產業
如此短視下去,
卻保障一堆拖累國家發展的產業,老闆口袋卻滿滿
反正有錢賺幹嘛進步..
變相是你我在養這些企業
22k只會更低//
因為很多22k的競爭對手是工作了5-10年的職場老手(完全沒進步)
這些社會問題的根本就是台灣企業不轉型
因為有低成本的能源讓她們不需要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