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綠能屏東 全方位拚綠色經濟


tnkk01 wrote:
核電被封是因為再生...(恕刪)

你誤會那句話了,麻煩爬一下文,從頭到尾我也不認為現在關掉核電是一件正確的選擇。
Wow_Senior wrote:
不喔。台灣核能目前...(恕刪)

你的預見已經失準很多次了。
核2那不叫廷役吧。
嘴巴老是說著以核養綠,卻又一直認為再生能源無用,那何來的以核養綠?還什麼正道?不管核電最後的下場如何,再生能源都一樣會被發展。
GOOGLE會不會縮起來6月應該就知道了,不過連台電也在說要買綠電認證呢。
你的分析失敗過很多次了耶,而我說對尖峰有幫助,尖峰不就是3個小時內的事,不然是尖峰多久?你一直說他沒用,現在開始在尖峰有用了,你的完全沒用已經破功了。
老是把自己的想法推到別人身上,我一直談的是再生能源,多元發電,可沒有獨尊那種發電系統,也沒有說現在的再生能源可以取代核能,自己把核能說的飛天入地,其他能源都無用,還好意思說別人在獨尊?
http://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146727
工業革命後首度 英國啟動首個24小時非碳日
By 蔡佳穎,台灣英文新聞-編輯
2017/04/22
(台灣英文新聞/蔡佳穎 綜合外電報導)世界地球日前夕,英國啟動了工業革命以來第一個非碳發電的工作日。

4月21日對英國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身為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起源地,英國於21日這天啟動全天候非燃煤發電日,整整24小時的全國發電完全不使用煤炭。

英國去(2016)年使用天然氣和再生能源如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的佔比越來越高,目前最長的非碳發電紀錄是連續19小時,英國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發言人說,這項紀錄代表著非碳日子的到來已經不遠了,英國也將逐漸淘汰污染性能源。

英國燃煤發電的比例逐年下降,燃煤發電在2016年僅占總發電量9%,較前一年的23%下降許多,也規畫未來將火力發電廠逐步除役,將轉成生質能源發電或轉型投資再生能源發電,預計2025年將關閉全境最後一座火力發電廠。



綠色和平組織的英國分部會長Hannah Martin說,「自工業革命以來,非核發電的這一天對英國來說是個重大分水嶺,十年前人們根本還無法想像這一天的到來,但在十年內做到了能源系統的成功轉換。」

Martin說,「我們期望的方向是在英國和全世界都能朝向低碳經濟發展,每任新政府都該將打造英國成為全球清潔能源先驅的使命擺在優先順位。」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氣候與能源主管Gareth Redmond-King表示,「將化石燃料排除在我國能源使用之外是件令人振奮的大事,但達到我們預計對抗氣候變遷的目標還不夠,我們在除碳建築和運輸上還有努力空間。」

1882年在愛迪生建造世界第一座燃煤的火力發電廠後,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個燃煤發電的國家,當時報導稱燃燒煤炭所帶來的發電量效益驚人,可供給當時許多馬車動力與燈光電力。
----------------------------------------------------------------------------------------
英國成功的用核能+燃氣+再生能源,這樣的配比讓最污染空氣的燃煤發電快速下降。
viccheng1925 wrote:
你的預見已經失準很...(恕刪)


絕對你比妄想的綠能要取代基載電力,或當基載電力來得實際太多了!
至於什麼預見失準的!?
我們等著看!
國家電網這種東西可是很實際的,不存在幻想成分!
台灣八座核子反應爐,遲早會在2020全部維護,拆封,完工上線發電!
除非有人想當破產國家的總統!

沒有穩定低碳低污染的核能當基礎。
你想要台灣發展綠能?緣木求魚!
硬要幹就是自尋死路!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viccheng1925 wrote:
http://www...(恕刪)


這是原文!
http://www.bbc.com/news/uk-39675418?ocid=socialflow_facebook&ns_mchannel=social&ns_campaign=bbcnews&ns_source=facebook
還有只有非煤炭發電!不是非核!

當日核能還佔了25%的發電量。
天然氣超過50%.別跟我說台灣要仿效,人家英國自己就有便宜的天然氣,不用跟外國進口!
剩下不到25%由國外進口,風能,生質能補足!

反觀台灣...哼哼!

反正口號差多了。
人家英國是要2025非煤炭家園
台灣喊啥鳥口號非核!?自尋死路而已!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絕對你比妄想的綠能...(恕刪)

老是把自己的妄想推到別人身上,我何時說過現在的再生能源可以當基載?當基載要有配套及代價,付的出代價也並非不可能。
而執政黨也不是把再生能源當基載,看能源配比就知道很明顯的是想用火力當基載,而再生能源只是用來減少燒碳。
你的八座預言已經說過很多次了,越來越延後了。
八座?我搬板凳等著看你的妄想再度失望,因為最多只會有6座,如果今夏執政黨運氣好沒跳電,2020到時就會只剩2~4座。
很多國家本來就沒有核電,還不是一樣在發展綠電,發展綠電本來就不是一定和核電是等號。
Wow_Senior wrote:
這是原文!http...(恕刪)

我什麼時候寫非核了?沒看清楚我心得寫什麼,只是忘了歐洲電網,不要老是自己眼裡只有非核家園,就以為所有人都和你一樣。
http://tech.huanqiu.com/diginews/2017-04/10530222.html

主打家用市场:梅赛德斯储能器将在英国开售

2017-04-24
在各大汽车制造商于电动汽车市场展开激烈角逐的同时,电池战争也已经燃烧到了家用储能器领域。除了特斯拉的 Powerwall 之外,梅赛德斯-奔驰能源(Mercedes-Benz Energy)公司的储能系统也将很快杀入英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主打家用市场,但该产品仍由戴姆勒(梅奔母公司)旗下的 ACCUmotive 开发。
梅赛德斯家用储能系统采用了可扩展的设计。
  ACCUmotive 为梅赛德斯混动车型打造的电池系统,现在也可以用于收集太阳能或风能。每个电池套包的容量为 2.5 kWh,但扩展性很不错。
这套储能系统最高可扩展到 20 kWh 。
  每个电池套包都相当紧凑,你可以将它们垒起来,或者在墙上壁挂安装,且其外观与居家风格可以很搭。
尽管拿来家用,但梅赛德斯还是沿用了汽车的设计风格。
  相比之下,特斯拉 Powerwall 的单元储能量在 7.5~10 kWh 之间,且最高可组建至 58 kWh 。
梅赛德斯的储能箱可以壁挂式安装。
  梅赛德斯表示,其储能系统可满足大约 65% 的家用能源开销,是家用太阳能储能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有了这套系统,用户无需再麻烦地将多余的电量反馈回电网,而是在峰谷用电时期做好协调。
未来几月,这套储能系统还将在德国本土和国际市场开售,美国地区也有望年内上市,一套标准件的价格在 10000 美元左右(含安装费)。


https://www.gympietimes.com.au/news/breaking-australias-biggest-solar-farm-planned-for/3168073/#/0
好的大電池計劃。
------------------------------------------------------------------------------------
家用電池越來越多人在做了,電廠級的電池也越做越大了4000MWh也太嚇人了。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424/21796586.html
全球首座零補貼海上風電場將在德國投建
北京新浪網 (2017-04-24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即將迎來一個裡程碑事件:丹麥東能源公司(Dong Energy)將率先在德國投建全球首座零補貼海上風電場。該公司表示,可再生能源行業正在朝著「無補貼」前行,完全取決於市場價格而不依靠政府補貼絕對是開創性的舉措。

彭博社4月15日報導稱,德國電力監管機構德國聯邦電網管理局(BnetzA)日前對總裝機1490兆瓦的風電裝機購電協議進行了拍賣,東能源和德國EnBW公司是其中兩個競價最低的中標者,雙方都計劃展開「無補貼」海上風電項目。

BnetzA主席Jochen Homann表示,投標價遠低於平均預期,「競標者標出了平均每兆瓦時4.4歐元的創紀錄低價,這一價格還不到此前海上風電競標價的1/10」。事實上,參與競標的公司投出的標價都遠低於德國的電力市場價格。彭博社彙編數據顯示,德國今年電力價格下降了3.8%至30.1歐元/兆瓦時。

據了解,東能源中標了3個項目,分別是240兆瓦的Borkum Riffgrund West、110兆瓦的Gode Wind 3和240兆瓦的Northern Energy OWP West,其中Borkum Riffgrund West 和Northern Energy OWP West將在零補貼的情況下展開。東能源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可以在不考慮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出售風電場的電力且有利可圖。EnBW則表示,計劃在2025年投產無補貼風電場,並將從發展快速的風電技術領域獲益。

目前,全球超過1/4的海上風電裝機都由東能源投建運營,該公司風電業務負責人Samuel Leupold表示:「零補貼是海上風電在成本上的一大突破,同時展現出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增長潛力,經濟上可行意味著海上風電將成為電力領域從傳統化石燃料向綠色能源轉變的基石。」

《金融時報》撰文稱,東能源無補貼開展海上風電項目的舉措,再次引發了業內對於大型發電項目成本方面的討論。此外,這也是德國去年終止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優惠政策之後,可再生能源行業向競爭性招標轉變的一個過程。

去年6月,德國正式通過可再生能源修正法案,終止上網電價補貼,以緩解綠色電力裝機爆髮式增長,並推動可再生能源向競爭性招標發展。分析普遍認為,向競爭性招標的轉變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於零補貼可能產生的成本上升問題,東能源表示,將利用大風機代替小風機,實現降低施工維護成本的目標。據悉,該公司在德國北海投建的無補貼海上風電場,將使用巨型渦輪機,其葉片掃過的區域可能和英國的「倫敦眼」摩天輪相媲美,甚至可能更大。

Samuel Leupold透露,此次參與競拍的風電開發商,無需支付巨額的電網連接費用,這間接節省了部分資金。他指出,無補貼海上風電場最早將在2024年投產運營,屆時將成為公司聚風能量最強的風電項目。

彭博新能源財經風能分析師David Hostert以「登月時刻」來描述東能源的零補貼項目,稱「這對於其它可再生能源是一個很大的啟示」。

《紐約時報》消息稱,東能源計劃參與德國下一輪風電裝機購電競拍,以擴大項目規模,屆時將把Borkum Riffgrund West 和Northern Energy OWP West組合成一個大型項目進行開發。據悉,德國下一輪競拍定於2018年4月,拍賣裝機量達到1.55吉瓦。
---------------------------------------------------------------------------------------
德國的再生能源成長量已經超過他的目標量,現在德國的風、光開始要進入無補貼的時代了。

viccheng1925 wrote:
家用電池越來越多人在做了,電廠級的電池也越做越大了4000MWh也太嚇人了。

昔有中國大躍進,全民大煉鋼日產萬噸,
今有台版大躍進,全民大發電日產億度,指日可待。
滿好滿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