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肺癌重要標靶 女高生獲獎

高醫校方,也應該出來說個話,管管自己的實驗室了吧..

不要明年又有一個高中生又在它們的實驗室發現了什麼,又得了大獎
推甄醫學系可能又會被占去一個名額....
這對其它的家長和同學是蠻不公平的
TheNewIpad wrote:
發現肺癌重要標靶 女...(恕刪)

狗屎!我才不相信

台灣一堆偽小發明家

都為了升學拿到好分數而已

真的抓她出來問些基礎科學

一定被打死

而且不是被爆根本是她老北的研究報告

丟人喔

king2000 wrote:
狗屎!我才不相信台灣...(恕刪)


問不倒原因是因為有做研究日誌......這點就真的高手了

hl805hsp wrote:
高醫校方,也應該出來說個話,管管自己的實驗室了吧...(恕刪)


明年配合 12年國教,換國中生上場

會考評量結果只分「精熟」、「基礎」、「待加強」三個等級,

很需要到做實驗參加科展
praetorian0828 wrote:
就算國高中生就有分子...及高中數學科展是證明 "Riemann's hypothesis" 我也不會訝異了(恕刪)


我倒是會很訝異.因為到那時,弦論只是國中生的科展題目.
...
哀 我們的教育這樣玩
還有志工時數呢
其他人想申請這種有"時數"的志工可能要擠破頭

這些教授們到底為什麼要看[志工]時數?
是要保護有錢人麼?
TheNewIpad wrote:
發現肺癌重要標靶 女...(恕刪)


也不能說酸葡萄啦
人家就是有資源啊!!圈內人都知道搞細胞這塊,跟本是在燒錢
既然小孩也願意做,當然是全力支援囉

-----------------------------
A549耶!好懷念喔!
想起那段快樂的時光
yenchunwang1427 wrote:
比起起 跑點,更重要的是天份、興趣、志向的確立和 持久的毅力。 .(恕刪)


推這句話

------------------
假設今天這位得獎的同學,如願上了醫學系
未來有多少機率願意兩者兼顧,直到終老
推甄制度
原本就是這些教授為自己的小孩量身訂做

用來護航它們輕鬆獲得學位,讓學歷世襲化的制度


教授的小孩從小就學才藝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有什麼才藝,最好得過獎
(沒錢學才藝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很容易就獲得研究實驗所需要的資源
加上有父母協助,很容易拿到科展的獎牌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有得到科展的獎牌
(沒資源做研究實驗的小孩,滾吧,父母沒背景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常常出國遊學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出國遊學的經歷
(沒錢出國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寒暑假閒閒沒事做,可以去當志工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有志工時數
(寒暑假要幫家裡工作,打工,沒時間當志工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有父母的人脈做依靠
所以不能和別人立在同一個基準點上公平考試競爭
所以一定要一直增加推甄的名額,否則這些人脈有什麼用?
(沒背景人脈的小孩,滾吧,沒背景還想唸什麼書?!)

kopin0720 wrote:
此例一開
往後的國高中科展大家等著看吧
身邊一些教授副教授等級的父母有點蠢蠢欲動了...(恕刪)


反正父母的社會成就...也就到頂了....

分兩篇論文給子女掛名....未來賺的更多....


以後大慨會有高中生做幹細胞研究吧....
生醫題材多啊...
資工的..兜一個cpu出來?再編個特殊指令集的作業系統...
化工的..只能搞生質柴油了....

文商的父母...就沒啥搞頭了....
INNOCE wrote:
推甄制度
原本就是這些教授為自己的小孩量身訂做
用來護航它們輕鬆獲得學位,讓學歷世襲化的制度


教授的小孩從小就學才藝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有什麼才藝,最好得過獎
(沒錢學才藝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很容易就獲得研究實驗所需要的資源
加上有父母協助,很容易拿到科展的獎牌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有得到科展的獎牌
(沒資源做研究實驗的小孩,滾吧,父母沒背景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常常出國遊學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出國遊學的經歷
(沒錢出國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寒暑假閒閒沒事做,可以去當志工
所以推甄時要看有沒有志工時數
(寒暑假要幫家裡工作,打工,沒時間當志工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教授的小孩有父母的人脈做依靠
所以不能和別人立在同一個基準點上公平考試競爭
要所以一定一直增加推甄的名額,否則這些人脈有什麼用?
(沒背景人脈的小孩,滾吧,沒錢還想唸什麼書?!)


這種小孩真的很無奈,

應該說推甄制度是為了某些特定族群,量身訂做的 制定。
目的如你說的:富者越富,窮者越窮,九代不能翻身

電影"魯冰花"的劇情,我相信在台灣不會消失。
阿明:"老師,有錢人的孩子什麼都比較會"
作者鍾肇政在40幾年前就說過了。。。。
現在還是一樣。

對教改,我只能對它吐一口口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